王薇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信息图形 编辑意识 视觉叙事 数据表达
引言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卷中华大地。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至今,围绕疫情的各种数据与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势态变化的窗口,记录下了各种真实与感动。湖北美术学院《信息图形设计》课程的开展正值全国上下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课程选题自然聚焦到这场牵动全国乃至世界人心的重大事件上。尽管这一事件的源头是病毒,但抗击病毒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林林总总的数据却辐射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疫情期间,有哪些数据打动了我们?又有哪些数据被我们记住?……作为艺术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师生,我们能为疫情做些什么?
本文从教学思路到实践各阶段的目标、方法、效果,详细记录了课程如何以问题与编辑意识为导向,发挥艺术院校学生视觉造型优势,由时事热点展开进行数据追问与设计呈现的全过程,供国内外相关院校同行参考。
一、课程缘起与教学思路
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息视觉化设计”才真正从科学、统计学、图形设计的次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 作为信息视觉化设计的子类,[2] 信息图形设计将繁复、笼统、含糊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理规划、分类存储,生成便于认知、理解与交流的图、文、数结合的视觉系统,方便阅读者更便捷地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差异与联系。[3]
在已设立该学科的他国高校中,《信息图形设计》的教学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信息与体验为核心,通过声音设计、动态图像设计、体验设计等方式,为艺术、设计、科学、技术搭建相互辅助的连接平台,将信息处理转化为一种具象的体验,探讨媒体与艺术的融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另一类以造型艺术为重点,强调基于信息学之上视觉设计的创意与表达,如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
湖北美术学院于2012年开设《信息图形设计》,是国内较早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设置该课程的高等艺术院校,其课程设计思路趋向于后者。作为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的设计实践课,课程基于大数据智能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以跨学科视角,在图形设计、信息设计、编排设计、认知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从对事物的描摹、成因的诠释到对现象的解读、问题的探究、趋势的预测……以视觉艺术为表现语言,专注于培养学生洞察、整合与表达数据等综合能力。
考虑到课程被设置在强调纸媒、绘画造型基础与书籍设计为主的课程群当中,学生是在缺乏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统计学知识的状态下初次接触信息图形,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课程将教学重点集中到对平面叙事能力的训练与数据视觉化语言的探索上,一方面将常见的Excel、CiteSpace等免费工具软件用作统计和分析的辅助,降低学生在信息采集、挖掘中的难度,鼓励他们勇于打破学科界限,在数据驱动下自由地发现事物的新特征、探求新认知;另一方面将教学重心转移到艺术学院学生擅长的视觉造型层面,借助视觉传达专业的图形创意、图文编辑能力生动、有趣地揭示并呈现复杂问题的内在关联,使整个设计过程更加接近艺术的自由表达。[4]
二、课程设计与方法
与以往课程中所面对的静态数据不同,疫情期间网络媒体的海量数据彰显出明显的开放性与动态化特征。这一变化无疑对数据的甄别与抓取能力提出了挑战。于是,课程采取了“提前预热、时时跟进”等办法,在课程开设的前两周提前告知设计主题并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入手,关注并及时跟进COVID-19在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时事动态。同时,充分利用政府公开的各种数据库,多渠道收集海量数据并清除不必要的数据干扰,降低数据中的人为误差。这些都为后期课程进行更为全面、准确、深入的解读与创作奠定了基础。
课程为期5周,共100课时,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方式展开。为了提升实践课程中的设计体验感,理论授课、设计实践、综合辅导的用时比例为1:2:2。即使课时尽量为设计实践让出时间,设计知识点的丰富依然是课内课程远不能完全覆盖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还会多方面灵活把握个体与集中学习的关系,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理解课程的内容要点。
为了高效地贯彻教学思路,课程结合学生在以往课程中所学的造型基础、图形设计与阅读设计等知识技能,基于疫情期间的教学现状,采取了如下五种教学方法:1.文献研究:视觉设计领域发展迅速,其实践通常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设计认知等因素紧密相关。与抽象宏观的设计学原理相结合,研究不同设计背景下的典型个案有利于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设计体验中感知设计的具体思路与方法。2.启发引导:课程主张整个设计实践是一个强调编辑意识的信息再造过程。设计者不仅要担任视觉传达设计者的角色,还要承担主题策划和文本编辑等任务。3.问题导向:设计实践通常由一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熟悉且数据充分的热点话题进行发问,随着思考的深入和收集、分析、挖掘工作的跟進,设问中的疑点会同主题一起在数据的支撑下逐渐呈现其样貌。4.因材施教:尽管100学时中有近40学时是安排学生根据主题进行数据收集,在反复追问中寻找数据关联,课程仍会将艺术学院重点培养的设计思维能力与视觉化表达能力作为另一项教学重点。5.网络共享:课程采取了线上直播与群内交流同步的方式。一方面,疫情期间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为课程提供了庞大且丰富的数据库;网络资源的实时跟进和图文结合的线上讨论,大大提升了师生交流的效率。另一方面网络数据的传输与存储也形成了大量可以追溯、便于检索的教学资料,有利于教学档案的管理与再利用。
除上述方法外,课程还综合了多种教学手段,并在不同教学阶段各有侧重。课前,强调教师团队科研与教研资源的整合,力求使教学研究体系化。课上,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开拓艺术视野、丰富设计思维为目的,将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过程”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探究过程”。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课程作品推广。这种教学共享模式有效地连结起学校、院系、社会等多方资源,建立起“教、学、研、创”相互助长的良性循环。
三、课程实施过程
信息图形的设计创造过程,亦是一种设计者的思考与解读过程。
整个课程训练强调数据形态与结构的丰富性、平面造型的趣味性、文献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视觉叙述的探索性与完整性。(图1)课程每周安排一个教学重点,按照周进制的形式推进。课程讲授之外,具体的设计实践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案例解析与分享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个人深入系统的分析,建立设计个案与文化背景、创作思路、方法之间的丰富关联,同时以集中汇报的方式形成资源共享。这种个人与集体共同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方式,使有限时间内案例阅读的范围更广阔,理解更全面、丰富。
为此,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设计网站(如:Kantar Information is Beautiful Awards,Society for NewsDesign,Malofiej Awards etc.),并以文献调研的方式从中选择对自己有触动的案例进行分析。这些个案通常具备很强的话题感、公众性,而且选题新颖、设计独特,是鲜活的一手学习资料。解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当代设计现状,感知设计的社会效能与价值。
解析主要由以几个方面展开:1.设计师与作品内容介绍;2.创作背景与意图;3.数据来源;4.视觉要素与艺术表达;5.数据结构。集中汇报时,教师会根据案例的数据类型将学生分组,让他们用PPT形式进行案例分享并作横向比较分析。由于学生选择表达的主题内容、视角各不相同,因此课程允许他们对设计的理解和认识是个性而非标准化的。
案例解析过程最终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对设计概念的感性印象,对他们认识、构建初步的设计观与自我评价标准大有裨益,同时为后续的自由选题创作拓宽思路。
(二)信息采集与主题设立
设计概念生发于理解与想象,而理解、想象的基础来源于大量的数据收集、组织以及创作者的观察与发现。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潜入纷繁零碎的数据海洋,在最大限度地发掘信息源的过程中获得个人体验。之后,再以个人独特的视角进行大量横竖向比对、筛选,发掘感动自己的信息点,寻找线索,设立主题。
数据间的不同排列组合关系能激发创作灵感、引发思考、唤起想象。为此,课程要求学生根据事物的内在关联,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尽可能详细、全面地罗列出服务于主题的相关图像与文献资料,标明出处,建立初步的数据库。
在大众印象里,中央电视台每晚七点播放的《新闻联播》是国内最权威的官方新闻报道,最能体现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反映度与关注度。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新闻媒体报道情况”的好奇,该组同学以21天(2020年1月20日到3月19日)央视新闻为样本,通过反复地觀看、检索与记录,从这组相对封闭的视频数据库中采集数据,筛选并提取出与疫情相关的“政治、经济、人文、外交、其他”五个变量,借助饼形图、曲线图直观地展示出它们在每日新闻联播中的播报时长比重。同时,罗列了此段时间央视新闻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汇等信息要点。透析出特殊时期不同时间点公众视野中疫情热点的分布与变化,使原本分散的数据变得相互联通。(图2)
数据具有抽象世界的能力,是创造叙述性故事的原材料。角度新颖、来源真实的数据集合能激发设计者的创造力,为后期的观察、分析、设计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清晰丰富的细节。
(三)数据挖掘与信息建构
信息视觉化是一个寻根追源的逻辑解析过程,也是将信息重构、传播使原始信息更具公众化的过程。奥地利统计学家奥托.纽哈斯(Otto Neurath)在1925年曾说,“言语是分散的,而图表将它们聚合起来”。碎片式的数据与信息集合之间蕴藏着多种可能性。这一阶段的教学需要设计者理解、掌握基本的数据类型与结构,并将其与分解、梳理后的数据进行整合,继而转化为富有想象力、饶有趣味的视觉系统。
如果说主题设立是一个搭建秩序的过程,那么确定主题后搭建数据关系系统则是对抗和打破头脑中已有、固化的力量,对既定秩序予以破坏与解构的过程。为此,课程要求学生借助图文并貌的思维导图,根据主题的内在关联而非原始的数据关系重新建构信息的新秩序,形成基于自身观察点与独特视角的完整叙事。
钻石公主号邮轮的疫情蔓延一度成为全球新闻的焦点,截至2020年2月20日,邮轮确诊人数居全球第二,超过中国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图3)。起初,该选题分别以时间、地点为叙事线索做过多种尝试,但都不尽人意。经过反复推敲,作品打破对数据的常规叙述,缩小切入点,最终将描述对象确定在“被感染总人数”这一笼统且含糊的数据集合上。通过分析在横滨港强制隔离的14天当中,船内乘客感染者的“国籍、年龄分布、有无症状、每日新增情况”等变量,并结合“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感染人数急剧增长的原因、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等辅助信息,全面直观地展现了整个事件的原委始末。作品借助抽象几何图形和真实、理性的数据还原了事实,并将问题消减到观者短时间就能理解的尺度进行叙述,让晦涩、冰冷的数据更具生命力。
人们喜欢以简单的方式简化复杂的问题,使它们看起来更加易于理解,便于处理。但是这样的惯性做法却容易削弱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真实力量,降低数据内在的感染力和生动性。选择哪种方式来表现数据至关重要,这是数据视觉化的关键。我们可以摆脱数据给人一贯生硬冰冷的印象,让它成为现实生活的代表。就像摄影艺术一样,让数据成为生活的捕手。信息图形设计的功能并不是简化,而是让信息与任何艺术品一样更为致密、多维、别致与动人。
(四)造型探索与数据呈现
数据具有抽象世界的能力。独特的数据收集、分析与表达方式可以让数据内容的表达远远超出预期。几百年来,符号学家一直在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他们发现“语言”只是交流的一部分,人们的“主观意识”和“理解背景信息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同样重要。在忠实于数据客观的准确性基础上,设计者在研究和表述上投入的精力越多,读者越容易理解他们所讲的故事、包容数据与表达的不完美,激发情感的深层交流,引发读者更为深入的思考。[5] 此外,从大量信息可视化实践可见,视觉作为与数据结构紧密联系的重要媒介,也可以随着内容的需要发生形态上的变化以适应主题。
为此,课程要求学生在尊重数据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广泛了解、学习平面造型语言参与信息传达的各种方式,从主题内容和内心感受出发探索数据的多样化表达。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飞沫传播”的特殊性,运输病人需要“隔离性、防腐性、通风性、耐菌性”兼备的救护车。起源于两百多年前西方战争的负压救护车,即是能满足上述多种要求为一体的理想交通工具。作品《移动的N95》以产品爆炸图的图解方式,从救护车负压原理、密闭性、制作时长、车载医用设施等方面一一展开,列举了诸如隔离舱、心肺复苏急救包、外科急救箱等医用工具,直观、形象地科普了疫情防控医疗急救器械的相关知识(图4)。
正如美国著名信息设计家理查德·乌尔曼所说,信息理解是一种能量。有趣的视觉体验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引发读者一探究竟的冲动。信息图形设计既是基于准确性的信息编辑,也是基于个人观察、体验与想象的视觉探索。一旦数据齐备、信息片段和架构变得清晰,即可利用视觉化手段完善细节,赋予信息设计的附加值。
(五)认知原理与阅读检验
实践前期,课程已围绕认知、交流、美学原则从理论上让学生认识到尊重“学习记忆特点、信息组织与接收方式、阅读习惯”对图文编辑的影响。在阅读检验阶段,课程将回归认知心理学,聚焦并借用格式塔原理中的邻近、相似、闭合、相连、连贯原则[6] ,让学生在阅读者与设计者身份的不断切换中完成对自身作品的阅读检验。
为此,课程要求学生抛开原有的设计与研究背景,放空对主题的主观理解,以一种冷静的、置身事外的姿态,从观看者的角度对设计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同时,还可借助直观感受获取设计结果中的“风格、主体信息、具有吸引力的细节”等要素,通过比对它们与设立主题时的定位是否一致,去调整执行中的偏差。
《2019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根据相似、相连原则,将差异化的内容按照相似的视觉密度进行相邻分布,在丰富视觉层次的同时,强化并区分了焦虑事件、焦虑情绪对人的影响、焦虑的症状以及如何缓解焦虑等内容(图5)。作品《面对疫情武汉人民都在关心什么》展现了2020年1月20日至2月4日16天当中武汉网络用户的热点搜索軌迹。设计者利用相似法则,将方案中表现同一信息的曲线图进行叠加,呈现出“多类别信息搜索量的横向对比”,为观者提供了多角度观看同组数据的视角。此外,作品还通过增添展现微观层面的“关键词使用率”,使主题主次信息层次更明晰,让观者体验到纯数据图形带来的简洁之美(图6)。
格式塔理论不仅为信息图形设计前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指导,也为后期如何优化、合理安排设计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检验依据。设计者应该以增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力为目的,在尊重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提升信息交流的品质与效能。
四、教学评价与成效
信息图形设计课程结束后,针对教学的成效衡量主要由课程作业、学生反馈评价与专业竞赛三部分构成。课程作业是授课教师对本次授课过程中教学目标、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的一次自检,能直接反映学生对于信息图形设计具体“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掌握程度。课后学生反馈评价则是对教学效果评估的有力补充。学生们会针对“各项知识掌握情况”与“设计能力提升情况”等具体问题回答课程反馈调查问卷,并对课程提出改善意见。学生们切实、中肯的建议与反馈,通常会成为课程更新方案的重要灵感来源,促使课程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如果说,前两部分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主观性,那么专业竞赛则是跳出课程本身,将教学直接推向社会公众平台的一次匿名评审,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课程刚结束,教学成果便以微信推文的方式刊载于院系公众号,获得了较好的校内评价。数月后,作品获得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银奖,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三等奖,多件作品入选武汉设计双年展。
这种将“设计教学过程”转化为“成果孵化过程”的课程方式,不但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成果,见证自己的专业成长,还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无限创作潜能。这一点在课程结束一年后,同一班级完成的毕业设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验证。2021年毕业展中,共有八位同学运用了信息图形、信息视觉化概念及思维完成毕业设计,占参展总数的1/5。学生们对于信息图形设计的兴趣亦能反映出课程思路与方法的适时性与合理性。
结语
疫情中的信息图形设计课程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鸟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资讯的宏观视野,对于他们而言,更是一段数据驱动下追根溯源的信息之旅,一场主观追问与客观叙述并存的头脑风暴,一次用专业语言参与社会事件的响亮发声。尽管五周时间有限,但有了课程的方法论框架,同学们可以在将来的学习中结合其他设计学新知对这一框架进行补充和调整,他们对信息图形的认知也将随着这一框架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成为未来专业道路中的长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