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吉
经常刷到这样的视频,平时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就鸡飞狗跳。“我怎么生出了你这样笨的孩子”“这题给你讲过多少次,你为什么还是做错”。一样的经历,一样的感受,一样的不断地在心中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我一直觉得我为孩子付出顿多,也做了很多,但为什么却是这样的结果?心中除了焦虑、失望以外,更多的是不甘心。又一次在辅导作业时与女儿发生冲突之后,有着心理学背景的我开始关注家庭教育,并希望从中找到解决方法。
“你的位置对吗?”这是一次听家长讲座心理专家提出的问题,同时展示了这样的一张漫画,爸爸高举着鸡毛掸子朝向考了0分的儿子,嘴里喊着“真丢脸”。“这位爸爸是与问题站在一起打击儿子,还是与儿子一起应对问题?”在听到这句话时,刚刚还对图中爸爸非常感同深受的我愣住了。是呀,爸爸是气愤的,0分呀,换我肯定直接气晕了。但我们为什么感觉气愤呢?因为感觉丢脸。这时图中的爸爸和我都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孩子考差了,考了0分不正是因为孩子遇到了问题,遇到了困难了吗?我们家长是爱孩子的,那么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不是更应该去帮助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雪上加霜,让他们失去信心吗?
所有的成长都是孩子自己的成长,即使我们再着急也永远无法替代孩子的成长。当我意识到原因更多在自己身上后,我的心态改变了很多,也平和了很多。明确这一点后,辅导作业时我不再是教授者,而是辅导者。我把自己的位置从高高在上的指导,换成了坐在孩子身边,与孩子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助力孩子成长。
位置的改变让我看到了在过去辅导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教不会并不是孩子笨,而是我们与孩子的思维不同,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我们看一个知识都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孩子的基础比我们的要少很多。同样面对一个小学知识,我们觉得简单是因为我们在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思维在进行思考,而这恰恰是孩子不具备,需要学习的。发现这一点后我改变了我的辅导方法。当遇到孩子做错的题目时,我不再急着去给孩子讲解,而是让女儿按她的思路重新给我讲解一遍,为什么会获得这个答案。這个方法非常好用,在女儿复述自己的思路时,有时是她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有时是我发现她思路的错处,还有时是我顺着女儿的思路共同发现了新的解题方法。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科学考试,有道填空题有两个空,简单的第一空女儿做错了,复杂的第二空反而做对了。因为这个空全班没有几位同学做对,女儿非常沾沾自喜,在订正时也很随意。我觉得很奇怪,就让女儿把整道题重新讲解给我听。当我听完发现,其实第二空之所以能做对并不是因为女儿会做,而是因为数据在那个条件下恰好重合了。我给女儿指出这一点,女儿恍然大悟道:“我当时也觉得奇怪呢,原来是这样啊!”之后我又和女儿就科学现象进行了讨论,有时不一样的条件结果却一样,有时条件看似一样却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变化使结果千差万别。而我们学习就需要有钻研的精神,去寻找其中的规律。那天与女儿聊得很开心。
与孩子站在一处,让我们成为孩子的助力而不是阻力,在成长的路上相伴而行。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