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3月,又到了“春雨贵如油”的季节。
我国是怎样做到科学、准确地预报天气的呢?
这得从一位名叫曾庆存的科学家说起。
1935年,曾庆存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的他常常跟着父母在田地里劳作,可即使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gEngyPn),那时候的他们也只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靠天吃饭”是当时大部分农民家庭的生活常态。
不仅如此,因为当时无法准确地预测天气,一些恶劣(FliF)气候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泥石流等,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sLnshU),有些甚至(shFnzhK)夺去了人们的生命。
年少的曾庆存看到这些情景,心想:如果能准确地预测天气,并做好准备,人们是否就不用为阴晴不定的天气发愁了?
走进陌生的气象学
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曾庆存,在一次院系专业的调整中,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那时候,全国已建成了1647个气象台站,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气象台站网。但同时,国内气象学科人才严重缺失的问题亟(jI)待解决。
正好,北大物理系准备挑选一批学生进入一个新的专业——气象学学习。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曾庆存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个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学科。
進入这个领域后,曾庆存发现,气象员们大多是根据经验来对未来的天气进行分析、判断。这一过程缺少精确的计算和定量、定时、定点的推断。
曾庆存心里有了一个志向:研究客观定量的数值天气预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曾庆存拿出“饿着肚子推公式”的研究架势(shK),从研究大气运动规律(guUlC)入手,通过原始方程和大量的计算将天气变化预测出来。而且他还创立了“半隐(yJn)式差分法”,这一天气预测方法至今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
放一颗卫星去太空
1970年,因为国家需要,曾庆存被紧急调入国家气象卫星工程工作组。随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卫星工程和空间遥感问题的研究中。虽身处几平方米的房间,但他心中装着极大的世界。他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问题,为世界各地的气象卫星数据处理提供了主要算法,使天气预测变得更为科学了。
1988年,随着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气象卫星,我国的天气预测的准确率(lC)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所有的气象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