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飞龙 廖愚
摘要:在30亩稻田进行黄沙鳖+鲫鱼生态养殖试验,放养2100只规格为0.3 kg/只的黄沙鳖,6000尾10~11朝鲫鱼苗,以期为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提供一种新模式。试验结果:收获黄沙鳖2127.5 kg、鲫鱼2712 kg,纯收入17.7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稻田;黄沙鳖;鲫鱼;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4.2 S96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188(2021)03-017-02
当前,稻田生态种养品种多元化,多为鲤鱼、小龙虾等,在桂平市维军生态农业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种养基地30亩稻田开展黄沙鳖和鲫鱼生态综合种养试验,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互利互惠的关系,混养的鳖疏松稻田土壤、摄食稻田里害虫,鳖的粪便和残饵也可作为稻田的天然肥料,做到不施化肥、农药,生产出绿色水稻产品和绿色鳖和鱼,现将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试验鳖为桂平当地农产品地标“桂平黄沙鳖”,放养规格为0.3 kg/只,放养密度为70只/亩,30亩合计2100只,10~11朝鲫鱼苗,鲫鱼为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自培的“先科巨鲫”,放养密度200尾/亩,合计6000尾。
1.2 实验方法
1.2.1 稻田条件和改建工作
稻田要求水源条件好,水源头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稻田与养殖池塘不同,通常在放养之前需进行必要的改建,保证养殖的鳖有栖息的地方,可觅食的饲料台,并且要加装防逃设备。
(1)开挖鳖沟:开挖的田沟,一般要根据稻田形状的大小,以及鳖活动范围、觅食习性等,一般鳖沟主要有3种:环形沟、中间沟、十字沟等。环形沟和十字沟:离田埂3~4米沿稻田四周挖沟,一般宽2.5~4米、深0.8~1.2米,为了使得鳖能在田间觅食,在田块中间,可再开挖稍浅些的十字形或井字形的沟。中间沟:一般在稻田中间挖条形鳖沟,宽4米左右,沟深0.8~1.2米。总之,稻田沟坑的总面积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沟坑的泥土用于田埂的加高、加宽、加固等,泥土要打紧夯实以增加田埂的保水和防逃能力。
(2)建设防逃防盗设施:养鳖一定要做好防逃措施,一般要在稻田四周田埂外侧加设防逃设施,材料可以用废弃的瓷的地板砖、尼龙网和铁皮等,一般地板砖或铁皮要埋入田埂泥土中20~30厘米,高出地面60厘米,间隔2米要用木桩或者铁夯实并固定。
(3)進、排水口:稻田的进排水渠道分设,进水口靠近水渠,建在田埂上,排水口设易排水的比较低田埂位置,排水口一般用尼龙网外加空心砖围成一个4~5米的坑,养殖水排入后,防止鳖和鱼逃逸。
(4)食台和晒背台:鳖要设置数个饵料台,一般在田埂沟坑内侧,每隔10~15米1个,材料可以是石棉瓦,食台的石棉瓦水平放置水下5~10厘米。晒背台,材料可以是石棉瓦、工地木板,做成长3米、宽0.8,一端在田埂上,另一端没入水下10厘米。
1.2.2 水稻栽培和鳖种放养
(1)插秧。大行栽插秧苗水稻品种的选择要能适应混养稻田的水体环境。稻田中的鳖的活动频繁,稻种选择抗病力强、生长期较长、抗倒伏、口感好的良种。依据鳖在秧苗行株距中活动情况,插秧的行距固定在25~30厘米,采取宽行窄株方式,株距以20厘米左右为宜,每亩1万~1.5万丛。水稻栽培前和追肥期要施用发酵熟腐的粪肥作基肥,未经发酵,不能使用,防止污染水质,对水稻和鳖造成不良影响。
放养鳖的稻田适宜单季稻。
(2)投鳖+鲫鱼。鳖种投放有两种时间选择方式,一是先插秧,后放鳖;二是先放鳖,后插秧。采取先放鳖,后插秧,宜在稻田插秧前半个月至一个月放养幼鳖。依据实际情况,放养每只重150~250克的幼鳖50~100只/亩,鲫鱼放养200尾/亩。放养的幼鳖和鲫鱼苗种应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基本一致。
为了防止鳖种对刚插秧的秧苗破坏,可以在鳖沟四周围挡一圈临时的防逃网,等秧苗壮实后,将临时防逃网拔掉即可。鳖种放养前后在鳖沟中可投放一些浮萍、芜萍等细绿萍和田螺等天然饵料。细绿萍一般投放量为150~200千克/亩,最好分隔拦养。细绿萍繁殖较快,既可作为水稻的基肥,又可成为鳖、鱼的天然优质饲料,同时,拦养的细绿萍还是鳖、鱼的天然遮荫棚[1]。
1.2.3 投饲
稻鳖养殖要培养天然饵料,投放田螺、细浮萍等;人工投喂的饲料,一般收购水库中新鲜的小鱼小虾,也根据鳖的大小投入人工配合饵料配合饲喂。5~10月份是鳖摄食生长的旺季,这段时期鳖的摄食活动旺盛,生长速度较快,要加强投喂。1天投喂2次,每天早上8:00时和下午16:00时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鳖重的2.5%,一般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具体投喂量也要根据天气、水温等天气情况酌情增减。水温降至18℃以下时,鳖活动不活跃,可停止投喂。
商品规格的成鳖可在11月份集中捕捞上市,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则可转入越冬池继续饲养。
鲫鱼投料用小颗粒料,鲫鱼是杂食性,稻田中的生物饵料已经足以鲫鱼的摄食量,可不专门为鲫鱼投饲。
1.2.4 管理
每天早上巡稻田,查看进、排水系统和防逃设备,如有破损,及时修理。雨季更要注意田埂被洪水冲塌。注意鳖和鲫鱼的生活状态,遇见体质弱的鳖和鱼,要及时检查治疗。鳖的疾病防治和常规养殖鳖防治相同。稻田喷洒农药,要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用药后,要及时加换稻田中的水,平时也要根据稻田水质,进行换水。
2 结果与分析
鳖和鲫鱼产量产值:第2年10月收获,放养时间1年2个月,具体收获如下表。
效益分析:40亩,租金1200元/亩,4.8万元,租金由种植的稻谷抵消。鳖种7.0万元,鲫鱼种0.06万元,饵料等投入品10万元,其余防逃等设施设备2.5万元,合计投入19.56万元,纯经济效益:鱼鳖产值(37.33)-投入(19.56)=17.77万元,40亩稻田龟鳖和鲫鱼产生的纯收入17.77万元。
3 讨论
3.1 稻鳖+鲫养殖模式提升了生态效益
稻田养鳖+鲫鱼生态混养,混养的鳖和鲫鱼不但不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可以通过鳖和鱼的活动,疏松稻田土壤,摄食稻田里的害虫。鳖和鲫鱼的粪便和残饵也可作为稻田的天然肥料,可以使稻田少施化肥和减少农药的使用,能更大程度地利用生态系统中互利互惠的生态关系,大大提高水稻的品质。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3.2 稻鳖+鲫养殖模式产生了社会效益
通过“稻+黄沙鳖+鲫生态养殖模式”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广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有序发展,保护“桂平黄沙鳖”的品牌建设。同时,用准确的数据向当地主管部门有效地提出成功案例,建议当地要注重打造“一县一品”的稻鳖生态养殖的发展模式,着重保护好“桂平黄沙鳖”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
参考文献
[1]蒋发俊. 生态养鳖新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6: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