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食单

2021-08-26 05:11葛取兵
安徽文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豆豉榨菜黄豆

葛取兵

水土里总有这样那样的味蕾让人魂牵梦萦,一种故乡的味,一种小时的记忆,渐成很多人的乡愁。

——题记

榨菜

家乡的风物有很多,如一串兰花萝1、、寒冬里冒着热气的绿豆粉皮、读书寄宿时常带的一瓶霉豆腐等,但最暖我心的还是榨菜。人到中年,生活格外简洁。譬如每天清晨熬一碗黄黄的小米粥,蒸一个自己动手制作的馒头,再配上一碟家乡的榨菜,简单却美好!一份简单的早餐需要简单的榨菜与白粥,榨菜碰见了白粥用得其所,白粥遇见了榨菜一见倾心。

家在湘北,依长江之南,偎洞庭湖畔,湖光山色,春韵生香。正是好山好水孕育着众多的庄稼,水稻、玉米、红薯,还有土豆、萝卜、白菜,沐阳光、汲雨露、顶风霜,一茬一茬地开花结果,从不懈怠,永不歇息,温暖着乡人。每年冬天在故乡种植榨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农事,记忆中无论是田垄还是土坎,没有一个地方是空闲的,多种一棵是一棵。收割完稻谷的水田,也要把水放干了进行栽种。

中国的节气神秘而神圣。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播秋收似乎是每一种庄稼遵循的规律,然而榨菜却是秋种春收的一种作物。一年时光渐远,到了秋,燥热将去,温凉已近,是一年的白露节气,父老乡亲就忙着在菜园里培育榨菜苗。泥土已经被夏的阳光滋润透酥,热乎得烫手,被父亲整捏得细细的,如平镜似的沙地,又均匀地铺上一层草木灰。母亲紧随在父亲身后,把去年留下的种子从牛栏的顶上拿出,用手搓了搓,抓一把,手一扬,细细的种子铺洒一层,又小心翼翼地洒下一层井水。再盖上一层黄黄的稻草,毕竟是过了白露节,早晚冷中午热。忙完了,两位老人似乎并没有急于归家,而是站着田垄边,仔细地端详着土地,脸色平静而庄重,恍若是刚刚结束了一项仪式。他们配合地很默契,秋阳斑斓,稀疏的树影投在他们身上。夜里菜籽翻了一个身,闻到阳光的味道,过不了几天,就将蓬蓬勃勃的一地菜苗种子播完,父亲又马不停蹄地盘弄刚刚收完稻子的田地,放水、深耕、起沟、分畦,再把每一畦地的泥土整得细碎而又均匀,像收拾自己的新房,等待菜苗的到来。秋凉了,但土地却是温暖的,等到寒露至,榨菜苗已长到两厘米高,四五片叶子了,密密匝匝的一片,挨挨挤挤的,像极了操场里的学生,远看又像是一床青绿的地毯,遮盖住裸露的大地。这时便要开始移栽,一排排栽种到田野温润的泥土,接受旷野里的风霜雨露。男女老少齐上阵,争分夺秒。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季呀!几天时间,榨菜苗完成了它人生的第一次迁徙。冬来了,风大,霜重,少不了雪纷飞。榨菜却在寒冷中挺立着,生长变得缓慢了,虽然看不到有多少变化,但它是在深深地扎根,憋着气,只等春天的到来。一眼望去,满地绿油油的,与枯了的草,落了叶的树,相互映衬,成为了冬日的一道绿色风景。

在乡下,榨菜头就是福瑞之物,是新年送给人间的最佳礼物。

春节过后是“立春”,原本料峭的风,突然间有了丝丝暖意。吹面不寒杨柳风,让我想起了盛开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清香的榨菜丝。一声春风猛然间吹肥了地里的青菜,榨菜就像风中奔跑的孩子,一个劲地向上蹿。很快根部长成了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疙瘩,膨大凸起,近纺锤形或莲花形,被几片绿绿的大叶子遮挡着。有的像圆球,有的像羊角,有的更像是小胖儿童的脸,特别可爱。收获的季节,格外温馨。男女老少,全部集中在田畈里,割的割,剥的剥,一棵棵除掉叶子,只留下表皮光滑、颜色青绿、较大而钝圆、间沟较深的榨菜球。榨菜的清香四处弥漫。壮年男子负责挑担,一担担的榨菜球全部送到镇上加工厂,加工成鲜、爽、嫩、脆、香气足的榨菜,成为平民百姓喜爱的人间庸常的烟火气。这是榨菜人生的第二次迁徙。

确实,榨菜的名声在于它的腌制。

记忆中,镇上的榨菜厂依然清晰。原本是一处大户人家的榨菜坊,公私合营后,转身变为社办集体企业。隔壁是面粉加工厂,对面是榨油厂和草帽厂。我母亲就在草帽厂。童年时常常跟随母亲去草帽厂,留恋更多的是酸而脆的榨菜。榨菜厂位处在古镇的中街,一面临水,一面临街。临水的一面是砖块砌的几米高的水池子,内面用水泥粉平,底层有排水孔。一担担的榨菜过完秤后,首先要剥榨菜皮.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菜头的粗皮老筋去掉,但又不能伤及下部的青皮和里层的菜肉。然后一层一层地倒入池中腌制,铺一层就撒一层粗粒的食盐,一边铺,一边在榨菜上重踏、猛踏,随腌随踏,将菜层层踏透踏紧。一直到池子铺满,上面再加上巨石压紧。经盐腌后,从池中的底层流去水分。然后将榨菜从池子中取出,进行它人生的第三次迁徙。

捞出的榨菜加盐、辣椒粉、甘草粉、花椒、生姜、大蒜、橘皮等十多种香料及调料,装入一只只土瓷壇,压紧,用黄泥巴封口,在阴凉处存放,任凭夜的星光和露水覆盖浸润。腌菜也像煲汤和熬粥一样,需要文火细煎慢熬和足够的耐心,体现的是一种真功夫。一瓮榨菜就在秘密地进行发酵。,这是一程水火交融的改变,历经七七四十九天。榨菜的味道越浓郁,飘出的酱菜香铺满了整条大街,、每一个匆匆前行的路人都翕动着鼻翼,甚至不自觉地吞咽着唾液。那时我就呆呆地站在草帽厂的门口,眼睛里一定闪着绿色的光,口水在口腔中汹涌澎湃。吃一根,脆脆的,是那种嫩嫩的脆,咸、香、鲜、美,有一股春天的色泽,春天的风味呀。

这时榨菜就可以出厂,出现在平民百姓的餐桌上了。这是榨菜的第四次迁徙。经常有解放牌的大汽车进出古镇,一车一车地将香喷喷的榨菜拉走。那时常听父亲说,大多是拉向长岭炼油厂、岳阳化工总厂两家中央直属企业。父亲的话中似乎有些自豪的意味。

家乡的榨菜名声再大,也比不上重庆涪陵的榨菜有名气,但家乡的榨菜与英雄有关。改革开放后,乡镇办的榨菜厂在市场的浪潮中灰飞烟灭了。处于黄盖湖畔的十三村酱菜厂却是异军独起,它的成功得益于一个人深耕细作。这个叫李国武的企业家,硬是凭着良心办企业,将家乡的榨菜工艺与三国历史文化充分挖掘出来,打造传承百余年、声明远扬的榨菜文化,香飘全国。他不仅仅生产榨菜,还制作各类酱菜,销往大江南北。李国武因为一棵榨菜,获得了分量厚重的荣誉——全国道德模范。原本是寻常百姓常用来佐餐聊度清贫岁月的小榨菜,因为他的良心,成为盛放在老百姓舌尖上的养生美味,缠绕在唇齿间的别致滋味。

其实在乡村,腌菜这样的家务活,是女人们的拿手好戏。腌菜,在民间祖祖辈辈、一代代的传袭,经年累月做一件事,自然就做出了人间至味。少年时,母亲也会动手在自家的院子里,用大瓷缸腌制榨菜,豆角、白菜、萝卜 辣椒等都可以成为腌菜的主角。在乡村,那些婆娘们,个个都是做咸菜的行家里手,看谁的咸菜做得好就数谁家媳妇能干,会做手工咸菜好像成了娶媳妇的标准,和纳鞋底一样,是女人的必修课,腌菜,便成了乡下女人精打细算操持一个家的标志。

至今我认为,榨菜与粥,恍若人间的郎才女貌,是世界上少有的两种契合如此完美的食物。每年夏天,天气酷热,味口不好。母亲总会煮一锅白米粥,再拿出一碟榨菜。咸湿的味道被米粥中和,粥的味道格外清冽。我非常喜欢把榨菜倒在粥面上,看榨菜汁水流进粥汤里,滚烫的粥稍微一冷却,刚好能够一口通过喉咙口。粥是最能勾起往昔回忆的食物,好粥是要时间熬出来的,同样榨菜也是花时间腌制出来的。一碗白粥,一碟榨菜,一线的温暖从嗓子眼直直通入胃中,最是无上的享受。如今怀想起来,常常湿了眼睛,一种情结在记忆深处,怎么也化解不开。吃是慰藉,也是暖意。

一碟不起眼的小咸菜,温暖着一段记忆。

其实在民间,榨菜不仅仅可以用来腌制,也可以直接吃。新鲜的榨菜从地里摘下来,和一般的蔬菜无二,蒸、炒、凉拌、下汤,怎么加工都是一份平民百姓餐桌上的佳肴。榨菜炒肉是儿时最难忘的一道美味小菜,饱含着母亲的味道。榨菜切片,再切点肉丝,翻炒一下,香嫩爽脆,百吃不厌。人,总是这样充满怀旧的情绪,对于一些口味,一纠缠上就是一辈子。

谈到了榨菜,绝对要说说与榨菜叶有关的菜——冲菜。选择绿油油的菜薹尖,洗净后进行晾晒,将满腹心思收起,等到叶茎吹干水分,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了,切成碎末,倒入烧热的没有放油的锅子,快速翻炒到半熟,装进大海碗压严实,再扣上一个碗,尽可能密闭,这是关键。放一晚,就成了冲菜。第二天再回锅,热锅冷油,加葱姜蒜辣椒,爆炒,清脆、香辣、爽口,关键是有一股或浓或淡的辛辣味,直冲鼻子。初尝一口,一把鼻涕一把泪,甚至喷嚏一个接一个,难受,但是好吃。,除了麻、辣、鲜、香、脆以外,“冲菜”的神韵就在它的“冲”,那是阳光的味道。人到中年,母亲总会在收割榨菜时,不忘做一碗冲菜。回看眼前这碟小小的冲菜,看上去还是一种农家风情的宁静与古朴,味道也一如记忆中透彻而拙朴。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由家乡的风景和食物喂养起来的。日子一久,对家乡风物人事的思念,凝于心聚于神。对于游子来说,一盘家乡的风物是化解乡愁最好的神器。譬如一碟榨菜,一碗白粥,是心窝里的暖,是思乡的一份情结,是游子对家乡最深情的挂念。当你背着厚厚的行囊,跨越万水千山在异国他乡的黄昏,夕阳西下,晚霞如晖,打开背包,一包家乡的榨菜,足以唤醒对家乡的记忆,那就是乡愁。

香菇酱

突然想起了香菇,在寂静无声的夜晚,我甚至有些莫名。此时我仿佛闻到了从厨房飘来一股浓郁的香味——~碟香菇酱的味道——袅在舌尖上的乡愁呀!在这个寂静无声不眠的夜晚,独自,闪耀。

香菇,原本简单质朴的香菇,却是人间烟火中的美味佳肴。那些年的河水、那些年的阳光、那些年有过的生长……那时候,不叫美食,叫食物——赖以果腹的材质。我从小就恋上了香菇。香菇,念起来就格外亲切,正如偶遇乡下的数月未见的姑姑,一声“香姑”,温暖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记忆中,一清早母亲抹一把脸,就匆匆提着竹篮子去集市上买菜,无外乎白菜豆角茄子,总期望归来的篮子上有一篷新鲜的香菇。香菇不仅看起来可爱、闻起来香,更是人间难得的一道美味,虽然是素菜,却有荤菜的鲜香。香菇青菜就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家常菜,当然更妙的是香菇炒肉,香菇炖排骨,香菇鸡汤……每一道菜名,都让人口舌生津。逢年过节,家中来宾客,香菇都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食材。中秋、端午或者父母亲生日,全家人团聚,中午少不了一顿大餐,鸡鸭鱼肉,满满当当一桌子。母亲总会炖一锅香菇鸡汤。香气满屋时,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来一瓶父亲亲手酿制的陈年老酒——杨梅酒,温暖的灯光下,一边品着美滋滋的小酒,顺手夹一筷子热乎乎、香喷喷的香菇炖鸡,此情此景,不醉似已醉,心里一片暖洋洋、乐融融。到了晚上,一定会包饺子,我最喜欢香菇饺子。整个下午,屋子里挤满了各色香味,全家老少一齐动手,和面、擀面、剁馅。馅是五花八门的,有胡萝1、、大白菜、粉丝,当然还少不了香菇。平淡之中情趣盎然,其乐融融。包饺子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俨然成了节日的载体,承载起我们内心深处温暖的记忆,也承载起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

香菇是一種真菌类植物,是正宗的土著居民,早在数千年前就被先人作为美食,而香菇栽培的历史却不漫长。以前一直是野生菇,直到宋朝年间,一个名叫吴三公的农民在浙江省庆元县龙岩村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扩散到各地全国,历经800年的风雨锤炼,原本貌不惊人、秘藏深山的伞菌,悄然跃上了餐桌,成了更多人舌尖上的“新宠”。

香菇,因香气沁脾,味道鲜美而得名,素有“菇中之王”“蘑菇皇后…‘蔬菜之冠”等一大堆美称,就像一个惹人欢喜的小女子,拥有众多人的喜爱。食用香菇分鲜品、干品两种。新鲜的香菇拇指般粗短的身子上扣着个壹元纪念币大小的帽子,嫩润光亮,胖乎乎的,奇香四溢,老远就撩逗你的鼻子。吃到嘴里,肉腾腾、筋蓬蓬、嫩生生、棉悠悠的,像噙着一辈子的好日子,不忍咬,不忍咽,一股醉醉的感觉渗开来,淹了全身,酥到头发梢,、

干香菇虽然貌不惊人,但香味更浓郁,无论蒸、炒、焖、炖都可以,最好与荤食搭配。,干香菇比鲜香菇更有味道,多作为炖菜煲汤时的辅助食材出现。记忆中的场景格外鲜活,干香菇、药参、枸杞、鸡。它们放在一个陶瓷罐里,用温火慢慢地炖着,白色的雾气从瓷罐盖子的缝隙间泄漏出来,袅袅蒸腾,香气自然浓烈复杂,飘满了一条巷子,用一碗鸡汤连同幸福温暖着我的记忆。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味道确实很惊艳。

鲜也罢,干也罢,香菇的美味远没有发挥到极致。一个村庄的变迁,一个人物的诚实厚道,香菇又演绎了一段传奇。香菇本身.却从不曾改变。每一个季节里,香菇正积蓄力量,生长。

从三国历史深处一路走来的十三村,再度闪耀光芒,只是它不再是简单的村名,它已成为湘北美食的源地。质朴的榨菜、黄豆、豌豆、芝麻,那些人间餐桌的食材,因为十三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磨、创造、改良、演变、提升,加了风土人情作为调料,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光作为悠闲,充分绽放,多姿多彩起来,成为一种地方小吃。香菇也不例外,成为主角,它与酱、辣椒、芝麻的相遇、碰撞、融合、包容,成就了新时光的美食——香菇酱。菇香浓厚,鲜香微辣,粒粒香菇有嚼劲,、如果加上花椒,麻得过瘾,辣得痛快。抑或加上牛肉,风味时尚,更受年轻人喜爱。原味也好,香辣也好,每一口香菇酱入口,舌尖震颤之后,生活有了被煽情过的幸福,它简单,也美好。

酱是农家餐桌最为朴素的佐菜。在乡间,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看似平凡,实际深藏不露。比如芝麻、黄豆,做成辣酱后就是舌尖上的美味!乡下多会制作各类酱品,芝麻酱、豌豆酱、黄豆酱,把食材本身的鲜美,经高温的蒸煮、阳光的暴晒、夜露的浸润,酱的鲜香达到了极致。一钵好酱,不仅在选料发酵等个个环节上需要细心地加工和操作,或许还要一点天时地利,但更需要的是~家人的精心呵护。尤其是晒酱的过程,豆酱在太阳的炽热和晚上柔情露水的双重作用下,酱的香气得到充分的融合、渗透和升华。而制作香菇酱的繁复工艺背后,却是极简心思,以及对食物的唯美情怀。

香菇酱得益于李国武,貌不惊人,他不仅将十三村从历史的深处挖掘出来,闪耀着光明,而且一手打造成为一方美食家园。他将香菇引入酱园,更是强强联手,香上加香,成为一道舌尖上的乡愁,更让游子难以忘怀。香菇酱属登峰造极的作品,它穷尽了香菇的精细味道,吸纳了辣椒、黄豆等几类作物的绵冽气韵,其鲜美无法形容,而辣中带甜的滋味幽幽然扩散,化作周身的通泰,最终让人深吸一口气:好酱!

香菇酱完成了对传统口味的逆袭,打破了乡下豆瓣鲜香辣的单一味型,制作出了家常原味、香辣味、牛肉味等多种味型,令人叹为观止。把一种食品做到这样的境界,十三村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真是让人不得不伸出大拇指啊!一钵好酱,吃得出太阳的心情和制酱人投入的时间。香菇酱的灵魂在于用心,急功近利永远制不出好酱。一瓶看似简朴的酱却能检验一个人心境,也成为十三村人最古朴的生活方式。香菇酱,有人类的恒心和敬天畏地的情感。一些人躬身于太阳下,引阳光催化,飘作酱香。正如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里面,李英爱发现花粉的秘密。食物的味美,需要工匠般的虔诚之心。

香菇酱是湘北土地上孕育出的最好的礼物。它借了十三村人的精工细作,重新赋予新的灵魂,任由人的情感映带,佐证生活,想象飞升,为田间巨匠的味蕾,造山水园林,见烈日燃情。

香菇酱可以是一种调料,炒菜时放一两勺,和豆瓣酱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香菇酱也可以是一种主菜,就着馒头面条或者米饭,一瓶香辣酥脆的香菇酱顷刻间能让你的味蕾醉倒。美妙的香菇酱,美妙的鲜香口感,粒粒香菇有嚼劲,透着甘甜柔润!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能够分享这份浓浓的酱香,也算是一种炽热的幸福吧。

在乡下,对草木的看法却是两种标准,一是食材,二是药材,除此之外,一律视为杂草。香菇绝对是上等的食材,同样也是一种药材,中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用来助痘疮、麻疹的诱发,治头痛、头晕。

回到各自与香菇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年长者眼里,香菇酱是艰苦岁月里调苦回甘的一抹红。而在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心中,香菇酱是储蓄乡愁的容器。

凝视一枚香菇,就是记住一方家园。那是母亲的,也是岁岁开不败的灿烂,在紫云英掩映的原野,在星星草点缀的菜地。

豆豉

豆豉是我童年中最佳美食之一,一直延续至今。,辣椒炒肉、清炒苦瓜、炒空心秆、腊味合蒸等诸多美食中,更是少不了豆豉的身影。一小把干豆豉,黑黑的,不上眼,却爽口。至今怀恋中学时光,住校读寄宿,一瓶水豆豉,那是一个星期的佳肴下饭菜。

每年大暑一到,江南进入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夏天。母亲就准备忙着做豆豉。

七月的阳光塞满了整个大地,饱含着炫目的光芒,催促着庄稼,还有野草们忙着拔节、扬花、抽穗,如果在田间地头坐一坐,分明可以听到“噼里啪啦”的细微声响,那是枝叶的延伸拓展,是花骨朵的膨胀绽放。这时,田间地头早熟的黄豆已饱胀着一串串豆荚在田野里摆动,言语不多的父亲顶着烈日割回一捆捆黄豆,放在地坪上让太阳暴晒,猛烈的阳光拥抱着它们,黄豆迫不及待地“噼里啪啦”从豆荚中跳出来。除掉豆秆豆叶豆荚,一粒粒圆润饱满的黄豆呈现在母亲的眼前。可以想象母亲的目光中一定闪烁着溢于言表的喜悦。洞庭湖的山丘上孕育生长的黄豆多为黑色,扁圆形,不像北方用来榨油的黄豆,色泽淡黄,外表好看,但是南方的黑黄豆不仅用于做豆豉,还可以打豆腐,是南方人最佳的食材之一。一捧炒黄豆,更是童年时代不可多得的零食,嚼在口中,脆脆的,格外的香。

母亲将洗净的黄豆,先用清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中午,用铁锅、大火煮。做豆豉时,豆子煮的软硬程度很讲究,煮黄豆的时间要把握好。煮烂了,豆豉不成形,就似一包渣,而且不美观;煮太硬,吃的时候会觉得没熟,甚至会有苦味。如何掌握,全凭经验。母亲说,熟能生巧。黄豆煮到刚过心,尽量不要让豆子破皮,这样做出来的豆豉才能颗颗色泽黑亮剔透。黄豆煮熟后,熄火,取出沥水晾干,放进竹盘箕并均匀地铺开。

黄豆在厨房里开始飘香。用不着母亲吩咐,我们立马去寻找黄荆。其实我们早在放牛或扯猪草时,留心关注这些黄荆的长势,哪些地方黄荆多,哪些地方黄荆匀称,我都默记在心,等到母亲烧火煮黄豆时,我们就开始实施谋划已久的收割。就在旷野无人的时候,身带草绳,手握镰刀,直奔山田岗地,找寻枝繁叶茂的黄荆。生机盎然的黄荆正在张望我们。割黄荆要在阳光最好的时刻。早上露水太浓,傍晚割又会伤了精髓。唯有正午时分的黄荆清清爽爽,没有了一滴露水。我们很细心地砍回黄荆,此时,摊放竹盘箕中的黄豆在阳光下晒了半干。母亲把竹盘箕搬进屋中,用黄荆的枝叶密密地盖住。黄荆的香与黄豆的香裹住母亲。

母亲也会给我们一丝犒劳。当我们扛着黄荆归来,母亲已盛好一碗香喷喷的黄豆,放一匙红糖。香呀!这个香已在我的脑海漂浮了四十多年,一直未散。

黄豆在黄荆的呵护下,慢慢地长出一层密密的、细细的茸毛,浅黄色。这是黄豆的发酵过程,先人的话说是“沤豆豉花”。发霉最为关键,最好是黄霉。白霉的豆豉不好吃。这便是豆豉制作的关键所在。大约一个星期左右,掀起早已枯萎的黄荆,拿出发霉的黄豆,拌上红辣椒、生姜、大蒜、花椒、盐。拌均匀后,放入早已洗净且在太阳下高温暴晒过的坛子,封盖,坛沿注入清水,放在院子里。日晒夜露,使其接受自然的精华,星光和月光,雾气和露水一定会溜进坛中,怪不得豆豉如此美味。

霉豆豉的过程是一个神秘的过程,这是我至今没弄明白的事情,黄荆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重要的角色,至少黄荆的香浸润豆豉饱胀的身体,封存了一个乡村故事的记忆。乡下有许多诸如酿酒、霉豆腐、熬谷糖等等风味小吃,是一代传一代的技艺,经由千年演化而来的民间智慧,染着农人的汗水,饱吸着阳光的热情,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終成一种农人般朴素亲切的美味,温暖农家人的平常生活。

豆豉是家的标志,离家的儿女,简陋的包裹必定有母亲放进去的一瓶豆豉。它们随着远行的足迹翻山趟河,潜入到陌生的城市,不时慰藉孤独漂泊的灵魂。多愁,其实就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吃一枚豆豉,味蕾沾满了乡村的气息,乡村的生活和黄荆的记忆。黄荆淡然地生活在乡村,成就的是一种最为朴素清淡的滋味。一粒小小的豆豉,仿佛是一双出神入化的手,瞬间把农家的小日子揉捏得芳香四溢。这一切,我认为得道于黄荆沛然而莫之能往的香气,一点穿到心脾深处,漾出安暖踏实的感觉。

责任编辑  黄月梅

猜你喜欢
豆豉榨菜黄豆
涪陵榨菜
黄豆噼里啪啦
No.4 涪陵榨菜回应“天价礼盒”:只是尝试
黄豆变形记
豆豉堪称『长寿豆』
黄豆成长记
不同后发酵时间的水豆豉理化特性比较研究
黄豆枕头
电导率法快速测定榨菜盐分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榨菜中柠檬黄的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