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中霞
【摘 要】 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在现代教育改革下,学校教育着眼于促进学生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语文学科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包含丰富的美学价值,是教师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美育教育 价值 审美素养
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美育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透过文字内容可以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运用文字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悟,通过文字输出创造文学之美;学生体会文本内容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之美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学生在文学朗诵和表演中可以体验艺术之美,具备创造美、抒发美的能力等。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学作品的深层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向更深层递进,促进学生全方法的发展,实现学生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渗透的意義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抑扬顿挫的口语表达过程就是在对学生实施一场美的教育。学生在跟教师沟通交往中感受语文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课堂中倾听教师生动清晰的讲课,从而受到文化的熏陶,享受文学艺术之美。语文教师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搭建与文学作者之间的桥梁,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构建被美所萦绕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单围绕语文课文进行解读,而是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从审美角度挖掘美学因素。每一篇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教育内容,语文教师从说明文、议论文中挖掘作者严谨清晰的写作思路,探究其论点和论据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体会科学之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散文中的语言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学的艺术之美。在诸多文学作品中还有美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作者塑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之美、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美等,都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以发现的眼睛去探索语文学科的美学艺术,让学生在美好的熏陶中激发探究美创造美的热情。
二、美育教育使语文课堂满堂生辉
(一)陶冶情操,感受心灵美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熟,语文教师让学生从文本中探索人物的心灵之美,让学生体会语言之美,感受人物形象之美,受到社会美的熏陶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在《白杨礼赞》这篇文章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解放斗争中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在《愚公移山》的文章中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坚忍不拔、敢于和比自己强大的事物作斗争的意志。在《爱莲说》中展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精神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理性地认识人类各类情感,从而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被高尚的情操所感染,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品格。
(二)渗透艺术美的教育,学会鉴赏美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构思美、意境美,就是在进行鉴赏美的活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打开五感,用耳朵倾听朗诵中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声音,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缤纷多彩的环境,搜集写作素材,体会文学作品中所描绘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体会形象各异的人物,从而获得一种美好愉悦的感受,这就是在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融合自身的想象力去感知美,通过语言描绘出更多的感性认识,找出同类文章中表达方式的不同,探索出一定的规律,提升审美判断力。
(三)促进思维活动,开展创造美的活动
创造美其本身就是一种高阶思维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功底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创造美的活动,给人带来美好的艺术感受。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创造美是一种信息的输出过程,学生通过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创造美主要是借助写作、朗诵、表演等方式进行呈现。语文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定期举办黑板报评比活动,朗诵汇报演出活动或者主题征文活动等,让学生主动从生活中提取美的元素,在日常阅读和学习中将好词好句积累下来,在创作美的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激情和灵感,重新整合创新,构建出一个个形象丰满的作品。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驾驭美的能力,尽善尽美地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结语:
教师要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在教学中逐步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以丰富多样的课堂互动形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美好感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呈现美,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将这种美好的感受融入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进而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分析[J].新课程(下),2019(12).
[2] 陈庆丽.初中语文阅读审美教育进阶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9(11).
[3] 李享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方法[J].读写算,2018(31).
[4] 杨春.语文与美育:初中语文美育教学初探.语文课内外,2018.
[5] 邓梅.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优化措施之我见.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