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芬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的点拨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深化对数学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掌握顺势、适时、深层和启发等点拨技巧,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变革教学模式,提升数学课堂境界,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顺势点拨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顺应教学发展的要求,通过情境的提示,不漏痕迹地加以点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到位。
如“淘气的校园”是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领域中“综合与实践”的起始课,共3 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参考书中推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搜集、记录数学信息,并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数数的经验,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一般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并不习惯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也少有分工与合作的经验。此外,根据年龄发育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太持久,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也都有所欠缺。因此,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实施有效点拨,提高课堂效率。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利用动画,以动态、直观的形式,创设“聪聪”和“跳跳”的卡通形象,“聪聪”寓意肯动脑筋,能想出好办法解决问题;“跳跳”寓意不动脑筋,解决问题不讲究方法。然后,我创设了跟着“聪聪”和“跳跳”一起参观淘气所在校园的情境,从中揭示活动任务:你能找到淘气所在校园里所隐藏的数学问题吗?要找到数学问题就得先找数学信息,我用课件逐一演示“跳跳”“聪聪”找数学信息的方法。
师:“跳跳”是怎么找的?“聪聪”呢?
生:“跳跳”是一会儿找这、一会儿找那跳来跳去地找;“聪聪”是慢慢地找。
师:“聪聪”是从哪里找到哪里?”
学生发现“聪聪”是从上到下按顺序地找,由此又想到除了按从上到下,还可以从左到右、由远及近或分成一类一类地找。学生对这两种收集数学信息方法还进行了讨论、对比,发现要像“聪聪”那样有序地找数学信息,这样才不会重复和遗漏。然后,我借助“‘跳跳’无序地找了很多数学信息,记不住,怎么办”引出了如何记录和如何合作记录,引导学生探究出一些常用的记录方法。
师:比如要记跳绳的人数,可以怎么记?
生:看谁跳得最多、标数字。
师:怎么表示跳绳?
生:画一个人在跳绳。
师:还可以只画什么?
生:只画一条绳子就可以。
在指导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后,我让学生观看“聪聪”和“跳跳”分工合作的视频,接着同桌讨论如何合作收集记录信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然后两人一组收集记录数学信息,最后展示、交流记录单。
小组展示记录单后,学生快速回答了“聪聪”和“跳跳”找到的数学问题,这时,我又引导他们根据记录单,提出数学问题。
生:跳绳有6人。
师:这是问题吗?(我的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反应到这是数学信息)
生:小树和跳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个?
这时,我让学生找出“小树以棵作单位,而小朋友以个作单位”,再让学生讨论:小树和人是同一类吗?当学生明白了这个问题后,就会找到“淘气的校园”中有关“加法和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在教室里找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数学问题,如“听课老师比学生多几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没戴眼镜的比戴眼镜的多几人”“一共几把椅子,几张桌子,几个窗户”等。
我通过顺势点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唤醒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不能再像“跳跳”那样乱找信息,而要像“聪聪”那样按一定的顺序收集信息。学生能学以致用,利用记录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能更直观、更深入地感受到有序收集和记录数学信息的好处,进而能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领悟到有序的数学思想方法。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育与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课堂应该成为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土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开放、多元的环境,需要适时点拨,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教育充满人文的色彩,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里充分发挥想象,释放活力,启迪思维。
如在教学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时,我首先从生活入手进行点拔激趣:“老师暑假要去北京旅游,你能帮助我测算一下泉州到北京的路程吗?”学生兴趣盎然,各自在备好的“中国地图”上认真地测算。为测量两地的图上距离,有的学生用直线折测的方法沿公路线重叠或沿铁路线重叠,再将重叠过的线拉直,求出了图上距离;有的用直尺直接量两地的直线距离。我适时点拔:如何用图上距离求实际路程呢?他们边看图例,边讨论,边试做。有的用线段比例尺上每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乘以图上距离,有的用图上距离乘以分数比例尺的分母,还有的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讨论交流时,许多学生对直尺直接测量两地直线距离的方法提出疑问。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确定旅游路线应该按图上两地铁路或公路的长度作为图上距离,然后求出两地的实际路程。用线段比例尺可以这样求: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数×图上距离=实际路程;用分数比例尺可以这样求:图上距离÷比例尺=两地路程。有的学生用方程解,在设未知数时要点拔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设成厘米为单位?为什么要注意化成更大一些的单位,如米、千米等?之后,我还让学生设计一种最佳的进京旅游方案。
在本节课中,学生体会到了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问题,那么,在出现线段比例尺的时候,他们就不会生搬硬套地用公式来解决了。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就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了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深层点拨是指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盲点”,拨疑为悟,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如有这样一道例题:小红前2 次测试的平均分是86 分,后3 次的平均分是91 分,她这5 次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一种解法是(86×2+91×3)÷5=89(分);另一种解法是(91-86)×3÷5+86=89(分)。有的学生很难理解后一种解法,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这么做。这时,就可以借助直观,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发现,每次的底数是86 分,多出来的部分可以平均分成5 份,再把这个平均数加上底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算理。(如图1)
图1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认知和思维展开的最佳时机,适时加以点拨,高效推动教学进程。北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情境图:
我先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小杨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更近?学生作出判断后,通过想象发现这两条路恰好围成一个三角形。我继续通过问题点拔学生引发猜想:“如果给你三根小棒当作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呢?”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围成”与“围不成”会与什么有关呢?从而揭题三角形边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研究比较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再全班交流,明确研究方向:每组都要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与第三根小棒比较;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填写实验报告单,合作完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我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比较的结果理清“围成”与“围不成”的理由,从中总结出“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最后,提出质疑,验证规律: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呢?有什么办法证明呢?学生经过思考,在练习本上随意画三角形并通过量、算进行独立研究,并进行分类,借助不完全归纳法,推导出我们前面发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是正确的。在这些活动中,我为学生设置了有层次的问题,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通过猜想、证实,深化的过程,更深入地理解了数学本质,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同时渗透了分类、比较与数形结合的思想,加强了探索精神的培养。
总之,点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具备穿针引线、画龙点睛之功,用数学知识所蕴含的美好情愫,去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一种宛若流水、水到渠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