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夏
苏东坡,是中国人文化记忆中不容缺席的一位。他正直率真、普世爱民、文采斐然、能书善画,林语堂称赞苏东坡“不可无一,难能有二”。苏东坡是如此可爱、可贵、可敬,他进退自如,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他荣辱不惊初心依旧,堪称后代文人景仰的典范。后人讲述他的故事,品读他的书画,吟诵他的诗词,反复勾勒着“东坡形象”。纵然光阴流转千年,人们依然渴望与苏东坡相遇。
卢禹舜在2019年至2020年之间创作了《东坡诗意图》系列作品五十余幅。这一系列作品既是他怀着文化使命感进行的创作,也是他诗意精神家园的归乡。卢禹舜是一位坚守文化理想、满怀责任担当、沉潜笔墨耕耘的画家,他的创作从未离开对传统的探索,对“中国画传统”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精辟的见解,他说:“我最在意的是天地苍生的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千古永续、万载传颂。”传统包含着“贯通天地与古今”的精神能量,绝不仅仅是笔墨图示的延续和技法的传承,更是长久以来慢慢积淀在中华悠久历史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以诗词作画,是中国文人画传统的一部分,而苏轼的诗词中无处不蕴含着传统的魅力,有“西北望,射天狼”的济世责任担当,有“人生到处只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透彻思考,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治学主张,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精辟见解,还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然处世态度。和每一位中国人一样,卢禹舜钟爱苏东坡诗词,苏东坡诗词之境界契合着他一直追寻的精神境界和理想品格,这也是他创作东坡诗意系列的契机。
感怀于东坡诗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卢禹舜在创作中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对“东坡诗意”进行解读和阐释。和苏东坡的诗歌一样,卢禹舜对于画面意象的选择是极为丰富而自由的—山林丘壑、溪瀑泉石、草木梅竹、瓜果禽鸟、书斋舟桥、文人雅士,这些画面中意象有些源自苏东坡诗歌中的意象,如《鹤叹诗意图》《荔枝叹诗意图》《赤壁怀古诗意图》,还有一部分源自于画家由诗歌引发对于自然形象和历史人文的联想,如以松树形象寄托高洁的风骨,竹梅寓意刚正的气节,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多次出现的高士形象,这一意象并非专指东坡,蕴含着更为广义的精神意涵—君子品格与高尚德行的集合。
卢禹舜 鹤叹诗意图 16×65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出版有《卢禹舜山水画集》《卢禹舜画集》等。
卢禹舜以亦真亦幻的手法浪漫地重组诗歌中的文本意象与胸中心象,不拘于形似,不滞于物理,自然山水、花鸟树石、人物屋舍越古今时空共融于墨色氤氲之画境,构建出一个自然、有趣、天真的诗意化视觉空间。不同形象间彼此交叠错落,不同景致的时空转换十分自由,或云、或水、或留白,物象在笔墨的虚与实之间隐现。画中之“实”将寂寥宇宙万物象征化、精神化,而画面中的“虚”留给想象力驰骋,使其成为容纳精神畅游的心灵空间。
整体观之,画面苍茫溟远,广博浩美,明晦恍惚,恰如《老子》书中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色墨氤氲之中,观者可以体味到超然、幽远、永恒的东坡诗意。画中墨韵混沌恍惚处确有物象,迷离窈冥中有大道存于天地,笔锋提按处,随境赋形,东坡诗意中的万万千千皆在画中,画家的精神世界与画面意象同时内化于笔墨。
卢禹舜意在以绘画通达中华文化传统,用他熟悉的笔墨找寻着苏东坡,传承东坡居士诗意中的精神和品格。他说:“中国艺术作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生命的诗意的存在方式,具有精神的圆满具足,与宇宙相通感、相调和的大自由、大超脱,自然会背负起为人类营造精神家园的艰巨使命。”苏东坡诗歌对于中国人民是无法忘却的文化记忆,重拾文化记忆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以笔墨重温诗词是增进文化认同感的方式,也是实现中国文化自信力的路径。卢禹舜正是在日常案头躬耕、以画载道的过程中,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自觉的文化意识、深度的学术思考、卓越的创作探索,构建华夏民族心灵诗意栖息的原乡。
卢禹舜 中秋诗意图 46×6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卢禹舜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诗意图 53×5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卢禹舜 春宵诗意图 46×6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卢禹舜 赤壁怀古诗意图 53×5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卢禹舜 一颗樱桃樊素口诗意图 46×69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卢禹舜 超然台作诗意图 48×6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卢禹舜 梅花诗意图 69×46cm 纸本设色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