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延海 马学军
书店回归,乐见其成
新式实体书店的复振,反映出今天人们对建构自身心灵家园的一种新探索。在爱书人那里,实体书店回归,见仁见智,同时他们也对此饱含热情,乐见其成。
当下,一股逆互联网化思潮悄然兴起,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实体书店的华丽回归,且更具个性化,更富小资情调。新式实体书店的复振,反映出今天人们对建构自身心灵家园的一种新探索。在爱书人那里,实体书店回归,见仁见智,同时他们也对此饱含热情,乐见其成。
坐拥一家书店
王蔚,著名学者、山东财经大学教授
还有不到一年,我就退休了。退休后干什么?
大约10年前吧,我到云南腾冲的和顺去,那应当是中国最美的小镇之一。镇上有一个乡镇图书馆,开办于上世纪初。我记得图书馆的一楼兼作书店。当时我就想,退休后到那里当个店员,一定是件很美的事。
不过现在于我而言,最好的安排是坐拥一家书店。
我设想了好多场景。比如在繁华商业街的一个僻静小巷里,拥有一间书店。我是老板,再雇一个店员。书店不大,20或几十个平方,四周是书橱,中间有几张桌子。我把它弄得千干净净、利利索索的,顾客可以看书,可以喝茶,也可以喝杯咖啡。我知道开书店赚不了多少钱,我开书店也不完全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圆我儿时的梦,以及为那些仍旧喜欢书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怀旧的场所。设想,或是阳光明媚的春天,或是炎热如火的夏天,或是落叶飘零的秋天,或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作为老板的我,打开一本书,沏上一杯茶,那应是很惬意的。
实体书店回归要尊重其主体功能
李路,资深传媒人、 “儒风大家”公众号创办人
实体书店回归,实质上是经历了浴火重生的一种转型。现在能活得好的书店,大多是服务内容的升级和迭代(例如增加饮品、文创),或者是服务内容的整合(与创业空间、公益空间整合)。在这些空间里,书可能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氛围。
在我看来,实体书店的可持续回归,要从书的主体功能出发,还要建立与线上相结合的线下读书会、分享会。爱读书的人,绝对不少,他们需要交流的空间,同时也能把购买力带到书店。我看到过一家书店就这样生存得像模像样。
实体书店:魂兮归来?复归去乎?
苏海坡,学者、作家、山东画报出版社编审
互联网时代,网店是“天之骄子”;实体书店是它的母亲,是读者的“梦中情人”。
近年,网红实体书店时有新闻。小店,逆风飞扬,多是富有情怀的文化人做的,有专业品质、文化格调,令人惊艳;大店,多是新华书店、品牌书店、出版集团投资的,豪华、敞亮、高端。二者显现的是新华人、出版人、文化人面对新的消费形式,对传统图书营销方式的坚守与创新,是对读书这种场景的无限留恋。
数字时代来临,图书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人类从结绳记事、龟甲兽骨、简册帛书、纸书演进至电子书、数字书:互联网技术带来图书营销模式和读者购买方式、阅读模式的变化,使得实体店和网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眼前,实体书店与网店并存,在创新中争奇斗艳,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情趣。
作为出版人,我一生读书、教书、做书,情有独钟、赖以为生的自然是书、出版社与书店。生活中,旅途里,每遇实体书店,徜徉其间,浏览复浏览,那种愉悦是网店无可比拟的。
精神灯塔不会熄灭
李戈,互联网运营、 “一瓜stayhungry”公众号主理人
今年10月,在我31岁生日这一天,时隔10年我又来到了南京先锋书店。
门口依然是熟悉的树,洞穴一样的入口。沿着上坡一路走上去,迎面而来的是书店里昏黄的灯光,过道两侧层层叠叠的书,以及在角落里安静看书的人……所有的一切让我感到平静和幸福。
2019年移居北京后,陆陆续续拜访了一些书店,也一路目睹了北京这些大小书店关了又开,开了又关,不停更迭。
然而,实体书店的生命力似乎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顽强,在实体商业愈发艰难的市场大势下,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探索尝试新的生存路径,以各种不同的形态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我喜欢西西弗书店的音乐,喜欢坐在那里看书喝咖啡的放松:我喜欢在三里屯多抓鱼店里逛市集,除了淘书,还可以淘到好看的服饰;我喜欢前门Page One的窗户和大玻璃,可以从不同的窗户看到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北京建筑,让思绪自由穿行于古往今朝;我还喜欢单向街的文化沙龙,听陈丹青、柴静、梁文道讲故事……书籍设计师朱赢椿曾说: “当你无聊、伤感、低靡时,书店都会是你的庇护所。”实体书店之于我的意义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装满书的空间,它们是我和文艺对话的窗口、美好生活的体验场、以及精神世界的栖息地。
实体书店,抚平内心烦躁的最佳选择
沈红文,机关人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曾几何时,随着网络的应用、电商的崛起,实体书店的发展处于低谷,我也曾经远离书店,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捧着手机阅读,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
电子读物虽然方便,但我认为只适合碎片化的阅读或学习零散的知识点,成体系的深度阅读还是需要通过纸质图书来实现。近年来实体书店渐有复苏之势,我认为这反映了读者的一种选择,相比于短平快的电子信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成体系、有深度、内容丰厚的传统读物。
当然,实体书店的复苏不单单是因为读者阅读方式的选择,整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及行业自身不断突破的创新发展。
转型后的书店,与最初只单纯卖书不同,还引入更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品茶、电影、朗诵等内容,不断提升读者体验,增加顾客的粘性,同时,也在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
如今,一杯咖啡,一个周末的午后,在书店与一本好书不期而遇,已然成为我释放工作压力、抚平内心烦躁的最佳选择。我也常带着女儿到书店去看书,想让她从小培养一种阅读的习惯,以书香浸润心灵。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丽梅,退休教授
对我的人生而言,书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我无法想象一个城市没有实体书店的情景。因为在我的时间分配中,阅读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阅读习惯的养成,源自于父亲的一句告诫: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上世纪90年代的书店远不及现在丰富,但越是这样,每次拿到一本新书,我都会认真读上好几遍。尤其到了周末,大老远去一次书店,就跟现在吃一顿大餐一样幸福。所以把书籍比作“精神食粮”,用在那时再贴切不过了。
后来,书店越来越多,我成了那里的常客,收入的一多半都交给了书店老板。有了女儿后,书店也成了她唯一的“儿童乐园”。
身边的人也会问我:为什么只带孩子去书店?我不是为了让她通过读书变“漂亮”,而是为了让她对书产生信任,从而培养她的理性。因为读书的过程远比看电脑、玩手机要寂寞,它没有那么多杂乱的观点左右你,不会使人瞬间盲从,它会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性。而且,读书可以让我们从浅层次的、碎片化信息的获取中解脱出来,进入一种深邃的逻辑阅读。而要实现这一点,书店是最好的去处。
今年,女儿18岁了,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一有时间,就走进书店,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有時还点上一杯咖啡,随即便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