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正确的“失败学”

2021-08-25 17:45刘瑜
华声文萃 2021年8期
关键词:刘瑜拐弯教育观

刘瑜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实际上成功需要实力、运气、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經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鄙视放弃、鄙视失败,也不必过分强调坚韧不拔、坚定不移、绝不放弃、战胜自我,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都错了,为什么还要绝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一个朋友对我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她/他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能够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

(摘自《新华日报》)

猜你喜欢
刘瑜拐弯教育观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拐弯”的影子
诀别
守护生命之水,一家三代水库人的坚守与传承
人到老年,要学会“拐弯”
刘瑜,走上“平凡之路”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刘瑜:自然而然的绘画和生活
拐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