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模型中推拿操作方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2021-08-25 05:59黄彩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种手法检索

肖 尧, 杨 丹, 黄彩虹, 周 晶△

(1.湖北省中医院,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武汉 430074;3.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 430061)

自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首次出现按摩推拿领域以来,随着推拿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研究推拿机制的动物实验不断深入,为推拿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然而,推拿手法不仅在临床实践中难以标准化,在动物实验中同样存在手法量化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推拿机制研究的广泛开展[1]。因此,本研究收集推拿干预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研究病种、推拿手法参数、推拿操作方式等进行分析,以期为推拿实验研究中的标准化、量化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 (中国知网) 、VIP (维普资讯网) 、Wanfang(万方全文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主题词:(SU=“推拿” OR SU= “按摩” OR SU= “点按” OR SU= “整脊”OR SU= “捏脊”OR SU=“手法”OR SU=“推拿手法”OR SU=“按摩手法”OR SU=“点按手法”OR SU= “整脊手法”OR SU=“旋转手法”) AND (SU=“实验”OR SU=“实验研究”OR SU=“动物”OR SU=“模型”OR SU=“动物模型”OR SU=“鼠”OR SU=“大鼠”OR SU=“小鼠”OR SU=“兔”OR SU=“猴”OR SU=“机制”OR SU=“机理” );检索时间:198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检索文章类型:推拿干预动物实验模型的综述类及实验研究类文献。

1.2 文献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研究干预分组为推拿手法治疗,以推拿手法作为单一干预,包括软组织操作类手法如穴位点按、按法、拨法等;活动关节类手法如扳法;其他如小儿推拿中的特定手法和特殊命名手法;以推拿配合其他治疗作为干预措施,如推拿配合运动、推拿配合药物、推拿配合物理康复等;研究疾病、研究结局不限。

1.3 文献排除标准

检索的文献研究对象是人体(包括尸体)、细胞;计算机有限元模型模拟手法操作;会议论文;研究结果出现重复发表的、无法获取全文数据的论文。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处理

图1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691篇,采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后共纳入408篇。利用Excel收集题录信息,将文献发表量、发表时间进行统计;阅读全文后统计文献中的推拿手法操作方式、推拿研究病种、研究目的,将同类名词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数量

图2示,根据历年数据统计及发文量变化趋势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2005年)推拿干预实验动物的发文量较少;第二阶段(2005~2013年)相关领域的发文量逐渐增加;第三阶段(2013~2019年)关于推拿的基础研究发展较迅速,发文量增加较快。

图2 推拿干预实验动物历年文献发表数量比较

2.2 研究病种

表1示,根据病种频次统计,从高到低依次为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疾病,还涉及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表1 推拿干预实验动物研究病种频数统计比较

2.3 推拿参数

表2示,推拿参数频次统计,从高到低依次为推拿手法、推拿干预时间、推拿操作频率、推拿轻重刺激、推拿作用部位。

表2 推拿干预实验动物推拿参数频数统计比较

2.4 推拿操作方式

表3示,推拿的操作方式有人工操作与机器操作2种,其中以人工操作为主。

表3 推拿干预实验动物文献中推拿操作方式频数统计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总结了推拿在实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情况。推拿在动物实验中研究的病种与推拿在临床中治疗的优势病种总体一致,如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所纳入的文献深入研究了推拿的作用机制,如推拿对骨骼肌钝挫损伤的直接修复作用及对损伤神经的激活作用等[2-5]。创新性地探讨了当前推拿领域的热点问题,如不同的颈椎旋转角度对轻中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不良结局的影响[6-8]。同时拓宽了推拿治疗的疾病谱,如治疗内科疾病、脑卒中后康复和糖尿病等[9-11],但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对肿瘤、感染性发热等疾病的研究发展较缓慢。

从历年发表的文献中对推拿参数的研究数据来看,研究的单一手法在实验动物上可操作性较强,如捏脊法、按压法。除对传统推拿手法相关参数的研究外,对特殊命名手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与拓展。特殊命名手法,其实质就是由某一代表人物开创的,具有系统的学术观点和思想,有标志性的特色手法和操作方法,对特定适应证有显著疗效的一个推拿流派。这些推拿流派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对推拿参数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推拿单次干预时长、单次干预时间间隔、总的干预疗程、推拿操作频率及部位、推拿刺激轻重等方面,这些参数是对一种推拿手法的精细化研究,研究者将上述推拿参数做横向研究,有助于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加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上述参数产生的物理量与疗效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12],据此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控制理论”来量化研究推拿手法,即将人的感觉、语言表达以及行为综合后形成一种量化模型[13]。

推拿手法的操作方式分为人工操作和机器操作。人工操作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动物体形做相应调整,但即使是专人操作也很难量化推拿操作的参数[14],因此有研究利用推拿手法测定仪器来规范人工操作,且有多种型号方便选择。在专人操作中,限定操作者资质不太符合实际,如10年以上临床经验,而且操作工具尚不统一。机器操作应用的推拿手法模拟仪型号比较多样,可以较好地控制推拿手法参数,但目前实现推拿手法同样效应还有一定差距[15],还存在同一种推拿手模拟仪可供选择的推拿手法较少的情况。本次研究的是推拿在实验动物上的操作方式,但在人体操作上还有更多样化的方式,如推拿器械臂[16]、仿真技术[17]、三维运动捕捉技术[18]等。总之,推拿操作具体方式选择应以研究目的为前提,综合考虑时间成本、人工成本和效应发挥等因素。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将近20年推拿基础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学研究,内容较详细、具体,可以为推拿基础工作者在研究推拿治疗疾病谱、推拿手法参数、推拿具体操作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在统计过程中发现,一方面,同一个研究团队的研究内容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前期基础上不断进行扩展深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团队工作的延续性、稳定性。另一方面,本次研究中统计频次靠前的结果仅表明某一研究团队的发文量较多,并不能以频次来说明整个推拿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由于外文文献中按摩(Massage)、整脊(Manipulation)、整骨(osteopathy)技术的理论体系、操作方法与国内的推拿有一定区别,因此没有检索外文文献。另外,本次研究也存在表达形式单一、论述深度不足等缺陷,今后的研究将更关注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深入探讨推拿手法效应、标准化、量化等问题。

猜你喜欢
病种手法检索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