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南 王春辉 全 颖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教育部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深入阐明了新文科教育的理念与发展举措,进一步强调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文科专业基础的融通性。投资学学科涉及金融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等多个领域,更加强调多门学科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壁垒将不断被打破,逐渐进入混业经营的态势,投资理财产品不断创新,投资管理的难度逐渐加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投资理财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投资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亟待重构。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发达国家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中就开始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自主性与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出发,强调产学结合,北美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等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堂实践、实验室仿真实验、校内课外实践、校企实践、校社实践”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并基于实践经验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学者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理解,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是从体系的总体目标顶层设计出发,包含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内容、路径、保障等要素,教学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狭义的理解,认为实践教学体系仅指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内容体系。本文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后者。对于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学者们更多基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目标,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方式构建。
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投资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确定投资学专业就业岗位群,根据岗位新需求确定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以此为合理地构建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依据。
本文作者于2019年7月对吉林省内商业银行、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中小企业等人事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电话访谈,尤其是深入到校企合作单位中的4家证券公司进行了个人深度访谈,主要了解各单位对投资理财人才的需求情况、面向的岗位、岗位职责、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等。同时,结合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大招聘网站对于本科应届毕业生职位搜索“投资理财”的结果,确定就业岗位主要为客户经理(金融理财机构)、理财规划师和投资顾问。
投资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企业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等。客户经理(金融理财机构)岗位职责包括客户开发与服务、理财产品和业务的推广、银行等合作渠道的维护与开发;理财规划师岗位职责包括客户市场的开发维护、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制定投资理财方案;投资顾问岗位职责包括客户开发、服务与辅导、金融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三类岗位对于职业能力的共性要求一般包括:掌握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各类投融资工具的运用及其风险管理,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通过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者优先。区别为:客户经理(金融理财机构)岗位侧重在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掌握销售终端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尤其是具备一定的承受挫折能力及自控能力;理财规划师岗位侧重于能够根据客户群特征,掌握客户理财需求,提供投资和理财咨询,有针对性地做出理财规划方案;投资顾问岗位侧重于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能够向客户阐明制定投资方案的依据,合理配置资产。
根据本文2019年12月针对我国应用型高校投资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实践教学项目主要涉及一些简单的证券投资工具和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渗透较少,实践教学内容较单一;“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教师深入到企业进修实习的机会较少,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校企合作主要是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定,合作深度不足;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以课程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无论是课内实验还是课程实训的实验操作大都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层次性。“新文科”对文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投资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需要同步变革,弥补和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建立新的“443”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结合就业岗位群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将专业能力分解为专业一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拓展能力,并以此确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综合实践”4个层次的实践教学阶段,如表1:
表1 投资学专业“四层次”实践教学阶段
投资学专业4个实践教学层的总体目标:帮助学生深化投资学专业基本知识,强化专业基本技能,在开设通识教育、新商科教育、投资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相关理论课程基础上,将课程思政和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同促进,紧密衔接。根据4个实践教学层对应设置4个实践教学模块,结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建相应的实践项目。
(1)基础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一般能力,主要涉及通识教育课程与人文素养类课程,能够对信息与相关数据进行检索、搜集、识别、判断,了解投资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使用外语处理投融资基本业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与道德素质。在相关理论课程基础上开展的实践项目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实践、计算机应用训练、外语应用训练、证券公司为主的金融机构认知实习等。
(2)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涉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注重投资学与经济学、会计学、计算机和统计学等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注重投资学与管理学、政治学、大数据技术和法学的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投资决策管理能力。此模块涉及的实验项目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基本业务操作、证券投资分析实训、计量软件应用训练、项目评估与管理综合实训、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业实习等。
(3)科技创新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综合、更加实战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3个实践项目:一是科研项目的训练,如学生参与老师的教科研项目或者学生自己申请大学生专项项目;二是认证培训,如与深圳希施码科技公司开展的“金融大数据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证券、基金等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三是学科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挑战杯以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等。
(4)综合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运用跨学科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拓展能力,达到专业强化、素质提高和综合能力提升的效果,最终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包括金融营销方案设计、金融产品设计、理财规划报告的撰写、跨专业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依托原有的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校内外、课内外、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校企融合实践平台、第一、二课堂融合实践平台、科教融合实践平台”的“三融合”校内外实践平台,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校企融合实践平台。校内依托钱币博物馆进行货币、票据、证券等金融投资工具的演变学习,依托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熟悉投融资业务的基本技能。同时,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合作方式不仅局限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聘任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开展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还可以通过与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成立“定制班”,组建“特色产业学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
(2)第一、二课堂融合实践平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作为实践育人的两大阵地,需要深度融合,同向同行,搭建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平台,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品牌。以“创新+交叉”为主线,依托投资理财类社团和工作室开展科研项目调研、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大力推行“一生一竞赛”方案,完善相关奖励政策,帮助学生进行项目孵化,提高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度,积极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科教融合实践平台。对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科研能力一直相对薄弱。随着用人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尤其是高校对于一些考取硕士研究生同学的科研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要求在校本科生必须时时关注投资学研究热点,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采取“导师制”成立科研小组,定期开展金融热点问题讨论,导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参与其教科研项目研究等。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投资学专业“443”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展为23家,与中国人寿、招商证券开展了“定制班”合作,与长春农商银行组建特色学院“农银学院”;依托证券实训工场社团、投资理财社团与融鑫工作室等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30余项,指导学生参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毕业生无论是在实习还是工作期间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本文将继续研究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评价,结合新文科建设发展的趋势,投资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及时改进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