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结合感悟深 夹叙夹议情感真

2021-08-24 00:40丁苗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阿廖沙通讯员外祖母

丁苗

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我们内心会受到触动,会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当我们按照一定的章法把阅读所得写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下面,让我们一起赏析名家之作,品读学生佳篇。

【名篇赏析】

谈最近的短篇小说(节选)

茅 盾

这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人物两个:主要人物,十九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少妇。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的通讯员),以及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例如,作者写团部的十九岁的通讯员带引“我”到前沿包扎所的路上,从“我”的眼中看这小伙子的外形时,有这么一笔:“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幾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后来(在小说里,这是隔开一大段的故事发展,差不多快到故事的后半截的时候),作者写这位通讯员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而自己回前线时,又描下这么一笔:“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闲闲的两笔,前后呼应;这两笔之间有两千多字写故事的发展也写这位通讯员的风貌和性格,然而有了这前后呼应的闲闲的两笔,可就把这位青年通讯员的天真、纯洁、面临战斗而不紧张、爱好自然等等品性,异常鲜明地描画出来。

又例如,作者写“我”和通讯员分头向老百姓借被子(准备给前线下来的伤员用的),而通讯员遇到困难(一家的一个少妇不肯借),“我”帮助他解决了困难以后,通讯员接了被子转身就走,匆忙中他的衣服被门钩撕破的当儿,又闲闲地插了这么一笔:“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这一笔却直贯到故事的结束,当重伤的通讯员被抬到包扎所(他是为了救护一大群担架员而牺牲了自己的),“我”去找了医生来时,作者是这样写的:“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就是先前要给通讯员缝好撕破的衣服的那一位,在借出被子以后也来包扎所服务了。——笔者)正侧着身子坐在他(通讯员)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里,前后呼应的两笔,有声有色地而且有层次地写出了一个普通农家少妇对于解放军的真挚的骨肉般的热爱;而且,这种表达热情的方式——为死者缝好衣服上的破洞——正表现了农民的纯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这种前后呼应的笔法,举其显著者而言,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红底白花的新被子。特别是通讯员的被门钩撕破的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三次,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上文都说过了,中间一次是写担架员抬了重伤员进包扎所,“我”听得新媳妇一声惊叫,急转身去看时,“……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用这样的方法点明这个重伤者就是我们印象很深的通讯员,不但文字跌宕有力,而且唤起了我们的种种回忆——借被子,门钩挂破衣服,却又害臊,死活不肯让人为他缝好。

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写作借鉴】

茅盾这篇关于《百合花》的评论文章为我们写读后感提供了以下借鉴之处:

一、恰当概括,适当引述。写读后感时可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例如,选文中作者开篇就对《百合花》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概述,后面的行文中对要阐述的内容进行了恰当的引述,然后展开评论,叙议结合,便于读者理解。

二、读感结合,突出“感点”。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即读后的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一篇成功的读后感必定以“感”为重点。选文中茅盾先生重点围绕《百合花》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这一特点展开论述,结合“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等具体内容进行细致分析,读感结合,以“感”为主。

三、联系实际,融入真情。茅盾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联系实际,表达了真切的阅读感受,如“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让文章富有感染力。

【小试身手】

泪光里的《童年》

孔令钉

读高尔基的《童年》,会悲伤,会心痛,会流泪。小说的开篇,阿廖沙的父亲死于霍乱,母亲悲痛欲绝,3岁的他却还不懂悲伤。在他眼里,父亲只是睡着了,这更让我觉得阿廖沙可怜。小说最后一章写阿廖沙与外祖母相依为命,他靠捡破烂挣钱,一戈比、两戈比地交给外祖母。看着这些辛苦钱,外祖母流下了眼泪。读到这里,我也陪着外祖母一起流泪,为可怜、坚强的阿廖沙,为慈祥、善良的外祖母。

这部作品里笼罩着悲伤,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是阿廖沙与“好事情”的生离,另一个是阿廖沙与小茨冈的死别。

“好事情”是外祖父的一位房客。他专注于科学实验,大家都不喜欢他做这些稀奇古怪、与挣钱养家无关的事,唯独阿廖沙和他感情越来越好,深深佩服他的判断力和洞察力,甚至因为一只猫不理睬“好事情”,阿廖沙还打了它。但是,外祖父容不下“好事情”,借故赶走了他。分别时,阿廖沙心里非常难受。“好事情”劝他不要哭,自己的眼泪却从镜片下扑簌簌地滚落。阿廖沙与“好事情”相处的美好日子,就这么结束了。

快乐、年轻、能干、友爱的小茨冈,死在了沉重的橡木十字架下。他临死时的惨状,让我不忍心读下去。小茨冈的生命在极其痛苦中一点点消逝,我也像阿廖沙一样,强烈希望他能突然一声吆喝,像一团烈火、一只燕子一样舞起来,再一次为阿廖沙挡住抽打过来的枝条,再一次为阿廖沙做蟑螂拉的马车。然而,他最终被无声无息地埋葬了……

这样的生离死别,让我心痛流泪。泪光里的《童年》,满含纯净的悲伤,涤荡着我的灵魂。

点评

小作者围绕“读高尔基的《童年》,会悲伤,会心痛”这一感触最深的点展开叙述,开篇便概述了《童年》中令人“悲伤”“心痛”的情节,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接下来选取《童年》中最典型的“生离”与“死别”事件进行品读,读感结合,行文过程中融入真情实感,抒发真切的阅读感悟。结尾的抒情议论与开头巧妙呼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猜你喜欢
阿廖沙通讯员外祖母
高尔基的童年
父亲的群星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回首,瞭望
那份温暖,指引我们前行
“微宣传”体系中通讯员队伍的建设
散步
猎犬感冒
《上海企业 》编辑部召开通讯员工作会议
菊香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