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

2021-08-24 18:25王焱
今日财富 2021年23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核算财务

王焱

近年,我国政府加大了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尤其是推动式单位财务工作改革,单位在运营时,出现的风险,要求单位正视这些风险处理,分析风险产生原因,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制定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体系,来减少风险给单位运营带来的影响。

国内事业单位主要是履行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也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但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会导致单位员工的违规操作,产生财务风险,给国家资产带来更大安全影响。财务风险形成因素多种多样,但風险发生之后,就会造成单位出现巨额经济损失。由于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的运营特征,与企业业务经营所产生财务风险还有明显区别。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

(一)支付风险

近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快,单位预算机制也在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单位没有根据业务需要科学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致使单位内部资金支付与部门预算矛盾逐步扩大。在单位内,没有合理安排各预算资金,没有制定滚动的月度、季度、年度资金支付计划表,造成资金被违规占用使用,增加了单位的资金支付风险。

(二)投资风险

国内事业单位的投资工作较为普遍,有的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时,一些单位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认识不足,领导盲目投资,没有做好可行性分析,投资之后项目收益较少,容易造成单位出现较大的亏损,也会给单位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对内投资大多是集中在对单位内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但是投资量巨大,也会给单位运营带来更多资金运营风险,造成单位资金流紧张,也会出现资金周转比较困难的问题,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

(三)核算风险

近年,随着我国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各项财会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受一些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培训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财会人员,对新型财务核算制度和政策能够深度理解,对财务支持和政策法规及核算都出现明显滞后的问题,也会导致财务核算上产生一些错误。核算工作质量下降,也会使单位内部财务工作出现许多的风险。

(四)道德风险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管理机构,财务核算是财务人员自身的道德在整个单位中的运营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单位在选拔财务人才、任用人员方面,还未能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财务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对于财务人员道德建设认识不够深入,还有一些财会人员对本身工作岗位职责认识不了解,未能完全履行职责和义务。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思想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管理中处于特殊地位,单位主要是以公益性为主,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很多事业单位依赖国家财政资金,维持单位运营,在进行决策时,不衡量单位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这一思维惯式会造成事业单位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单位领导认为财务管理就是单位财务数据核算,在财务部门对财务工作认识不深入,对于出现违纪违规的行为,也没有给予更多重视,这样会造成在工作出现漏洞,而激发了财务风险,也会给单位运营带来潜在安全隐患。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多样化,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一些单位却没有建立比较完善财务制度,有些单位制订原则性的财务管理框架,却没有具体实施细则,造成对财务人员的约束,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不足。一些财务工作人员没有自己的详细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这会增大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单位财务内控体系不够严谨

单位有一些比较规范财务制度,但是也不能够有效落实。单位负责人的财务意识薄弱,会造成单位整体财务内控思想意识也比较滞后,这容易造成单位的财务风险激增,也给单位带来潜在的威胁。

有些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但受制于人员有限、专业限制等因素,无法较好的对权利运行进行制衡,使部分内控制度留于纸面;有些单位虽然业务层面各项制度建立完备,但没有根据制度关键掌控点制定风险清单,同时业务流程混乱,制度执行不严,给单位带来潜在的威胁。

(四)预算绩效评价滞后

目前,国内部分事业单位运营活动还没有一套完整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办法,没有能够形成长效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对于单位内部的运营发展预算指引性作用不明显。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内没有引入人员执行监督机制,预算方案不够科学,预算方案与单位的运营有很多的偏差。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思想意识

通过给财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思想意识,加大财务人员的培训,同时还需要讲解财务职业道德、法规等知识,以综合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综合能力,这样会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才是消除财务风险的关键。同时,提高财务人员风险管控力度,逐步培养人员发现识别风险的能力,有效处理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培养财务工作者风险的应对能力,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及时组织各部门员工来处理风险,减少风险给单位带来的损失。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

风险产生和演变也是有一定发展规律,单位借鉴最新型风险识别工具、风险管理办法,及应对风险发生,同时对风险做出合理预测,精确预测风险产生的时间和风险影响范围。利用信息工具来抵制风险,设计风险的预警指标,对于可能会产生的风险还要给予指标化、数量化。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工具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使用高科技技术来甄别风险,来减少风险给单位带来的危害。

增强财务人员对风险敏感度,建立财务风险体系,使人员有更强的风险预警意识和能力。单位根据财务工作特征,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和财务工作保障制度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管控体系,将风险防范渗入到单位的每个工作环节,以此构建出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在单位的财务工作中,还要建立风险预测预报的工作节点,针对单位运行关键环节,加大监控,反映出单位实际工作状况。通过联络机制的建设,及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才能够及时地应对财务风险,重点挖掘风险、预警风险。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核算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