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心
从绍兴古城到安昌古镇,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却仿佛换了人间。腊月里的安昌,满大街舂年糕、灌腊肠、扯白糖……穿梭往来的乌篷船、热闹非凡的水乡社戏、喜气洋洋的船上迎亲……活脱脱一幅流动的绍兴民俗风情年画。
安昌古镇东起高桥,西至清墩,一条河流穿镇而过,一座座俊爽多姿的石拱桥横跨南北两岸。“吱呀”一声,拱桥深处的烟雾里漂摇出来一条通体黑漆漆的小船,友人惊呼:“看!乌篷船!”江南多小船,这种“轻舟八尺,低篷三扇”的绍兴乌篷船在江南独此一家。我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它,这种平日里只能在电视上和书本里看到的乌篷船,今天总算有眼福一睹“真身”。
我招手叫了一条乌篷船,小心翼翼地坐在船尾。船公头戴一顶乌毡帽,坐在船艄摇橹,他腋夹舵把,双脚一伸一屈,踏着舵桨前行。这种手足并用的驶船方式,使得船只平稳自如地行驶,河水渐渐向两旁荡漾开去,泛起阵阵涟漪。
小小的船身灵活地穿梭在宽宽窄窄的河道中,人和水就隔着一层薄薄的船底,仿佛躺在河面上,贴水而行。时光在乌篷船里变得缱绻,这般行迈靡靡、悠悠晃晃,像极了江南水乡闲适悠扬的韵脚。在这片刻惬意的时光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鲁迅笔下的《社戏》:“和一群乡村的小伙伴们,迎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和两岸豆麦的香气,去赶一场月色下的灯火戏台。”
周作人形容乌篷船“人在舟中坐,舟在画中行”,随着两岸民居、肆坊渐次往后靠,将一串串密密麻麻的腊货抛在脑后,原本静穆的老街和宅院都动了起来,一卷江南水乡风情图在眼前徐徐摊开:村民们在自家门前的廊棚檐下,扯起一根根绳子,将早已灌制好的猪肉、酱鸭、青鱼干……一挂接着一挂地晾在檐下,如大红灯笼般高高悬起,成了一道别致的护栏。
走在一望无尽、撩人肠肚的“一帘幽梦”里,亮晶晶的油脂从肠衣上渗滴出,一股独特的腊香在老街深处弥漫开来,细说着一年的丰盈。
三里长街,酒肆茶坊林立,腊肠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佐酒菜,故安昌也有了“無肠不酒店”的说法。安昌人做腊肠选材用料极为考究,一头整猪,只取猪后腿肉上筋骨最好的肉,剔骨除皮去肥,统共才300克左右的腊肉,然后把肉切成丁,放上酱油、白酒、味精等调料搅拌,灌入小肠内,在太阳底下暴晒个五六天。外仕的幕僚、行旅的商人、出远门的游子身上都会带着家里人自制的腊肠,想家的时候,切上一点,吃在嘴里既解馋又暖心,最能勾起人心底的一缕乡愁。
安昌腊肠之所以可口入味,安昌酱油是功不可没的。弃舟登岸,来到镇口粉墙黛瓦的“仁昌酱园”,这家百年酱油店因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而驰誉天下。但凡来安昌古镇的游客,都要去酱园走上一遭,捎上几瓶给家里人尝尝。
走出酱园,古镇宛如一卷铺展开来的江南画卷,桥梁、房屋倒映在潋滟水波中,船只如梭,欸乃声浓。腊月,给安昌古镇披上了一层靓丽的新装,红火火的喜庆在房檐下、河廊间酱香浮动,“年年有鱼”是最生动的花窗,那浓浓的年味,就弥漫在咿呀漂过的乌篷船上,穿梭于老街深处的酱腊香里,氤氲在师爷轻摇的折扇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