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有, 田社平, 齐 琛, 章 艳, 李冠林
(1. 大连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2.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当端口接入独立电源时,二端口或多端口网络便要消耗来自独立电源的功率。一般说来,功率不满足叠加性,也就是说,不能用各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网络消耗的功率的叠加,来计算所有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时网络消耗的总功率。但是,当网络本身满足特定条件,并且端口接入的独立电源符合某种要求时,由所有独立电源共同作用导致网络消耗的总平均功率,可以用这些独立电源或电源组单独作用时,网络消耗的平均功率的叠加来计算。文献[1]、[2]结合电阻电路,并使用特勒根定理对这种现象的一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用端口参数从多个方面专门讨论这些现象。文中内容虽然不属于教学基本要求之列,但可适当地向学生提出,启发思考,以培养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以及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对教师而言,坚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始终是提高学术功底的重要途径。
先讨论正弦稳态二端口网络情况,电路如图1所示。用阻抗参数表达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
图1 二端口只接电流源
(1)
二端口网络吸收的总平均功率为
(2)
这样,二端口网络消耗的总功率就变成
(3)
显然,等号右边两项分别是两个端口所接电流源单独作用时,二端口网络消耗的平均功率。由此得出结论:
图时的T形等效电路
如果将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不是共轭)之积作为一种功率(已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功率相量。将功率相量变换为二倍频率的正弦量,便得出脉动功率,它等于从瞬时功率中减去平均功率后剩下的功率。)那么可以得到总功率相量为
(4)
如果阻抗参数满足Z12=-Z21,则功率相量为
(5)
可见,这时功率相量满足叠加性。
(6)
对无独立源多端口(m端口)网络,将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表达成如下的阻抗参数方程:
(7)
(8)
那么,多端口网络消耗的总平均功率可以分解如下:
(9)
这样,多端口网络消耗的总平均功率就变成
(10)
上式等号右边各项就是独立电流源依次单独作用时,网络消耗的平均功率。由此得出结论:
图3 二端口只接电压源
(11)
图时的П形等效电路
(12)
上式等号右边各项就是独立电流源依次单独作用时,网络消耗的平均功率。由此得出结论:
如果无独立源二端口网络,一个端口接电压源,另一个端口接电流源,比如像图5那样,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用混合参数方程表示如下:
图5 接两种电源的二端口网络
(13)
二端口网络消耗的总复功率为
(14)
这时,总复功率为
(15)
图时的T形等效电路
如果计算二端口网络的功率相量,则得,
(16)
如果混合参数满足H12=-H21,则功率相量为
(17)
即对互易的二端口网络,由电压源和电流源共同作用产生的功率相量满足叠加性。
图7 含两种电源的多端口网络
(18)
(19)
将式(18)代入式(19),得到
(20)
花括号内为复功率,展开后得到
(21)
这时,多端口网络消耗的总复功率变为
(22)
同时含有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网络如图8所示,图中有四个独立电源,可以抽象成四端口网络。图中电阻值如下(单位Ω):
假设两组电源条件:条件一:IS1=1 A,IS2=0.8 A,US1=20 V,US2=40 V;条件二:IS1=0.5 A,IS2=1.2 A,US1=10 V,US2=24 V。使用节点电压法,用Matlab列写方程并求解。两种电源条件下,电流源组、电压源组分别作用,以及所有电源同时作用,多端口电阻网络消耗的总功率计算结果列于表1。
表1 图8中功率的计算结果
表中第2列与第3列功率叠加后,便是第3列功率。由此验证了3.2节的结论。(陈希有等文)
图8 同时含有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网络
(1)二端口或多端口网络,当网络的端口参数满足特定条件,并且端口所接独立电源符合特定要求时,网络消耗的总平均功率满足叠加性。对实际电路来说,这些特定条件并不宽松,但理论上的确是存在的。
(2)为使功率满足叠加性,网络都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在文中是用端口参数来表示的。如何根据网络的组成,判断其功率是否满足叠加性,以及这些特殊网络还有哪些电学性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3)在本文介绍的特殊网络中,都存在一些相互抵消的功率项,这种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也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