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24 13:13:48张云飞朱虹玉骆惠玉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6期
关键词:癌症胃癌问卷

张云飞,朱虹玉,骆惠玉,柯 熹

(1.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福建福州350122;2.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3.福建省肿瘤医院)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差、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1]。2018年全球胃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病死率居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2]。由于胃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患者易忽略,且早期确诊较困难,当患者有典型症状时疾病大多已发展至进展期[3]。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大大减少[4]。化疗作为最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但所导致的负性心理也不容忽视。首次化疗的癌症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发展、预后及化疗注意事项的认知,更易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拒绝接受治疗,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首次化疗胃癌患者心理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1日~9月30日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首次接受化疗的40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诊断为胃癌;②首次接受化疗;③对自身诊断知情;④年龄≥18岁;⑤能独立完成或在他人协助下完成调查;⑥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缺陷者;②不配合调查者;③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研究对象中男168例(41.3%)、女239例(58.7%);居住地:城市178例(43.7%),非城市229例(56.3%);受教育程度:文盲或小学164例(40.3%),初中或高中191例(46.9%),专科及以上52例(12.8%);婚姻状况:已婚400例(98.3%),未婚1例(0.2%),离异或丧偶6例(1.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①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等。②疾病相关资料:ECOG评分、疾病分期、化疗方案等。

1.2.2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由Charles D Spielberger等[5]编制,包括状态焦虑问卷(S-AI)和特质焦虑问卷(T-AI)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是觉察到危险性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包括个体的紧张、担心、不安、困扰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特质焦虑指个体对广泛的威胁性刺激作出焦虑反应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2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6~0.92和0.83~0.92,测信度分别为0.90、0.88,各包含20个条目,其中半数为描述负性情绪的条目,半数为描述正性情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各条目评分累加可得总分,分值范围为20~8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状态焦虑或特质焦虑的程度越高。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员共6~8名,需接受统一培训,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前,首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研究的目的,简要说明问卷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发放问卷,填写一般人口学资料,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调查者需根据患者的病历信息填写疾病相关资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30份,其中有效问卷4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7%。

2 结果

2.1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与国内常模STA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与国内常模STAI评分比较(分,

2.2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S-AI单因素分析 见表2。

表2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S-AI单因素分析

2.3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焦虑状况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表 见表3。

表3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焦虑状况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表

2.4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状态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焦虑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S-AI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结果显示:线性回归模型成立(F=83.970,P<0.001),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和癌症分期是胃癌患者S-AI得分的影响因素,对回归方程模型进行评价,复相关系数R=0.648,决定系数R2=0.589,说明这些因素可解释癌症患者S-AI变异程度的58.9%,见表4。

表4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状态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焦虑水平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首次化疗患者S-AI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提示首次化疗胃癌患者的状态焦虑水平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8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期,化疗预后较差,化疗不良反应较大;疗程长、医疗费用昂贵,经济费用难以保障;对自身疾病和化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缺乏,患者易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接诊首次化疗的胃癌患者时,应加强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关注,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3.2 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3.2.1 居住地和受教育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居住地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首次化疗的胃癌患者状态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农村患者和受教育程度较低者焦虑水平更高。由于农村医疗资源有限、当地医院诊疗水平较低、护理服务较差,同时农村居民健康意识不足,导致患者病情发展而未及时干预,因此农村地区的癌症患者治疗更加困难[6]。尽管我国目前医疗保险已全面普及,但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自己承担较多费用,农村癌症患者及其家庭面临着较大的经济风险[7]。钟晓玲等[8]研究指出,农村癌症患者家庭经济困难,且出于对癌症的恐惧感,担心拖累子女、亲人等,易失去治疗信心,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与相关研究[9]结果相符。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能积极通过医务人员或互联网等途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如治疗过程、预后等,对癌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越高,面对疾病就越理性,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也越少。因此,临床医护人员一方面应详细主动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需强化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尽量为患者节省开支,以缓解其焦虑心理。对受教育程度低者,医护人员应主动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和指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每位患者了解疾病与化疗的相关知识,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另外,可以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3.2.2 癌症分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症分期是影响首次化疗胃癌患者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晚期癌症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应激反应,由于晚期癌症患者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和痛苦,身体正常功能缺失,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常出现悲观、绝望、抑郁等不良情绪。此外,患者也易因病耻感或述情障碍,不愿或不能向他人流露真实感受,而导致情绪功能失调[10]。同时,患者担心化疗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周围静脉炎、脱发、白细胞减少、牙齿溃疡、周围神经炎等,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焦虑情绪。安宁疗护是针对肿瘤晚期患者的一种支持性疗法,其可有效缓解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及精神问题,提升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有尊严、无遗憾、安详地离世[11]。多项研究表明,安宁疗护的相关医护服务有利于缓解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的不良心理与身体不适感,提高患者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死亡认识态度[12-14]。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以全面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想法和感受,并尝试多学科联合干预,为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最大限度地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胃癌首次化疗患者合并严重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居住地为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及处于癌症晚期的患者。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接诊首次化疗的胃癌患者时,不仅要关注患者疾病的转归,而且要加强对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制定相关护理干预计划,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受样本量小和地域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1所医院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研究中可扩大样本量和地域,考虑纳入更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癌症胃癌问卷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症“偏爱”那些人?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08
不如拥抱癌症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2
问卷网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问卷大调查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