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绘画艺术表现的异同

2021-08-23 03:22徐从文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绘画艺术共性表现形式

徐从文

摘要:绘画艺术作为人类艺术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产生出了丰富多元的绘画形式。以中西方绘画为例,可以发现来自于中西方的绘画作品,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但由于人类对于艺术的表现在思维上也会有着一定的相同点,所以也能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看到两者在本质上的相通性。

关键词:绘画艺术;共性;表现形式;对比

一、中西方绘画的对比

1.写意与求真

从绘画目的上,中国绘画就和西方绘画有较大差异,中国绘画的多数作品并不会给人十分写实的感觉,在具体事物的塑造上也不会追求绝对的逼真,还原事物原本面貌,而是对整体形象进行简化并强化突出特征,概括所描绘事物的形态,点到为止即可。有些绘画作品中的事物甚至需要仔细辨认,但是其最突出的外形特征,已经被高度概括提取了出来,营造出一种不追求完全真实的意境美。

中国绘画中的大多作品都是这样,比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清代汪士慎的《梅花图》等,其他以植物花卉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真实的事物在形态上都有一定的差距。西方绘画则是追求塑造的逼真和画面美感,西方的人物肖像画会追求将人物塑造地栩栩如生,并进行一定的美化,静物画会追求表现出事物质感和还原其原貌,将写实做到极致。例如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活灵活现的微笑,以及拉斐尔笔下充满母性与人性的各种圣母形象,都是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的表现。

2.扁平与立体

中西方绘画在给人的观感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原因是两者在表现手法上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中国绘画以毛笔为绘制工具,画面的塑造多以线和点来完成,这样的技法绘制出来的形象是扁平化的,再配合着画面上大面积的留白或者淡化过的背景,会就使画面呈现出更强平面感和形式感。

在西方绘画中,画家们本身就更加注重现实的还原和真实的表达,使用扁平的油画笔作画,他们在绘画中的塑造是对体块的表现,这样的塑造是立体化的。在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画家们也把透视法广泛地应用到了绘画当中,认真地观察光与物体之间的变化,研究物体本身的结构和体积的表达,使得西方绘画作品中的空间感和体积感非常强烈,在二维平面上成功地塑造出了立体的形象。

3.含蓄与直接

中西方绘画作品中表达思想感情的调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国绘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十分内敛,会借助各种各样的意象来间接表达。首先,许多现实中的客观存在会成为意象,比如各种各样的自然风物,这些自然风物会被赋予许多美好的寓意和内涵,从而形成 意。有了这些意象,画家就可以借助着自然之中的客观存在,来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出来。比如君子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像极了莲花之出淤泥而不染;不为外界险恶势力所折辱的人,正如寒风飘雪中的梅花一般;悠然淡泊名利的隐逸之士,大都和不与百花争艳的菊花相联系;梅兰竹菊成了君子间欣赏彼此,或者表示自我价值观的最好载体。

这种内敛的表现方法,与中国文人本身的极富有深度的内心相适宜。中国绘画对于运笔握笔都极为讲究心静,因为每一笔的宛转变化都饱含玄机和情感。绘画的过程是在追求人笔合一,追求“我即为线,线即为我”。比如工笔18描,从技法上都有如此的讲究,使整幅绘画的完成过程中至始至终都要有一种心境自在心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画往往不需要过多的描绘就营造出一片广袤孤寂,充满哲学的场景来。马江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使用了大量的留白,并用寥寥几笔的水波纹,就营造出一片烟波浩渺的江面。中国绘画涵盖的感情类型极广,有对自我意识的表达,对气节的追求,对他人的褒奖等,但都以含蓄而内敛的形式表达,成为了中国绘画中独特的思维模式,使画面具备更深层次的审美价值。

相比之下,西方绘画的情感表达就显得更加直接,文艺复兴之后,人将目光更多的集中于自己和自己的欲望,更加关注自我,“以人为中心”成为画家们主要思想。作为反映人类内心的艺术,就转向了更加写实。绘画的对象,观察视角和手法都发生了转变。绘画走向描绘人,神的形象也更为接近人类本身,绘画的题材也不再是纯粹地为宗教服务,转向对人类的生活和精神思考,人体美和情绪都成了创造的极佳题材,此时西方绘画在表达上会比较的直接,着重对人物和肉体进行刻画。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西方绘画发挥了记录重大场景的功能,比如大卫创作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就在当时对拿破仑起到了很好的美化作用,以及相当数量的皇室肖像画也是為了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西方许多的绘画作品,算是一种具备功能性的商品,具有一定的直接目的性,而不会过多地反映画家本身的思想和情感。当然西方绘画中不乏意蕴深刻,含义非常隐晦复杂的卓越作品,但就总体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上来看,比中国绘画更为直接。

二、中西方绘画的共性

1.表达情感

绘画艺术借助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和刻画,不单是为了以另一种形式还原事物的原貌,也是为了通过事物的形象来表达画家自身的思想情感,这在中西方的绘画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中国传统画家借助线条和墨点,使得绘画作品基于客观对象而又超脱于客观对象,摆脱束缚,将意寓与情趣表达出来。翻白眼的怪诞花鸟,上宽下窄拜访随意的石竹,洒脱抽象的梅兰竹菊,在八大山人的画中,情感的表现在画面中成为了一种超脱形体的存在。而西方画家凭借着精准的透视和细致的塑造,不但可以将街头场景还原出来,也可以把肖像画中的人物的个性都显露出来。维拉斯凯兹刻画出来的教皇,眉目中所透露出的势利和奸猾,也成为绘画作品的一种表达,暗含着画家本身情感和态度。

2. 追求艺术的真实

中西方的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明显差异,但从本质上都可以理解为追求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改造后呈现出来的内容,会形成新的形象并留在人的认知中。艺术所追求的真实和客观事物是有差距的,它经过了人的主观处理,是为了更加贴合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徐悲鸿所画的骏马和热里柯绘制的《爱普松的赛马》,是中西方绘画中极具代表性的马的形象,但这些马的姿势都和真实的马有所区别,但都能很好的让观者产生共鸣,和人们自身印象中的马的形象产生重合,这样的形象在艺术上就是真实的。非常夸张的卡通形象,也在真实生活中不存在,但其塑造出来的形象,确实也真实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中。

猜你喜欢
绘画艺术共性表现形式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后工业时代绘画艺术的身份嬗变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编辑动态
透射光之炫丽
喜爱音乐的物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