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 涂家福 李雷
初夏时节,脱贫摘帽后的“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江西省信丰县西牛镇严坑村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村内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和谐宜居,村风民风彻底扭转,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该村自2019年脫贫摘帽后,切实做到“四个不摘”,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该村蔬菜产业面积达1000多亩,蔬菜产业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镜头一:蔬菜大棚采摘忙 发展产业促振兴
一进入村口,24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呈现丰收季。已脱贫的菜农周运福正忙着采摘茄子、辣椒,他种植的第二茬蔬菜又喜获丰收,效益颇丰。
“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种植大棚蔬菜我经历了失败,又重新来过,慢慢琢磨探索,现在逐步掌握了种植技术要领,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从开始领种1个大棚到今年领种5个大棚,我有信心种好大棚蔬菜,发家致富,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周运福笑容满面地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严坑村把发展富民产业当做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逐步探索,采取党员干部示范、种养能手和大户领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发展产业,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现村内已经形成了蔬菜、脐橙、百香果、白莲等增收富民的特色支柱产业,乡亲们靠着发展产业,钱包鼓了、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洪承清向记者介绍道。
镜头二:收入监测入户忙 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在严坑村委会,记者见到了定点帮扶单位——赣州市委老干部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3名同志,他们正准备到脱贫户和易致贫户的家中进行入户监测收入,记者跟随他们一起去入户监测“两类人员”收入。“老黄,今年儿媳妇去镇上超市上班了吗?有工资收入,才能保证收入更稳定哦。”驻村第一书记邱大林提醒脱贫户黄会江。
脱贫摘帽后,像这样的收入监测和排查,严坑村每月都要进行。“横坑仔组村民苏邦群的丈夫上个月因病去世,自己一人带2个小孩,没有收入来源,是否要将她家纳入易致贫户监测。”扶贫专干江斌在村排查会上提出。严坑村采取包组村干部提出、驻村工作队入户核实的方法开展监测。“一定要排查仔细,对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全面监测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村党支部副书记涂光坪说。
镜头三:谋篇布局规划忙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后,首要任务就是要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谋划布局好乡村振兴工作。市委老干部局严格要求,做到驻村队伍不撤,驻村人员力量不减,坚持在岗在位衔接乡村振兴工作。
严坑村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干劲十足,多次召开村党员、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村民代表会议,积极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争取有更多项目纳入“十四五”期间的乡村振兴项目大盘子。“村里正积极想办法,提高经营性收入,鼓励村民易地置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洪承清对村里乡村振兴思路清晰。目前,严坑村新一届村“两委”干部正积极谋划布局,结合村“两委”五年任期目标,推进新时代乡村建设,做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以来,信丰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狠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加强监测帮扶,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坚持督查问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更加健全、“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巩固、产业就业持续优化、项目建设升温加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无缝对接,加速推进。
作者简介:陈龙、涂家福,赣南日报记者;李雷,信丰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