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水灵
摘要:初中学生在以文本解读为目的和以课堂辩论为方法的辩课模式实践过程中,由于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和经验的思维表达方式常出现论述杂乱、游离文本、意义建构的简单化等问题。文中以截取一节课的课堂实录片断为例,从概念界定、明确原则和借用SOLO分类理论等方法进行分析,以求探寻学生在辩课课堂实践中提升思辨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辩课模式;学生经验;原则;概念界定;SOLO分类理论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这“多方面”包括六种兴趣: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辨与审美的兴趣,笔者尝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用辩论的形式进行文本解读,冠名“学生辩课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文本解读,用文本的内容论证特定的辩题,并在课堂上通过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思维,达到进一步分析理解文本的目的。笔者进行辩课实践的学生段为7—9年级学生,这个学段学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但感性思维仍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学生多以现有经验为基础,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思维现象。因此,在这阶段开展辩课实践活动,有助于分析学生的思维状态,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途径。为了进一步探寻在辩课课堂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路径,笔者以《骆驼祥子》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教学内容的辩课《环境决定命运(正方)VS性格决定命运(反方)》的课堂实录为例进行分析。
一、“点”的聚焦:用概念的界定解决论述的杂乱问题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学生辩课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在言语的表达中反映了他们的思维状态。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表达比较随性,缺乏运用逻辑思维的意识,经常只用现有的经验来确定本方需要论述的概念内涵,缺少一种科学严谨的概念界定态度,从而导致辩课过程中出现论述杂乱无章的现象,始终无法触及辩题的内容核心。如下面片断:
正方:保尔是因为小时候的环境改变了,遇到了贵人,让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啊!
反方:那如果保尔性格不坚定,他也不一定会走上革命道路,说不定还会像祥子一样。
正方:保尔的意志也是靠环境恶劣的不断磨炼而成的,是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
反方:保尔就是因为有反抗的性格,才会走上革命道路的,并不是因为环境的影响。
正方:保尔是受朱赫来的影响才走上革命道路的,那可是人文环境的影响啊!试问没有这个人文环境的影响,保尔会走上革命道路吗?
上面的“辩课”实录反映了学生对“环境”与“性格”概念的理解是相对模糊的,反方的“性格不坚定不一定会走上革命道路”与“有反抗性才会走上革命道路”的观点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正方虽然提出了带有生成性的“人文环境”的概念,但也无法形成相对系统的理性认识。笔者认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从“辩题”这个“点”的逻辑入手。“环境决定命运(正方)VS性格决定命运(反方)”这个辩题是因果式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主观与客观原因对结果的影响,这就要求先理清“主观”与“客观”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显然“环境”更多的是指向“客观”原因,“性格”更多的是指向“主观”原因。其二,“环境”与“性格”是影响命运的重要因素,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强论述的条理性与逻辑性,促進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从而提高辩课课堂的质量。如“环境”按小说体式分类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论述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需再进一步细分,“社会环境”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家庭与人际关系等因素,把这些内容弄清楚了,论述就会显得更有条理且更全面,生成“人文环境”的概念就会显得很自然。
二、“面”的提取:用明确的原则解决游离于文本的问题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3描述要求为“能就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质疑,并能主动查找相关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利用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解决具体问题。在表达时,讲究逻辑,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篇连贯、语言简明通顺”。虽然辩课主要在7—9年级开展,但学生对于信息与观点的认识和“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等要求仍是很基本的。现实中很多学生会根据现有经验为辩而辩,出现不注意提取文本信息而游离文本的现象,如以下片断:
反方: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好性格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保尔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好性格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正方:但是,祥子最终还是堕落了,怎么获得了自己的东西?
反方:祥子第一次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己的想要的车啊!
正方: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最终结果。
反方: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过程。
上面的课堂辩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游离状态。表现为:
其一,用概括性的语言使辩论内容游离于文本。如反方第一句中“自己的努力和好性格”高度概括,没有实际的事实依据,不利于文本挖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坚持“用文本事实说话”的原则。文本事实包括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文本事件、文本字词句段节章内容、有关文本评论等。其中,以“文本字词句段节章内容”为核心内容,脱离这种解读内容要求的辩说都是游离文本现象,教师均可进行适当引导。如上面“反方”第一个辩词可以增加祥子和保尔“怎样努力”的事实,充实论据,才不至于游离文本,可以修正如下:
反方:我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最初的祥子纯朴、善良、为人正直,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买一辆自己的车,于是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努力工作凑足买车的100块钱!经过3年的努力他终于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换来了好的结果。保尔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的革命信念,执着的人生追求,在战斗与工作中四次受伤仍不放弃,最后在眼瞎和瘫痪的身体状态下写成了《暴风雨里所诞生的》一书,实现了自己伟大人生价值。而这,正是由于他的性格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