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今年股市热点变化频繁,顶流基金经理业绩也大幅滑坡,因此他们也开始向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拓展能力圈,比如葛兰拓展了半导体、刘彦春也进军新能源等。
根据二季报持仓,在行业超低配的维度,我们已经看到新能源、基础化工、电子、汽车是公募基金超配比例最多的板块,与之对应的是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家电超配比例下滑较大。同时,以宁德时代、药明康德、隆基股份为代表的“宁组合”成份股获得权益类公募大幅增持,而“茅指数”中茅台、中国中免、中国平安等个股配置比例持续下滑。
三季度,基金持仓仍然不改继续往“宁组合”扩散趋势。虽然少了具体持仓数据,但是在风格严重分化交易日的整体表现来看,基金的收益分布也更靠近“宁组合”。7月21日宁组合指数大涨5.31%,茅指数涨幅仅有1.06%,两者业绩差达到4.25%,当日近六成的权益类基金涨幅超过茅指数涨幅,共639只基金当日涨幅超3%;与之相反,8月3日市场风格分化,当日茅指数上涨1.49%,而宁组合下跌1.22%,当日仅有不到三成基金获得正收益,跌幅超过2%的基金总数达到876只。
从具体基金产品上看,变化格外明显,以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为例,其长期以来的布局方向就是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板块的核心资产为主,一季报中基金经理刘彦春也在强调继续依靠优秀企业穿越周期以应对市场波动,不过二季度,基金季报透露出的选股逻辑似乎也代表市场中绝大部分基金经理调整思路:目前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景气差别显著,市场也走向极致,在运作中也在注意行业景气、长期格局和估值约束的平衡,持仓也是新增了宁德时代。“宁组合”成份股被大幅调入的背后,高成长性长赛道龙头和处于向上景气周期的偏周期型赛道龙头的成长性、高景气被市场重点关注。
“宁组合”大幅上涨背后,基金圈已经形成两类“顶流”:一类是通过集中持仓新能源单一行业获得突出表现的金鹰民族新兴、前海开源新经济等基金;另一类是一季度陆续发布新产品,管理规模庞大但今年业绩一般的明星基金经理。
实际上,通过短期押注一个赛道而阶段性取得优异业绩表现的打法在基金圈并不稀奇,这类“顶流”更多还是需要基金经理对一个行业“一以贯之”的坚守,所以相比金鹰民族新兴过去相继大比例配置养殖、传媒,后期转向新能源板块;嘉实智能汽车这类长期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并对个股经营水平有深入跟踪的产品似乎更值得布局。
同理,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顶流们对于自身投资逻辑的坚守。从过去的业绩看,因为偏重自下而上选股,所以基金经理对底层资产的理解决定了入场时点和辨别大机会的能力,长期持股的背后是他们认为长期基本面的向好,可以对短期的资金面、情绪面的波动形成有效的估值保护。
以银华富裕为例,基金长期就是以食品饮料和医药股投资为主,且持仓基本稳定,但是以商业模式去考察竞争格局时,就会错过一些高景气行业的投资机会,所以即便基金在二季度进行了少有的较大调仓,其调仓逻辑还是在能力圈内进行行业比较和公司比较,基金清仓云南白药、顺丰控股,新增了更能产生品牌溢价的贝泰妮、康希诺等。
总的来看,当前市场的结构仍然分化严重,对于结构性机会,不妨以宽度来应对,与其期待基金经理主动变换赛道,不如主动增加投资宽度均衡配置。一方面,传统顶流对应的“茅指数”适合左侧交易。价值股的优势是业绩稳定和估值趋于合理,但大环境不如去年,仍建议选择有个股优选优势的产品;另一方面,景气度为先的“宁组合”适合右侧交易,目前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三大賽道孕育了相对确定的投资机会,当然基金的选择更推荐长期布局这类赛道的产品。
当然,在整体市场赚钱效应偏弱的过渡期,除了更应该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管理规模对其能力上限的挑战,以及用组合配置的方式降低单只基金带来的高波动的风险,也需要控制仓位,转向平衡配置,逐步锁定成长获利,并左侧埋伏价值,忍受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