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实业救国的黄以霖

2021-08-23 03:22韦泱
世纪 2021年4期
关键词:黄炎培

韦泱

因写已故上海老作家赵自的文章,遂与其老伴黄以群有了多次聊谈的机会。生于1921年的黄老,早年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列入国民党大逮捕黑名单,被组织转移到苏北解放区,之后她参与接管上海,被派往团市委投入建团工作。后任上海牛奶厂牧场场长、奶牛研究所所长等,于1989年离休。她与我聊天,很少谈自己,谈得最多的是她的祖父黄以霖,很多史料鲜为人知,弥足珍贵。

科举入仕,不忘家国情怀

黄以霖(1856—1932)字伯雨,江苏宿迁人,出生在三代中举的书香人家。黄家在宿迁城东门外的东大街,占有十余进院落,堂号为“行恕堂”。黄以霖自小在“共称黄氏特周全,也将诗书数代传”的环境中长大。祖父黄勤修曾任镇洋县教谕,父亲黄亨业中举后,历任溧水、沭阳等地训导,后执教于钟吾书院。他延请名师,对黄以霖自幼严格施教,使儿子从小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

1885年,黄以霖考取乙酉科拔贡并保送入京,在国子监学习深造。他35岁时,考中光绪辛卯科举人,并于1892年应选内阁中书,任《大清会典》纂修一职,“于一朝政治沿革等,条晰分明”。这样,黄以霖完成了从地方学子到清政府官员的身份转变,为他日后大展鸿图打好稳定基础。

1895年,中国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后,黄以霖痛定思痛,参与了“公车上书”,力陈时弊,倡导改革。三年后,黄以霖出使日本任使馆参赞,三年后任神户兼管大阪总领事官。他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结交,陈述中日在军事、经济与教育上的差距及变革之必要,深得张之洞的赞同和欣赏。不久湖北施行新政,张之洞从教育入手,创办武备学堂,实行新军教育,即召黄以霖回国,聘其为监督。又设立湖北学务处,任命梁鼎芬和黄以霖为文、武学堂提调。武备学堂即张之洞在武昌设立的陆军军官学校。黄以霖借鉴日本军事教育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使湖北新军的军事素质很快得以提高。学业优秀者,将派赴日本继续深造。据学生后来回忆:武备学堂学生待遇优厚,学生不但衣食有保障,还每月给发零用钱四两银子。有的学生不珍惜,养成乱花钱的习惯。黄以霖认为如此“不能认真学习,遂停发”。由于管理得当,声誉日隆,他从武备学堂提调,升为铁政洋务局提调,三年后的1905年,继任武昌府知府,后不久受任粤汉铁路、川汉铁路总局提调,担起中国最初的建设铁路之重任。

由于政绩显著,1910年被调任湖南提学使。第二年,湖南发生保路风潮,黄以霖兼湖南布政使一职,可谓临危受命。在他安抚学生之际,长沙起义爆发。黄以霖“誓死以战,率诸生及兵士环守三昼夜”。然而参加起义的新军,多是原武备学堂学生,师生怎能兵戎相见。在学生们的力劝下,黄以霖深明大义并顺应时势,即与新军议和,最终把湖南省财政库存及账册悉数交给新军,使新军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此后他无意官场,拒绝了袁世凯请他出任江苏省实业司长一职的邀请,决意回归故里,终身不仕民国。

创办实业,力促民生

黄以霖的实业救国之路起步甚早。在1903年,他就联络张謇、李经方等实业派人士,向清廷商部呈文,申述利用宿迁的矿砂资源等优势,建立我国自己的玻璃厂之必要:“此项玻璃异日出口,以期畅销外洋而扩中国商业,洵以国计民生,两有裨益。”经清廷批准后,一家名为“耀徐玻璃厂”的实体企业建成投产,品种多样且日产七千余块,品质精良,经南洋劝业会江苏物品展览会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审核,给予优等奖章。

继投资玻璃厂成功后,1913年,黄以霖联合扬州李梅隐、板浦施效庵及赵尔巽、张小松等官绅富商,集资一百多万,于灌河东岸开辟滩涂、创建盐场,共建圩四十条,铺滩三百多份,创办了济南大源制盐股份有限公司,黄以霖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大源与原有的大有晋及随后建立的裕通、庆日新等四家制盐公司,撑起了淮北盐业的空前规模,带动了百业兴旺。当时陈家港人口骤增,人们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安家落户,商业亦一片繁荣。除盐业之外,黄以霖又着手开始垦业的发展,于1921年在东海创办了意成垦殖公司,次年在灌云创办了新灌垦殖公司。至此,形成了以张謇、黄以霖等为代表的实业家群体,他们以纱织、矿业、盐垦为产业基础,从整体上推进了苏北工业的发展进程。

随着外国资本的输入及国内军阀混战,民族资本的发展步履维艰。这些实业家希望通过地方自治来革新时代。黄以霖与张謇、韩紫石等18人共同发起成立苏社,旨在通过对水利、交通等实施治理,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他们首先成立江苏运河工程局。成立典礼那日,黄以霖作演讲:“今日以霖得与督办、会办及同志诸君子欢聚一堂,以地方人办地方事,实从前所未有。吾苏乃先天下有此伟举,此自治发展之见端也。由是而沂而淮,同人等有无穷之希望焉。”他在扬州湘园召集有关人士开会,决定改“瓜清长途汽车公司”为“江办长途汽车公司”,与会人员当场认购新股七万八千元,先筑清镇线瓜扬一段,然后次第推开。会上,大家推选黄以霖等3人为筹备主任。

地方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牵涉到巨大的资金投入,黄以霖认为首先要厘清江苏财政状况。于是,在无锡梅园召开的苏社第二届大会上,黄以霖与张謇、荣德生、韩国钧、唐文治等被选为理事,此次大会以江苏自治为主题,提出清理财政、公开信息等主张。并成立江苏省清理财政委员会,在财政亏损严重的情况下,提出发行地方债券、削减军费政费两个解决方法。黄以霖联合黄炎培、张一麐等,提交了《江苏省善后会议提议岁减本省军政各费以救破产紧急动议案》。同时,黄以霖受省长韩紫石的委托,到北洋政府疏通发行地方债之事。后因苏浙军阀之战一触即发,黄以霖不得不以苏浙和平为首要任务,于1923年成立苏浙和平会,他和黄炎培、史量才等选为干事,力保江浙和平。此間,黄以霖决定为民请命,致电孙传芳和段祺瑞,面见督军齐燮元,力争消弭兵祸,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寓居沪上,善举恩泽后代

1912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初立,上海成为晚清遗臣的聚集地。为了便于开展联络工作,黄以霖从宿迁移居上海,入住重庆北路300弄“咸益里”11号。他一方面利用上海的通信与交通的便利,广泛联络官绅与地方商界,一方面开展实业与慈善事业。

他要做的第一桩事,是联合盛宣怀、孙宝琦、李经方、冯煦等,在上海成立广仁善堂,主要进行义赈和工赈活动。各位董事捐献多座铁矿,奠定了筹建基础。广善堂选择与汉冶萍煤铁矿毗邻的九江、鄂城、萍乡三地,出资购置矿山,注册登记,聘选矿师,使其成为堂中的永久产业。如此一可为中华保存优质矿业,二可使汉冶萍留有持续发展潜力,三可为该堂义赈筹得钱款。一年中,广仁善堂为山东小清河工赈、江皖义赈等,共出资达一百万两之多。他为赈济家乡宿迁灾民,至1926年已达二十二万元之多。乡民对其感恩戴德,曾在宿迁兴国寺为之撰文勒碑,以记其功。

几年后,他又与成静生等人,发起成立上海临时义赈会,广泛募款,专门救助鲁南兖州和沂州两灾区,并聘请具有赈务经验人士,分赴灾区调查研究,分别施策。同时联合沪上其他慈善团体,共同募捐,共募得六万余元,直接发往灾区。

1928年,上海临时义赈会出版《义赈汇编》,黄以霖在序中说道:“惟从来赈务经始大抵人款交筹,得款易,得人尤难。”他已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义赈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和丰富经验的志愿者。他开始联手小他二十多岁的黄炎培,并参与到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办工作中。

早在黄炎培创建中华职业教育社之前,时任武昌知府的黄以霖就奏请张之洞,要求设立农工商小学堂,认为“振兴实业为富民强国之基,而农工商三门均先从初等实业入手,用费无多,收效甚易”。得到张之洞首肯,谓其“办事有法、可嘉之至”。黄以霖遂把通判旧署改为农业学堂。此后又创办职业中学,并为中华职业教育社输送人才。到1926年,在职业教育、农村教育、妇女教育等取得不少经验的情况下,中华职教社成立了董事会。已连续两年担任年会主席的黄以霖,在董事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上,被推选为主席,并派遣黄炎培到美国调研职业教育,代表中华职教社出席在加拿大举行的世界教育联合会大会,以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开阔教育视野,为我国职教事业奠定长远根基。

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展过程中,黄以霖与黄炎培、史量才、沈信卿等发起成立了甲子社。该社在人文类辑《通启》中写道:“近观欧美各国图书馆,多有裒集人文,以備征询,视为社会服务之一端。同人不自量度约集同志,从事收集关于人文之记述,分类庋藏,使修学、著书、施政、行事者得有所依据。”该社后易名“人文馆”,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学术资料的收集,并设立人文图书馆。1933年,实业家叶鸿英捐款五十万元支持图书馆发展,遂改为“鸿英图书馆”,便是建国初的上海图书馆前身。1955年,黄以霖的后代把他一生收藏的碑帖、字画、古籍共一万两千多件,悉数捐献给上海图书馆,体现了黄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奉献精神。

晚年的黄以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赈灾等方面。在国内军阀割据,社会混乱的夹缝里,他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济世事业,展现出大无畏的忘我及担当精神。1931年底,黄以霖在病入膏肓的情况下,仍牵挂慈善之事,并嘱黄炎培在他身后将其收藏的书画捐给甲子社。黄炎培在当年十月的日记中写道:“偕德轩、问渔访黄以霖病榻,承问时局。”年底,黄以霖与黄炎培、马相伯、韩国钧、唐文治、穆藕初等人,发起成立江苏省国难救济会,成立宣言气壮山河:“寇深矣,祸亟矣,国民披发缨冠,剑及屦及,以赴国难,义无可辞矣。”(参见:《宿迁近代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第82页)

1932年1月,黄以霖在上海逝世。当年《申报》报道他的遗嘱:“余无遗产,丧务从俭,亲友有服官者,务念守土有责。”黄炎培获悉他的殁讯,即写挽联痛悼:“一言一行皆模范,在朝在野总沧桑”,此联概括了黄以霖严谨、廉政、奉献的非凡人生。

(作者为文史学者)

责任编辑   崖丽娟  姚亚茜

猜你喜欢
黄炎培
“窑洞对”与“墅中对”的历史承接
“窑洞对”与“墅中对”的历史承接
黄炎培与两位夫人:君为国而生,我为君而生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黄炎培的家教
黄炎培行书玄武湖秋感诗轴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毛泽东善纳黄炎培进言(连载)
黄炎培的延安五日日记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