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一个意象吗?
是的。
月是一个名词吗?
是的。
月是一个新词吗?
啊?这是什么问题?
……
十多岁的时候,我独自在青春里跋涉,陷入漫长的与世界的对峙。那些不被理解又渴望获得理解的复杂情绪,无处宣泄。于是养成一个习惯,每每晚自习回家,就抬头望月——月是我的同伴,消解我的孤独与满身的刺。那个时候,学习并疯狂喜欢上的一个成语是——披星戴月。
我把自己的痛苦等同于不停劳作、星夜赶路的人们的辛苦。都是“苦”,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待到逐渐与自己,与世界和解,已是十年后了。但岁月给我的礼物,还不多,只能从电影、书籍、音乐里,慢慢寻找力量。那个时候,最着迷的影片之一是《卧虎藏龙》。电影主题曲《月光爱人》,以特别的气质和高级感,令我深深着迷。“爱是月光的礼物”,“我在月光下流泪,也在月光下沉睡,没有后悔”。这是属于古老东方的月文化,仁爱和谐,温柔内敛。
如今,我遇到最动人的句子是——背着月光。本期《路上中秋》一篇,这句“背着月光”,震慑人心。
中秋之月,因为被赋予独特的内涵,从来都是纾解不良情绪的良药。21世紀的中秋之月,会有何不同?交通工具的改变,会让月光变得影影绰绰。车辆比人走得快太多,“月亮走我也走”的同频共振渐被月亮追赶“我”替代。
《路上中秋》一篇里,有年轻的作者对艰辛赶路的认知。不单薄,还不复杂——这青春的故事,多么相似。但我想,写作这篇文字的当下,以及以后每一个中秋,作者会明白:岁月带来的,皆是礼物。
而我呢,读到“背着月光”一句才清晰地感知到,无数的岁月已远走,未来已来,但我已不同,会以更从容的姿态迎接它。
青春期的强辩,现在有了舒缓与融通的可能:月,从来都是天下的。我们的精神或身体在赶路时,总有月为伴啊。无须邀请,月从来都是主动而沉默地陪伴我们。
没有一种悲伤独属于某一个人,我们都曾经历黑暗,幸而,成长路上,有月为伴。
月链接黑夜和黑夜里行走的人,抚慰人心,照彻前路。月亮,让古今同在,过去未来相连。
所以,对生在未来的一个个“我”而言,月,是一个新词。
在某一个未来的月夜,总还有独特而隐秘的发现或感受,值得书写。关于月的新篇章,还可以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