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伟
公元1005年,全国统一科举考试,开封某考场。一声铃响,考生们鱼贯而入。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飞奔而至,拼命往考场里挤。他的开挂人生,从这一天正式开始。
大内的王公公专门到考试院宣读了真宗的口谕:晏殊才华非同一般,赐“同进士”出身(大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保送)。14岁的晏殊被任命為秘书省正事,升任户部员外郎。
说起来,晏殊的仕途开始得太早太顺利,没有什么悬念。红运当头,估计谁都没办法低调,但晏殊居然一直保持本色。
宋真宗这个人,确实很“真”,他毫不掩饰对晏殊的喜爱。他首先喜欢晏殊的诚实。10多岁就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晏殊从来不与同事们一起游乐喝酒,要知道这是当时的官场时尚。
“你为什么不出去潇洒潇洒?”真宗有一次问。“微臣也想游啊,但是没钱!”晏殊老实地回答。真宗听了,哈哈大笑。
真宗欣赏晏殊的才华。他遇事喜欢咨询晏殊,有时候不当面问,而采取递小纸条的方式。这种皇帝对臣子的偏爱,几千年来也是不多见的。真宗还把太子的教育重任交给晏殊,这个岗位(太子舍人)很关键,为晏殊日后几十年的仕途铺设了阳光大道。
公元1022年,壮志未酬的宋真宗走了。12岁的赵祯接班,是为宋仁宗。刚出生,仁宗就浑身都是故事。著名的“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他。大意是,真宗的正版爱人刘氏无子,刚好有一个宫女被临幸,生下一子,刘氏将孩子据为己有。
皇宫发生的一切,晏殊尽收眼底。周旋于这对有特殊关系的母子之间,是需要智慧的。尽管如此,他的一生还是三次遭贬,均和刘氏、仁宗的矛盾有关。好在,每次贬谪,地方不远,待遇还在。因为朝廷总是需要他的智慧。不仅治国,还有靖边。
1042年,晏殊官拜宰相,开始了他最辉煌的政治生涯。晏殊对宋朝的意义,其实是被大大低估了的。这种低估,很大程度源于他自身的低调。
晏殊人生最后十年,是被“后浪”不停拍打的十年。公元1044年,也就是晏殊做宰相第三年,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们开始在大宋政坛上有所作为。
欧阳修24岁成为晏殊门生,他有状元之才,却两次在“高考”中落榜。据晏老师回忆,全因他恃才傲物,锋芒过盛,令一众评委不爽,想挫挫他的锐气。晏殊是个爱才的人,一直在仁宗面前力荐欧阳修,但最终两人也没成为好朋友。在开封的一次高级别文化沙龙上,欧阳修总结:“晏公小词最佳,诗次之,文又次于诗,其为人又次于文也。”简直是赤裸裸的攻击。
晏殊当宰相的时候,王安石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他居然当众质疑晏殊:“为丞相而喜填小词,能把国家治好吗?”
晏殊仍然不辩解,手写八个字“能容于物,物亦容矣”送给王安石。晏殊的精神世界,真的不是欧阳修和王安石们能懂的。
“为什么我这么低调?因为我随时可以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