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贺 宋国胜
花生焦斑病也称花生斑枯病、早斑病、叶烧病、枯斑病、叶焦病、胡麻斑病,是花生病害中常发性病害。花生焦斑病在我国花生产区都有发生,且经常与其他叶斑病混合发生,此病害的出现通常比花生褐斑病要早,因此又叫“早斑病”。花生焦斑病发病率一般在16%~33%,特别严重时病株率高达95%以上,在急性流行情况下,极短时间内可引起花生中部、下部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果实的饱满度,导致减产15%以上,病重重茬地块可减产40%~50%。
一、发病症状
焦斑病通常产生焦斑、胡麻斑两种类型症状。
(一)焦斑类型
通常白叶尖侵入,随叶片主脉向下向内扩展而呈褐色楔形大斑,斑周围有明显黄色晕圈,最后发展成“V”字形枯死斑。少数病斑自叶缘侵染,病斑向叶内发展,初期褪绿,逐渐变黄、变褐,边缘常为深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早期病部枯死呈灰褐色,散生较多针头大的小黑点病征(即病菌子囊壳)。严重时呈焦灼状枯死,枯死部可达叶片l/3~3/4,远望如火烧状,焦斑病或叶烧病据此而来。该病常与叶斑病混生,并把叶斑病斑包围在楔形斑内。
(二)胡麻斑类型
当病原菌不是自叶尖端或边缘侵染时,便产生密密麻麻小黑点,故名胡麻斑。产生病斑直径小于l mm,呈不规则至圆形,甚至凹陷。病斑常出现在叶片正面。在收获前多雨的情况下,该病出现急性症状。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水渍状大斑块,迅速蔓延至全叶枯死,并发展到叶柄、茎、果针。在叶片、茎部病斑上均出现病菌子囊壳。
二、发生规律
花生焦斑病是一种发生于叶部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是落花生小尖壳菌子囊菌亚门。病菌以菌丝和子囊果在病残株上越冬,子囊孢子扩散高峰是在晴天露水初干和开始降雨时,气温在23~28℃,相对湿度在71%~75%,有利于子囊孢子发生。病害在田间发生较早,常常在花生的花针期就能发现。
病害的发生以及流行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特别是湿度。在多雨寡照年份或花生低洼积水田,田间的湿度大时,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土壤肥力差、重茬严重或偏施过量氮磷钾肥料,花生生长瘦弱或生长过旺,病害发生就比较严重。在花生黑斑病、锈病等病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块,常混合发生花生焦斑病。
三、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一是采用轮作、掩埋病株残体、深翻等措施,适当早播,降低种植密度,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二是科学施足有机肥、底肥,不要过晚、过量施用大量氮肥,增施微量元素和磷肥、钾肥,适时加施叶面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力。三是搞好排灌系统,提高植株防涝、抗旱、抗病能力,雨后要及时清沟降湿与排渍。四是在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地块应选用抗病品种。
(二)药剂防治
该病害在花生针期下扎前很少发生,喷药宜早预防,省时省力。病害普遍发生的地区在植株齐苗后开始发棵前应手动喷药,一般应于植株封行或花针期前开始施药。可选用7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40%氟硅唑或腈菌唑乳油60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或中生菌素300倍液等噴雾防治。病害防治指标以10%~15%病叶率,病情指数3~5时开始第1次喷药,以后视病情发展,相隔10~15 d喷1次,病害重的喷2~3次,前密后疏,喷匀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