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吉林大地的红色印记”特别策划,选取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的早期革命活动、东北抗日联军在吉林留下的壮士身影、解放战争中展现在吉林大地的一幅幅战争画卷等在吉林大地上发生的一些红色故事,以此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并重温吉林大地过去那些轰轰烈烈的革命壮举,激励我们永远跟党走,让吉林大地的硕果为鲜红的党旗添光增色。
1924年8月,中共哈爾滨独立组派遣共产党员张锦春来长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张锦春以吉黑邮务管理局长春二道沟邮局邮务生(后任局长)的身份作掩护,以“弓长之”为代号建立了党在长春的第一个通讯站——长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通讯站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党中央与北满党组织之间的联络,收发传递党的文件,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介绍全国工运、学运和苏联的革命情况,发现和培养先进工人、进步学生,为建党建团做准备,并积极组织进步学生和工人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张锦春首先发展了本局拣信生安贫入党。安贫入党后,他利用职务之便,秘密地把寄给“弓长之”的信单拣出来,直接交给张锦春。这样,党在长春的通讯站既隐蔽安全又畅通无阻,及时传达党的指示,推动东北地区尤其是长春的革命运动。长春通讯站的建立及其革命活动,为长春的建党工作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25年5月,中共北京区委派共产党员林俊、刘旷达到长春开展革命活动。林俊以吉长铁路工人职业为掩护,从事工人运动。刘旷达以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员的身份,开展学生运动。
1926年4月,共产党员杜继曾受中共北满地委的派遣来到长春。他以省立第二中学教员身份,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通讯站负责人韩守本一起,领导长春的学生运动。他们以第二师范学校、第二中学为阵地,组织读书会,秘密散发宣传马列主义的书刊和传单,团结了一大批进步师生。
正当长春早期建党工作积极开展的时候,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激起了长春人民的极大愤慨。共产党员林俊、刘旷达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进步学生宫捷三,组成领导长春人民声援“五卅”斗争的三人小组。在三人小组的领导下,长春的青年学生积极参加了这一爱国反帝活动。
张锦春受北满地委的指示,先后发展了省立二师学生韩守本和王溱入党,并在省立二师建立了第二个通讯站。之后, 张锦春、韩守本根据北满地委的指示,于1926年9月,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和省立二师通讯站为基础,建立了中共长春支部。支部机关设在省立二师(即今树勋小学),党员有张锦春、韩守本、王溱等5人,由韩守本任书记,张锦春任宣传和组织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春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同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三省党组织划归中央直接管辖,中共长春支部的组织名称改为长春特支,韩守本被党组织任命为特支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春市、同时也是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直属中央的党组织,它是当时东北地下党组织中“有力量”的支部,吉林省的革命面貌为之一新。长春特支的建立,标志着长春地区有了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揭开了长春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