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方车辆集团),有一位中国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他曾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技术能手” “中央企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他就是马小光。
一线磨砺 大赛折桂
1998年,年轻的马小光成为北方车辆集团一名普通员工。在北方车辆集团这片热土上,诞生过闻名海内外的“群钻”技术,“同心同德、勤劳朴实、锐意进取”的“群钻”精神对干部员工有着深远的影响。马小光和许多青年员工一样,把学有所长、学好技术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为之不断付出努力和汗水。
马小光话语不多,但干起工作来却是一板一眼;他爱琢磨,对干过的活儿总要多问个为什么;他虚心好学,不时向身边同事和老师傅多问几句技术问题,这些优秀的品质使他的技能水平迅速得到提升。
这些年,北方车辆集团数控设备越来越多,马小光对数控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主动申请操作数控设备。为尽快熟悉新设备、提升操作水平,他一方面向设备厂商、技术人员请教,揣摩机床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购买书籍、认真钻研,很快便了解了机床的性能、参数、加工极限等,迅速掌握了数控机床操作技术。
马小光先后从事过模具钳工、铣工等多个工种,累计操作过十几个型号的加工设备,多年的积累使他能熟练应用多种软件对产品进行造型、分析、编程,成为掌握多种数控加工技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
2009年是马小光大放异彩的一年,年轻的他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铣工比赛,并一举夺魁,获得全国冠军。马小光成为北方车辆集团近年来第一个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冠军的员工,受到无数年轻人的追捧。
无畏攻关 勇挑重担
作为一名技能人才,马小光没有放弃过学习,他不断充实自己,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服务生产,攻克并解决了许多关重件加工难题。多年来他先后加工200余项锻造模具和100余项冲压模具,完成近百项军民用品零部件编程和加工制造任务,并建立了一整套产品程序数据库,推动了分厂加工工艺的改进。
在一次科研产品试制中,需要加工新结构平衡器锻造模具。此模具分型面复杂,上下模配合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稍有疏忽,极易导致错模。好多人对这项加工任务望而却步,但马小光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加工经验,在利用三维CAD软件对平衡器锻造模具的模型进行分析后,尝试各种软件对加工难点进行编程。他大胆应用先进刀具,通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平衡器锻造模具加工难题,模具试模一次性通过,解决了这个阻碍加工任务的“拦路虎”。
“U型底甲板压型模”试制任务是北方車辆集团最大型的热压成型模具,总重约20吨,价值100余万元。由于形状复杂、加工硬度高、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等特点,对编程与加工要求极为严格。这一艰难的任务又落到了马小光头上,他勇挑重担,经过与设计人员多次认真分析、探讨,最终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最优加工方案,仅用6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产品加工,比计划时间缩短了1倍以上。后来此科研成果获得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特效烟火惊艳世人,让大家赞叹不已,这里面也饱含着马小光的心血。2008年北方车辆集团承担了特效烟火发射装置生产任务,此项任务事关开幕式的成功与否,责任重大。为圆满完成任务,马小光有针对性地使用一套宏程序解决了发射装置加工旋转角度变换难题,确保发射装置的成功发射。为脚印、倒计时、笑脸、五环等特效烟火在北京夜空完美绽放、点亮奥运会开幕式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5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一个3D打印减震器科研项目落户北方车辆集团,马小光受命承担加工任务。此产品价值高、机械加工精度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困难,马小光没有多说,他思考几天后,精心设计出了加工方案,最终通过挤压工艺提高内表面光洁度,应用螺纹铣削解决大直径螺纹加工难题,4倍径深孔镗削不锈钢材质工艺,最终成功完成了产品加工任务。
近几年,马小光成为解决生产、试验加工难题的不二人选。“公司的重要产品、关键产品和难度大的产品,只要交到马小光手里,我们就放心了。”技术人员对马小光的技术都赞赏有加。
传授技艺 培育人才
作为北方车辆集团培养的技能人才,马小光时刻不忘回报企业,他把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的青年人,为企业培养了多名技能人员。目前他培养出来的徒弟已有3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已成为了企业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多名徒弟在北京市技术比赛中都获得前几名的好成绩,取得了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别看他总是沉默寡言,但马小光是一个有心人、是一个热心人。他把比赛获得的一部分奖金购买了数控技术书籍,在分厂建立了职工书屋,供年轻人学习。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学习及比赛实践经验编写成教材,亲自担任小教员,在分厂开展数控知识培训,普及数控技术,提高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北方车辆集团先后举办了多场由马小光主讲的“数控加工技术”讲座,有效地促进了员工技能水平的提高。2016年“马小光模具与数控加工工作室”正式成立,成为员工学习和研讨技术的平台,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技能员工正从这里走出。
除了在单位,马小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北京市,他也小有名气。2014年和2015年,马小光连续两次受邀加入“北京市数控技能大赛”技术工作专家组团队,负责数控铣工实操考试命题、赛前培训和赛后试题点评。2016年他还作为教练员身份,负责北京市参加技能比赛选手的训练工作,为北京队取得全国大赛团体、个人多项优秀成绩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广泛赞誉。
秉承匠心 继续前进
从爱学习、肯钻研的小青年,到经验丰富、攻克无数加工难题的高手,转眼间,马小光已经是拥有2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了。在20多年的工作历程中,马小光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付出了辛苦的汗水,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荣誉面前,马小光总是十分冷静和谦虚。他说,作为青年员工,我要秉承匠心,不断创新,把“群钻”精神发扬光大,作“群钻”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人。
(来源: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