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婷
[摘 要] 从语义学的角度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历史渊源等两方面揭示了灌输的意涵。认为思政课的灌输实质就是对学生输入或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而要取得思政课灌输的良好效果,可以借鉴儒家的“中庸”作为实施的指导思想。而中庸包含了中道、时中、中和、中行等理念,因此,思政课的灌输也应该要符合中道原则、时中原则、中和原则和中行原则。
[关键词] 思政课;灌输;中庸;适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7-0102-02
一、灌输的意涵:多角度还原其本质
如何理解灌输?对于灌输本质的揭示实质关系到它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当前,反对灌输者认为灌输性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知识对学生简单生硬的控制过程,是线性、单向的封闭过程,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他们“把灌输与注入、道德说教、强迫接收、洗脑等消极贬义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灌输基本被看成是一种在错误的观念指导下、错误的消极的教育实践活动或教法。”因此,思政课教学中不应该使用灌输性教学。甚至于谈“灌输”色变。笔者认为,要改变此状态,最主要的是要厘清灌输的含义。我们可以从语义学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历史渊源两方面去分析。
首先,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学者大多是从英语单词“indoctrinate”来理解灌输。从词源来看,“doctrine”是“教条”的含义,“in”是“植入”的意义。所以,灌输通常被理解为“植入教条”。由此,灌输是与宗教相关的一个术语。而在宗教中,通常是通过洗脑和欺骗的手段诱导世俗阶层笃信其信仰,接受其经不起检验的价值观。所以,灌输就是通过欺骗的手段诱使他人接受那种空洞或虚假的价值观,从而达到阻碍其思维发展的目的。但是,笔者认为,西方语境中的这一灌输含义通常是用于宗教领域,而宗教与教育还是不同的,机械地把这一概念移植到教育学中,显然是不恰当的。而如果回归中国本土的灌输含义,我们发现,灌输的意涵就与宗教领域的灌输完全不同。在我国,“灌输”指的是水流灌入、流通、传授、输送等意思。如《史记》云:“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清朝的李斗说:“冈峦回合,流泉灌输。”方苞说;“然后知其首尾皆备而脉络自相灌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灌注输送思想、知识等”,可形象解释为“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分的地方”。所以,它强调由外而内的过程。如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就是把爱国主义思想输入学生的头脑之中。当然,这种输入带有强制性质。对于学生来说,输入知识或价值观通常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接受,此时要想让这种知识或价值观变成他们内在素质的一部分,就必须采用强制输入的方式。所以,从我国语义上看,灌输是中性词,并没有任何褒贬之分。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历史渊源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灌输做过许多分析。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提出了灌输问题,他对先进的理论做了分析,认为该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同年,恩格斯在回给马克思的信中就明确提出要反对“把庸俗习气灌输到共产主义运动中去”。这是恩格斯首次使用“灌输”这一概念。该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灌输理论主要用于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旗帜。而关于灌输理论的系统化主要有考茨基完成。考茨基在1901年《新时代》杂志上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进行比较完整的叙述。而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明确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过灌输问题,他说:“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从以上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灌输的论述可以看出,灌输的本质含义是“教育与宣传”,也就是把先进的理论或科学的共产主义观点等从外面输入头脑,内化为他们思想意识形态体系中的一部分,从而能够让他们以这种思想做指导,从事革命斗争工作。
综合以上从两方面对灌输的分析,笔者将思政课中的灌输界定为:教师通过双向互动等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输入与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让学生掌握这些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思政课灌输教学的“中庸之道”
既然灌输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实施灌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借鉴儒家的中庸观,或者说以中庸之道作为实施思政课灌输的指导思想,有可能取得较好效果。中庸的核心就是主张“执两用中”。“中”的含义就是“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既反对“过”也反对“不及”。“过”是超过了正确,“不及”是达不到正确,换言之,就是不偏向某一个极端,讲究合适。“庸”,意为恒常无奇。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指适度而合常规。具体来说,中庸包括了“中道、时中、中和、中行”等理念。思政课实施灌输也应该依据中庸所秉持的中道、时中、中和、中行原则来加以实施,才能恰到好处,或者说才符合“适度”,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思政课实施灌输要符合中道原则。何为“中道”?《孟子》云:“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中道”是与狂者与狷者相对应的术语。这里的“狷”是“不及”的意思,而“狂”则是“超過”的意思。因此,“中道”则是恰到好处,符合适度。由此,思政课实施灌输必须要恰到好处,秉持适度性原则。笔者所要阐述的“适度”包含数量适度与质量适度。所谓数量适度,也就是对学生灌输的思政课知识数量要恰到好处。教师要传授多少知识,必须要以实现思政课课程目标为依据。如果数量太少,迁就学生,则达不到课程目标,无法促进学生德性发展,这就是“不及”;相反,不考虑学生实际和课程目标的要求,灌输太多的思政课知识,则学生无法内化,这就是“超过”,学生则会滋生厌恶和反感,也起不到效果。所谓质量适度,也就是教师灌输的思政课知识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换言之,其难易度应该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如果思政课的知识内容太简单了,落在“最近发展区”之下,这种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效果,这就是“不及”。相反,思政课知识内容太难,逾越了“最近发展区”,这就是“超过”,则过犹不及,同样没有效果。因此,教师在实施灌输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已有品德水平,让思政课内容“恰到好处”,学生愿意和乐意接受内化。
其次,思政课实施灌输要符合时中原则。所谓“时中”,就是随时以处中、与时偕行。孔子明确提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也就是说,懂得中庸的人能够因时而变,随机权变,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情境、场合等做出灵活的变通,以取得最佳效果。由此,思政课在实施灌输时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灵活变通,以符合“时中”原则。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内容上要符合“时中”。思政课的灌输不能机械呆板地只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而是要结合现实实际,不断地创新注入新内容,特别是要结合最新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灌输,充分体现时代性。因为教材中的内容通常具有滞后性,难以反映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所以,教师在实施灌输时应该权衡变通,增加反映时代性与先进性的内容。例如“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那么,主讲高三思想政治选修《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的教师在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就应该灵活变通,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二是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材施教。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接受阈值,这点类似于支架式教学。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稍微提高理论知识的难度。而对于某些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应该侧重于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实施灌输,以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分对象,千篇一律地实施灌输,显然就会机械呆板,难有效果。
再次,思政课实施灌输要符合中和原则。《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如果能致“中和”就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与天为一的至高境界。思政课实施灌输时也应该要符合“中和”原则。一是讲求和谐。教师在实施灌输时,要注重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灌输不是单向的传授,而是双向的交流沟通的过程;二是在实施灌输前需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一个好的情绪情感且符合上课时的氛围,想必这堂思政课的效果就达到了一种“协调”的状态,也即“和”的状态。在实施灌输时,教师应注意课堂的气氛的调节,可以适当辅以角色扮演、辩论、游戏、竞赛等方式,从而让学生能更易于内化这些科学理论与价值观。
最后,思政课实施灌输要符合中行原则。所谓“中行”即“行中”,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要符合“中”,这里的“中”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原则,可引申为某种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所以“中行”就是让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与道德原则相契合。由此,思政课教师在实施灌输时也应该要符合“中行”,也即让灌输符合道德原则,不能让灌输滑入不道德的境地。一是教师的灌输不能异化为“填鸭式”的灌输。二是教师不能实施封闭式灌输。三是不能满堂灌。四是不能用行政命令或经济的手段强迫或威胁学生接受自己所灌输的价值观,这种灌输显然是与道德相背离的。
参考文献:
[1]迟希新.道德灌输的认知心理学释义[J].教师教育研究,2004(1).
[2]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7.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