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芳芳 李晶 刘长锴
摘 要:新媒体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变化,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简要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拓展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影响及其带来的教育信息质量可控性弱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水平亟待提升、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挑战,着重从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完善监督体系及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四方面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资源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8-0036-02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个高等教育机构应该重点解决的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媒体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变化,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一、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影响
(一)新媒体拓展了教育渠道,丰富了教育资源
新媒体技术作为新的教学形式,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把声音、图片、文字、影像结合在一起,具有便捷、开放、高效的特征。它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和交互共享的学习平台,能够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无味的说教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新媒体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教育和固定的时间教育,达到了可以随学随用的效果,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学习,灵活性大,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新媒体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教育教学的新点子、新思路,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易于学生接受的“新颖、时尚”的教学与管理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新媒体为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扩大交际距离,更广泛、高效地传播好声音、正能量。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实现跨区域听名师讲课,与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实时探讨、交流,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立体化”[1]。
(三)新媒体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利用新媒体的网络平台,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现角色的互换,参与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选择性吸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的防范心理和抵触情绪,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效果[2]。例如,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讨论等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给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带来新的挑战,提出更高要求
新媒体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广、全民均可低成本参与的特点,给传统媒体时代社会精英在大众传媒中的言论主导地位带来挑战,对社会主流思想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同时,面对网络多元化思潮和海量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自身要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和综合文化素质,来甄别信息优劣、判断真假,还要掌握较扎实的网络技术及相关知识[4],如信息安全、舆情监督与应对等,来更好地引领和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质量不可控
新媒体兴起前,信息的可控性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教育者的话语权地位凸显,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選择和把控。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信息来源变得多样化,网络信息错综复杂,正向与负向信息、完整与片面信息混杂在一起,一旦学生被虚假、不良的媒体信息误导,他们极可能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5]。
(三)网络虚拟化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提供了交流的新方式,使得交流双方更具隐匿性特点,学生可以隐去真实身份,畅所欲言,交流真实想法。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不用面对面交流而心存侥幸,降低自身道德约束,肆意发泄不满。如果学生在媒体上大量阅读并接收这些负面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效果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原则
新时代的变革对高等教育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工作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相契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路。在探索新路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两点原则。
(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当前高等教育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育为主要方式。尽管新媒体的应用有其明显的趣味性、时效性等优势,但传统的“书本”教育仍然不可忽视,其知识传播的系统性、准确性等特点依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新的形式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把“书本”教育与新媒体授课两种方式统筹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主导权原则
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力量不可忽视,各高等教育机构应积极“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多方式增强学生法治道德观念和媒体素养,教育学生在使用新媒体平台学习时政、交流想法的过程中,要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努力创造阳光、和谐的网络媒体环境。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网络舆情的监控能力,及早发现苗头,及时正确引导。
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建设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6]学校应充分认识到新环境下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新要求,积极建设适应新时代,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信念坚定、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要任务,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人才引入机制,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强化师德师风、立德树人等指标的权重;重视并做好现有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教师利用新媒体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识别和关注网络信息舆情,引导学生掌握甄别媒体信息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做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
(二)以新媒体技术手段促进教育载体创新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推动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关系[7]。要积极采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的吸引力。例如,可以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专题论坛、微型直播课堂等教育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关心时政,积极参与讨论。
(三)完善监督体系,减少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负向作用
高校校园网是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学校内部网络文化进行合理的编排和设计,在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弘扬健康向上主旋律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学生对各类信息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和谐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助力[8]。同时,高校应加强网络的监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时时关注网络动态,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偏差,正确引导教育,及早发现并禁止虚假、错误信息的扩散,利用好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向作用,减少负面效应。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党支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面对新形势,党支部应有效利用新媒体,开拓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切入点。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党支部中的复合型人才。在把新媒体平台应用到支部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培养拥有扎实政治素养同时兼备新媒体应用技能的人才,确保在灵活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正确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防止政策信息的弱化与缺失[9]。其次,建立新媒体党支部。通过QQ群、微信、短视频、论坛等多种方式,丰富“三会一课”的形式。积极通过新媒体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如观看优秀党员的事迹、影片等,在引导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带动身边的学生向榜样看齐,间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后,加强支部舆情监控。要提升支部把握舆情导向的能力,如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党员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本领,主动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如何鉴别虚假信息,提高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作用[10]。
参考文献:
[1]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51-156.
[2]尹红婷,张晔,薛超.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与创新——以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为例[J].采写编,2017(5):171-172.
[3]严波,王勇,桂巧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6): 86-96.
[4]邹国振.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学术论坛,2012(1):223-226.
[5]许稳良.新媒体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8(2):174.
[6]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 2019-03-19(1).
[7]张毅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和新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9-23.
[8]李媛.新媒体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239.
[9]王凤超.高校新媒体学生党支部平台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49-51.
[10]郑晓娟.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初探[J].学理论,2018(8):155-156.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