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富民思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追求

2021-08-23 16:26顾伯冲
中华魂 2021年8期
关键词:富民共同富裕思想

顾伯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摆脱贫困,是纵跨人类历史长河的共同愿景。今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和贫困做斗争,争取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并且薪火相传,赓续奋进。中国共产党的富民思想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和实践之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了继承与超越的态势。回望来路,成绩举世瞩目,意义特别深远,今天我们不仅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再现历史纵横,而且对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必要进行探讨与发掘。

一、探索与实践的艰辛历程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波澜壮阔的富民思想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过程中,坚持从党情和国情实际出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总体上经历了从理论构想到政策实施、由“摆脱贫困”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过程。

第一阶段:1921年至1927年。这是党的幼年时期,党的力量还十分弱小、处境还十分困难,富民思想很大程度上只能体现在党的纲领主张、理论著作和媒体宣传上。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指出:“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当时,共产党人创办的《新青年》《热血日报》《共产党》《劳动界》等报刊,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间接地提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物质资料生产极度匮乏、生产方式极度落后、生产力极不发达,实现富民理想的实践不可或缺的政治前提,就是摧毁旧制度、旧社会,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制度、新社会。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出版的《革命》半月刊第4期,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部分,并提出:“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

第二阶段:1927年至1949年。这是我们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时期,也是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富民思想不仅在理论探索上有很大的突破,而且在许多根据地、解放区付诸实施,部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对当时中国80%的人口是农民的实际,我们党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明确提出“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在此基础上,从制定17条“分田临时纲领”,形成《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到颁布《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贯彻始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和华北农村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开展了减租减息、开荒移民、推广植棉、发放农贷、兴修水利,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1945年,僅陕甘宁边区耕地面积由1941年的1213.2169万亩增加到了1425.6144万亩,比1938年更是扩大了7成;全边区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41年为45.586万石,1943年达181.2215万石,基本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各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其田,农村人口平分,使1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当年下半年,解放区2/3的地方基本解决了土地问题。

第三阶段:1949年至1978年。这是我们党取得全国政权后领导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也遭受严重挫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颁布了《土地改革法》,明确农民拥有土地。到1953年,全国约有3亿无土地少土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同时,党在富民问题上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一是走工业化的道路。把是否保障人民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工业化的出发点。二是进行“三大改造”,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力,大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尽快使国家和人民富强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37 元,比1952 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 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 年达到102 元,比1952 年的76 元提高 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遗憾的是,从 1958 年后,由于“左”的思想束缚,富民思想的贯彻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要求过急、目标过高,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加之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结果使经济发展慢下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诉求目标存在不少差距。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成绩是主要的。

第四阶段:1978年至2012年。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富民思想的突出标志,就是系统阐述了“三步走”战略步骤,从脱贫致富,解决温饱问题到基本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党中央领导下,首先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分配格局,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于1982年出台了历史上首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同年,党首次在文件中提出,“应集中力量解决十几个连片贫困地区的问题”;1980年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决定开放从大连、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继而相继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和闽南三角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从1984年10月开始以城市为重点进行全面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间接管理为主、实行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不断把经济这个“蛋糕”做大。其间,中央相继颁布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在富民实践中推行了一系列诸如取消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和完善覆盖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1979至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

第五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立足治国理政全局,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谋划富民大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诉求。这一期间,党中央组织实施“分两步走”战略,并且在领导制定的“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目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給能力和共享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并着力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经过8年持续努力,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各地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及时将“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开启了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的新征程。

二、探索与实践的思想渊源

任何社会活动的发生与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对富民思想的探索与实践,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结果,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引领民生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理论原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最关切的是人的利益,最关怀的是人的发展,由此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根源。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和价值依归,体现在党的理论建设和实践行动中。我们党始终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关注“如何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党对富民思想的探索与实践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是一个具有明确阶级性的政治概念,富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取向,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首先推翻剥削阶级的压迫统治,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党取得执政地位后,人民的概念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党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其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确定发展战略和布局,反映了我们党对富民思想的不断深化,也开辟了增进民生福祉的新路径和新境界。

(二)历史基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文化。古今中外的事实表明,安宁、富足、有尊严的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永恒利益与追求。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探索治国安邦之道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于“民本”观念的宝贵思想,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见解。诸如,“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等。 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改造和创造性转化,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以爱民、富民为价值取向,形成了自己的人民观。正是站在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两块基石上,我们党从推翻剥削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一直把千方百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个初心铭记始终,致力于解放并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这些科学的富民思想,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实现了历史性超越。

(三)实践支点:对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富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坚持把“翻身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党实现富民思想的前提,把“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尤其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度”作为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党的富民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正确处理富民实践中各种关系, 推动新中国经济与民生建设的发展, 并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也为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当前与长远、公平与效率等基本关系,实现人民群众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等理想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正如1978年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100年来,党的富民思想经历了萌芽、雏形、发展、成熟几个阶段,既是对中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借鉴了国外经济建设经验教训。

(四)目标落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是方向,也是动力。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没有自己的私利,也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社会结构、主要矛盾,到内部环境、外部条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时常叩问和守护初心,并在指导思想、理念思路、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聚焦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使富民思想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围绕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有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党将理论探索与实践追求和时代环境紧密相扣, 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和发展,使我国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入了快速提档期。

三、探索与实践的价值蕴涵

中国共产党百年富民思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追求,蕴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启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为我们党进一步完善富民思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开展富民实践提供了借鉴。

一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基础上通过联合劳动生产和共享社会产品所达到的一种平等状态,体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实现富裕的平等性和机会的公平性,并且有着强大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社会实践作支撑。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总揽,把富民思想纳入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从早期关于“一切权力归农会”“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到新时期党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到“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等基本理论观点,都蕴含了共同富裕的对象、条件、目標、作用和意义,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等科学内涵,揭示了富民的基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富民的保障是公平正义、富民的动力是实行改革开放、富民的目标是避免“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理论与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更加完善和丰满。

二是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执政之基。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也是我们党的政治基础。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用“共同富裕”这一通俗易懂的概念,吸引广大农民及其他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朴素的认知和向往,继而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逐渐推动他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靠“打土豪,分田地”,给劳苦大众以利益上的获得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组织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制定和实施《宪法》,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上都有前所未有的获得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热情;改革开放以来,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沉甸甸的获得感使人民群众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入新时代,随着我们党将富民政策深入推进落实,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有效提高,使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4亿人民更加信心百倍地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三是构建了更趋公平正义的社会利益新格局。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新社会、新时期,还是新时代,党在这方面的一切探索与实践,就是不断针对不同时期我国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把握时代特点,着重从指导思想、内容形式、落实措施等方面进行调适。比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指出,积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作为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制度的举措。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优化了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规范了收入分配秩序。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逐步形成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不让任何一个领域滞后,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不让任何一个区域落下,努力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四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100年富民思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追求,特别是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解决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党领导人民在富民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重要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在解决绝对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上,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借鉴,深刻影响了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进程。

(本文作者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富民共同富裕思想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让富民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