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 迪 解 莹 刘子宁
在分管领导直接指导下, 天津市财政局会计处采用书面问卷、实地走访、座谈研讨、 网上公开征集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同时,积极了解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情况, 通过多维度收集信息、征集意见,切实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书面问卷调研收到反馈情况覆盖600 余家单位,累计征集意见上千条;组织交流研讨座谈会3 次。 通过调研, 基本摸清了天津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情况。
目前天津会计人员总量超过 24 万人, 按照职称划分:一般会计人员13.2 万人(占比 55%); 初级职称 7.2万人(占比30%);中级职称3.1 万人(占比 13%);副高级以上职称 3614 人 (占比2%),详见图 1。 按照学历划分: 专科及以下 10.1 万人(占比 42%);本科 13.2 万人(占比55%);硕士及以上0.8万人(占比3%)。
图1 目前天津市会计人员的职称结构情况统计
此外, 天津已累计培养332 名天津会计领军人才(包括企事业类247 人,注册会计师类 85 人), 其中229人已毕业 (包括企事业类180 人, 注册会计师类 49人);另有在津全国高端会计人才 32 人(企业类 13 人,行政事业类4 人, 注册会计师类 12 人,学术类 3 人)。
1.社会需求度
根据调研情况, 天津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企业单位。 在被调查单位中,95%的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集团、上市公司、战略新兴企业及民营企业) 反映对高端会计人才有急切需求,普遍认为当前储备的会计人才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相比企业而言, 各行政事业单位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程度有所差异, 其中87%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需求较高, 而其余行政事业单位需求程度一般,部分单位只以保证日常记账不出差错为目标, 因此较少开展会计人员培养工作, 详见图2。
图2 不同类型单位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统计
需求领域方面, 预算管理 (58.6%)、 会计信息技术(56%)、战略规划(52%)、风险管理(49.7%)等领域的高端会计人才为主要需求领域; 其次是税务管控(42.8% )、 内 部 审 计(39.7%)、资金管理(35.7%)等领域;而财务报告、会计核算等基础性财务工作需求已基本满足,详见图3。
图3 被调研单位对于高端会计人才的主要需求领域情况统计
2.社会认可度
根据调研情况,天津实施的会计领军人才项目已取得较高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认可度。 99%以上的单位表示认可天津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 其中87%以上的单位认为该项目成果及社会效益明显, 个别反映该项目产生的效益及成果宣传力度不足,仍有较大的创新空间,详见图4。
图4 天津会计领军人才项目的社会认可度调查情况统计
天津会计人员总数量适度, 但由于存在结构性失衡因素, 导致会计人才供需关系矛盾突出。表现为:需求侧主要对象是中高级会计人才,特别是需要精通财务、熟悉管理、 信息技术和国际化等知识的复合型高端会计人才。 天津的省级高端会计人才数量与其他三个直辖市基本持平, 但全国性高端会计人才数量较低, 尤其是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未实现零的突破。 而供给侧主要群体是提供基础性记账工作的会计人员,难以为天津“十四五”时期发展提供足够人才支撑。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会计领域的推广应用, 基础性工作将逐渐被机器替代, 对低端会计人员的需求将大幅减少,结构性矛盾将愈加凸显, 详见图5。
图5 四大直辖市全国性高端跨级人才人数情况统计 单位:个
原因分析: 一是大部分会计人员自身主观提升能力意愿不够强烈, 满足于从事目前的记账等基础性财务工作;二是激励措施不足,大部分工作单位对于会计人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缺乏绩效奖励机制;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市、区两级会计管理部门对于会计人员人才选拔培养、 专业技能培训提升、 职称晋升等奖励激励措施宣传工作不到位, 导致一些项目缺乏人员报名参与。
在培养过程中, 发现目前天津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报名推荐方式较单一。 由于采取逐级推荐的方式, 手续繁琐增加了报名成本, 容易使会计人才产生厌烦情绪, 还存在部分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后未被推荐的情形。同时,目前天津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 选拔对象仅限于存量会计人员, 对如何吸引外省市高端人才入津未加以思考设计;二是选拔方式较保守。目前采用传统的笔试、 综合评价和面试三个环节的选拔方式, 并严格按照分数排名确定培养对象。 从考试导向形式上对公正公开等因素有较多侧重, 而对会计人才的政治品质、创新能力、业绩贡献等因素考察导向不足; 三是培养方式欠丰富。 培养过程中较多采用课堂授课式的教学, 难以形成持续性的培养成果。培养中开展的跨省市、跨行业领域的学术交流频次较少, 尚未实施国际考察交流;四是考核机制待完善。天津现有的会计领军人才项目毕业考核为过程导向而非结果导向, 即对培养对象的集训考勤率、活动参与度、科研课题及毕业论文成果情况关注较多, 对培养对象业绩评价、 工作单位反馈及满意度等指标设置较少, 且考核尺度把握相对宽松, 淘汰率较低。
原因分析:一方面,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 培养方案内容面临更新。 目前天津执行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案为2017 年修订,与新时期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匹配的现象,致使选拔、培养、考核等方式创新性和针对性不足, 最终导致培养成果不够显著;另一方面,会计管理机构对高端会计人才工作投入力量不足, 对委托培养基地监督考核力度不够,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目前天津对已培养的高端会计人才使用力度不够,没有为其充分搭建展示能力、反哺社会的平台。天津对各类高端会计人才出台的激励汇报政策不够充分, 目前主要停留在个人职称晋升中给予优先考虑、 优先入选各类专家人才库等层面。 高端会计人才尚未融入全市人才统一管理平台, 在天津各项重大改革工作中, 缺乏施展高端财务管理技能的平台空间,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端会计人才水平的发挥及提升,不利于形成会计人才“培养—提升—使用—再提升”的良性循环,详见图6。
图6 影响高端会计人才发挥效益的主要因素统计
原因分析: 一是对现有高端会计人才品牌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品牌知名度不够,特别是对各市属国有集团所属单位推广不到位; 二是与市人才办、 市人社局等人才管理部门未建立人才交流使用机制, 在单位选人用人方面对高端会计人才推荐使用的话语权较小; 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 现有高端会计人才使用平台倾向于人才单方面付出, 缺少一定的奖励回报机制。
相对全市会计人员总量以及不同行业、 不同单位性质的单位对会计人才需求而言, 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项目,在规模、频率、精准度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部分市级单位、区财政部门均未开展对所辖领域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这种上热下冷的格局对营造健康的会计人才成长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导致后备力量不足, 不利于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使用工作的持续开展。
原因分析: 一是各单位对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市级单位及区财政局未积极履行对本系统本辖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二是各单位未设置专门机构或安排专人负责开展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部分区财政局在机构改革后, 未明确将会计人才培养纳入三定方案; 三是结合当前财政过紧日子的形势,各单位项目经费的压缩也给开展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增加了困难。
为做好“十四五”时期天津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使用工作,应首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考虑, 制定会计人才发展蓝图。 一是按照财政部和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求, 适时制定出台中长期天津高端会计人才发展规划,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并争取将高端会计人才发展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二是积极主动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重大战略, 以贯彻实施《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 年)》为主线,构建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实现人才共享, 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会计人才就业氛围; 三是加大青年后备会计人才力量的储备和挖掘,探索实施青年会计英才培养工作, 铸造一批青年会计骨干, 增强天津会计人才事业的造血能力。
转变思路,从过去的“过程导向”转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一是报名环节扩大基数,简化程序。在传统的逐级推荐报名方式基础上,增加破格报名渠道, 在会计高职称评审、 技能比赛等工作中考察识别人才, 变被动推荐为主动识才; 二是选拔层面着重考察培养对象的政治素养和创新能力, 降低考试成绩、年龄、论文、职称、单位性质和规模等指标的考核比重。同时,对具有创新能力的战略型新兴企业、 优秀民营企业的会计人才, 提供直接报名渠道; 三是培养内容方面注重面向行业前沿, 随着大数据、 智能化、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应着眼帮助高端会计人才实现财务的数字化转型, 在理论研究和实务管理领域不断寻求突破;四是培养方式更加注重精准施训。在不断丰富完善实习、实训、实践资源的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需求, 为不同行业会计人员的成长打造不同的差异化培养模式, 定制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科研课题及实训基地, 更大限度激发每个会计人才的潜能潜质,确保学以致用;五是注重考核培养对象服务天津经济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的业绩成果,包括工作业绩表现、科研课题成果转化情况,变以毕业答辩论文为主的学历教育式考核方式为以工作业绩为主的实践性考核方式。
为引导高端会计人才积极反哺社会,提升人才效能,应着重在搭建好人才展示平台上做足文章。 一是持续发挥天津市会计学会高端会计工作委员会的平台功能,完善搭建专业交流服务平台、决策智库平台、 理论研究平台, 引领高端会计人才崭露头角、施展才华,助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探索打造会计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打通会计科研课题成果转化通道。 针对天津经济改革中遇到的会计领域难题, 由天津市财政部门牵头向高端会计人才分配课题, 并提供资源开展研究; 三是加大高端会计人才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 对高端会计人才提出的有利于天津财税改革的举措, 及时进行宣传推广, 并择优向天津市发改委推送, 使会计人才科研成果更好地融入市场、 实现发展。
转变保守思想, 打破传统观念, 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及使用政策。 一是加大“引人”力度。贯彻“天下才天津用”的理念,树立人才引进工作一盘棋思想,积极融入全市人才引进工作大局,与天津市人才办、天津市人社局等人才管理部门主动对接, 积极引入战略型新兴企业会计人才;二是提升“识人”水平。完善人才信息共享机制, 探索搭建会计人才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 第一时间获取会计人才引进的数据信息, 提高对所需会计人才的识别准确度;三是丰富“留人”手段。用好职称评审的政策导向工具, 探索建立高端会计人才与正高级会计师认定机制, 通过政策红利吸引高端会计人才汇集天津。
针对目前天津会计人才结构化矛盾现象, 应构筑多层次的会计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拓展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主体, 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力度和规模。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队伍管理, 特别是针对区级会计管理部门,加强市区两级工作交流和业务指导, 加大对区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协同合作,打造市区两级立体式会计人才培养工作队伍, 为不同级次会计人才提供差异化培养项目; 二是引导鼓励各市级单位积极开展系统、 行业内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 充分调动天津市国资委、 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卫健委、天津市注协等部门的积极性, 形成人才培养工作合力; 三是积极推荐天津高端会计人才参与全国各类高端培养项目,并为报名人员组织考前辅导,鼓励会计人才走出天津、放眼全国和提升国际化视野,进而造就会计名家; 四是主动运用社会资源, 在当前财政过紧日子的背景下, 探索与会计社会组织、 会计继续教育机构合作培训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