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成为高校思政课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课要求高度契合,可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而有助于实现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因此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要精心挖掘中国故事的素材、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并积极优化故事讲述的话语表达。
关键词: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新时代思政课要高度重视中国故事资源的挖掘运用,理直气壮、自信自觉地“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引导当代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一、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一)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课要求高度契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让当代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极其关键。在2019年3月18日全国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一重大论述包含了思政课的内容体系和目标要求。中国故事包含中国历史典故、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故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通过合适的载体来展现故事中的价值导向,进而达到铸魂育人的作用。可见,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课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思政课育人效果愈加显著,但其认可度和接受度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一则是因为思政课本身理论性较强、学理性较浓而趣味性不足,使得思政课的内容难以被学生吸收。另外,当代大学生群体基本是95后甚至00后,其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活跃多变,这使得思政课惯常用的直线性单向输出方式难以使理论入脑入心。而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化抽象理论为生动情节,实现有效沟通,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三)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实现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
落实思政课根本任务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关键在于将理想信念外化于行动从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以故事的叙事方式开展教育,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增强理论自信与国家认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二、高校思政课中国故事的选取
中国故事凸显的是中国元素,这要求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中国民族的、中国历史的和中国当代发生的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选取故事素材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真实性。即思政课所讲的中国故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而非随意虚构的神话传说。在5000多年文明长河里,我们有太多的中国故事可供挖掘,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故、展现红色革命精神的先进典型以及反映新时代中国国力日渐强盛的事例,通过故事的引入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
导向性。即思政课所讲的中国故事要具有价值导向作用。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故事素材运用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突出故事的正能量导向,进而引导学生群体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俗性。即思政课所讲的中国故事要通俗易懂,接地气。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讲中国故事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对话的方式来传递故事的核心观念和价值指向,而故事本身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能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应结合大学生生活、思想、环境来选取故事素材。
三、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
(一)精心挖掘中国故事的素材
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精良的“配方”,这要求对中国故事的素材进行精心遴选,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来展开。具体而言,可以选取传递正能量的民族英雄故事、红色革命故事、改革创新故事、脱贫攻坚故事、防疫抗疫故事等,充分发挥中国故事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树立好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教师是高校思政课的授课主体,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需要思政课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武装,夯实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课堂节奏的把控、讲授方式的变化、教学理念的革新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
(三)积极优化故事讲述的话语表达
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特定话语体系的表达。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使语言简单质朴,由教材话语体系向通俗话语体系转变,将规范的教材话语渗透在具体直观的故事情节中,并以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进行言语叙述,避免留下思政课教学内容“曲高和寡”的印象;另一方面要用中国自己的概念和范畴表述,防止被西方的话语牵制。在讲述中国故事过程中,不仅要将西式的常用语进行中式解讀和阐述,而要要重点讲解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具体国情。另外,还应当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情境,巧用、善用网络语言对中国故事进行解读,使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9页.
[3]陈兰芝,仇永民.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5).
作者简介:任路,1990.04,武警警官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