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

2021-08-22 06:25焦新民韩红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5期
关键词:数目感染性休克

焦新民,韩红伟

(新疆军区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感染性休克又被称作脓毒性休克[1]。其死亡率已高达52%,成了ICU 患者的首位死亡因素[2]。这些年,医疗人员虽不断对感染性休克的病理进行探索,虽在营养支持、免疫方面、重症监护与抗生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感染性休克的病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仍然极高。所以,探析导致感染性休克发生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这对改善医院治疗感染性休克有深远影响。然而怎样有效的使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降低是所有医疗工作者研究的重难点。笔者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50例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运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和单因素来对ICU 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望为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提供依据。因此本文主要研究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临床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50例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0~90岁,平均(55.712.7)岁;有慢性病史者23例,其中慢性肝病2例、消化道溃疡病1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5例、慢性肾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有知情权且同意签署知情书,本次研究在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依照相关规定进行。

1.2 方法

将患者按照好转存活、痊愈以及放弃后死亡或死亡者分为两组,其中好转存活、痊愈者多于28 d 为存活组,共21例;放弃后死亡或死亡者29例,为死亡组。通过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生理学、既往病史以及生化指标的比较,来对感染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3 诊断标准

以1992年美国胸科学会与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制定的诊断标准:(1)有感染证据或高度怀疑感染。(2)满足以下两项者:①PCO2<32mmHg 或 呼吸频率>20次/min;②心率>90 次/min;③体温>38 ℃或<36 ℃;④白细胞计数>12×109/L 或<4×109/L。(3)用20 mL/kg 液体复苏后,平均动脉压<65 mmHg 或血乳酸4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2.0 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检验与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t和χ2检验,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情况

单因素分析共有12 个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年龄、SIRS 数目、APACHE Ⅱ评分、MODS 数目、血液感染率、24 h 尿量、白蛋白、平均动脉压这些因素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手术史、ICU 住院时间以及慢性病史这4 个因素方面,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关于ICU 感染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表1 关于ICU 感染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表2 关于ICU感染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单因素的分析以及其分布率(n,%)

2.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8 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是SIRS 数目、APACHE Ⅱ评分、MODS 数目以及白蛋白(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关于ICU 感染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ICU 感染性休克死亡率分析

感染性休克作为外科治疗中车常见且治疗难度较大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心动过快、神志不清、寒战及发热等[3]。其原因是由于患者体内遭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使得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导致引发全身效应[4]。这些临床表现也被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5-6]。如果机体内脓毒在持续扩散,同时循环功能衰竭,则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现象[7]。

由于近年来临床学者的不断研究,关于了解感染性休克的发病病理以及在其抗菌药物的治疗、监护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尽管如此,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仍偏高。在本研究中,50例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其中有29例死亡,死亡率为58%。因此,必须研究感染性休克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为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供具体治疗思路。

3.2 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相比,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发现感染性休克死亡的危险因素。在50例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依据存活多少来分析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无法进入模型,这可能与患者构成不同有联系。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年龄、24 h 尿量、血液感染和平均动脉压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APACHE Ⅱ评分作为一种比较客观的反映ICU 患者各项生理参数紊乱的程度数据,它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保护因素(OR=0.48)。而MODS 数目(OR=2.35)和SIRS 数目(OR=1.81)则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危险因素,当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MODS 和SIRS合并时,则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危险系数将明显增高。这是因为当患者遭到严重的伤害或者刺激时,会促进炎因子失控性释放,这时患者的机体处在一种高代谢的状态,进一步造成SIRS 的发生,最后进展为MODS。所以,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对策除了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治疗以及维持血压以外,还要监测SIRS 数目,注意感染性休克危险因素的情况,以便治疗相关器官功能。

在研究中可以看出,SIRS 数目和MODS 数目是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而造成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是降低后的白蛋白水平。这是因为蛋白血症过低时,容易使全身组织水肿,导致感染扩散,并且感染又导致会进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二者如此循环导致病情恶化。所以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以适当的补充生长因子以及蛋白质,以此促进合成代谢。

3.3 相应临床的治疗措施

感染性休克在有明显低血压前,在数小时中心排出量会出现代偿性增高,此时血压会有轻微降低。由于病情的不断发展,机体内毛细血管会不断渗漏,所以其循环血量则会显著减少,这就使得机体内的血管阻力大幅度降低。并且由于细胞代谢提供能量的氧与底物输送利用过程中出现了障碍,所以才导致了休克情况的发生。所以患者能否存活,则与组织氧与存在障碍是否及时纠正有关。而MODS 数目和SIRS数目是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二者合并将使得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增高。所以降低死亡率,则要重视感染预防工作。切断各组织中发生恶循环的可能,尽最大程度保护各器官系统功能。当发现感染性症状发生时,要尽快在对器官功能的保护和支持下治疗。做好基础的治疗工作,括给予补充血容量、对血管舒缩功能进行调整、防止微循环瘀滞、纠正酸中毒、消除血细胞聚集以及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8]。如果感染性休克患者有不稳定现象存在,此时应当实时监测其血流动力学状况。所以,第一严格掌握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指征,第二严格的开展无菌操作,第三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过程,第四对各项检测结果采用动态应用思维,以高效指导临床实践,积极预防其他置管所致的并发症或导管感染。

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的根源是炎症反应失控,因此要积极调整炎症反应,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这对于降低ICU 感染性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数目感染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移火柴
《思考心电图之177》
牧场里的马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探索法在数学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