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群,曹玲玲,田雅楠,曹彩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
冬春季是北方集约化育苗的主要生产时期,但同期常易出现连续低温弱光等不利天气条件,若不进行株型调控,会导致幼苗徒长及质量下降。研究表明,生长调节剂可有效控制番茄幼苗株型,提高幼苗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可溶性糖等[1-5]。试验以番茄为材料,利用多效唑和矮壮素两种生长调节剂对其进行浸种、子叶期及二叶期喷施处理,并设置了不同的浓度梯度,通过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筛选最佳施用时期及浓度配方,为冬季日光温室番茄壮苗培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试验于2019 年冬季在北京小汤山特菜大观园集约化育苗场日光温室中进行,供试番茄品种为‘金冠18 号’(北京金土地农业技术研究所),采用72 孔穴盘播种,每处理播种5 盘,番茄子叶展平后每3 天喷施3‰海法保力丰育苗肥(以色列海法化学工业公司) 至成苗出圃。供试药剂为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和50% 矮壮素水剂(均为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多效唑和矮壮素两种生长调节剂,其中矮壮素采用子叶期喷施和二叶期喷施2 种处理方式,多效唑采用浸种24 h、子叶期喷施和二叶期喷施3 种处理方式,以上喷施处理均以叶面不流滴为准,具体浓度梯度设置见表1,以子叶期喷施清水秧苗为对照CK。所有处理按照常规育苗要求管理[6]。
表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方式及浓度梯度设置
当幼苗生理苗龄达到6 叶1 心时成苗出圃,每处理随机挑选5 株幼苗测量以下指标后取平均值。采用直尺测量茎基部到生长点的高度为株高。采用游标卡尺测量茎基部上方1 cm 处直径为茎粗。将幼苗分成地上部和地下部两部分,洗净,吸干多余水分,分别测量地上部、地下部鲜重。然后105℃杀青15 min,80℃烘至恒质量,测定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茎粗/ 株高+根干重/地上部干重)× 全株干重。采用SPAD-502 型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测定最大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按照张志良[7]的甲烯蓝吸附方法测定。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 和DPS 20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使用多效唑和矮壮素均不同程度降低了番茄株高、茎粗、和地下部鲜重,其中矮壮素处理A2 和A4 及多效唑全部9 个处理下的株高均较对照显著降低。矮壮素处理A4 和多效唑处理B2、B6、B9 的茎粗较对照显著降低;矮壮素处理A2、A3、A4 和多效唑处理B6 的地下部鲜重显著低于对照。
表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穴盘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与对照相比,处理A1 和B1 显著增加了穴盘苗的叶片数,而处理B5 则显著降低了叶片数;处理A1 显著增加了穴盘苗的地上部鲜重,而处理A4、B4、B5 和B6 的地上部鲜重则显著降低;多效唑处理B2、B4、B5 和B6 的地上部干重较对照显著降低;同时,矮壮素处理A1、A2、A3、A4及多效唑处理B6 较对照显著降低了地下部干重。
在壮苗指数方面,只有多效唑200 mg/L 浸种处理B3 和多效唑50 mg/L 二叶期喷施处理B8高于对照,其余处理均低于对照(图1),其中矮壮素100 mg/L 子叶期喷施处理A3 和50 mg/L二叶期喷施处理A4 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图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穴盘苗壮苗指数的影响
除矮壮素100 mg/L 二叶期喷施处理A5 以外,其余处理与对照CK 相比均提高了番茄苗的叶绿素SPAD 值(图2),其中采用多效唑的9种处理方式B1-B9 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图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穴盘苗叶绿素SPAD 值的影响
除矮壮素50 mg/L 子叶期喷施处理A2、矮壮素200 mg/L 二叶期喷施处理A6 和多效唑200 mg/L 浸种处理B3 三个处理外,其余处理根系活力值均高于对照,其中多效唑喷施的6 个处理B4-B9 整体表现较好(图3),子叶期3 个不同浓度喷施处理B4、B5 和B6 及二叶期2 个浓度的喷施处理B8 和B9 显著高于对照CK。
图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穴盘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和浓度的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都具有重要影响,2 种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株高,控制秧苗徒长,其中多效唑处理整体在株高、干重、壮苗指数、叶绿素SPAD 值及根系活力方面表现更好。另外,不同施用时期也对番茄穴盘苗的长势有一定影响,整体来说,多效唑二叶期喷施处理效果最好,其中50 mg/L 的浓度下,秧苗壮苗指数较对照增加,叶绿素SPAD 值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且操作方便,较适宜在北方冬春季日光温室番茄育苗生产中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