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晴
《宣示帖》拓片(局部)三国·钟繇
所谓向,即方框结构中两竖画如“()”;所谓背,即方框结构中两竖画如“)(”。姜夔《续书谱》中谓:“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揖、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旋设各有情理。”颜真卿楷书以向势为多,欧阳询以背势为多。
所谓仰,即指横画如);所谓覆,即指横画如(。仰,有上承之意;覆,有下俯之意。颜真卿楷书以覆势为主,欧阳询以仰势为主。
作小楷之法,最要向背得宜,仰覆有姿。凡横画多则分仰覆,如“三”字上画宜仰,中画宜平,下画宜覆。竖画多则分向背,字势方有姿态,如“门”“月”二字用背、“尊”“幽”二字两竖用向。
向背不单是指横竖,亦表现在其他点画中,如“首”字上两点用向、“其”字下两点用背、“为”字长撇用向、“惑”字戈法用背。通过向背的变化,使小楷的间架结构更加疏朗舒展。
楷书在结构上的变化,主要通过用笔和结法两方面产生。但这种变化极其微妙,不像行草书那样强烈,因此需要学书者在不断实践中细心体味,久之自有会心处。所有变化须以横平竖直为律,知其常而后能通其变,故平正是变化的基础。
笔形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态上的变化,包括方圆、藏露、起止、曲直、俯仰、向背、肥瘦、长短等;二是角度上的变化,以横画为例不外乎三种变化,即平画、上斜、下斜;竖画亦不外乎直竖、左斜、右斜三种,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体形的变化,主要通过点画、偏旁部首在位置上的挪动和角度上的变化而产生。从理论上来说,似乎要产生变化并不难,但实际上要做到既有变化,又在变化中不悖情理,既要字字意别,又要在不同中统一调子,确非易事。正如明莫云卿《评书》中所说:“真书之难,古今所叹,书法不由晋人,终成下品。钟书点画各异,右军万字不同,物情难齐,变化无方,此自神理所存,岂但盘旋笔札间区区求象貌之合者。”古人凡以书成名者,无不在楷书上下大工夫,特别是小楷,字形虽细,却法度具备,故凡欲工书者,当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则自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凡一字中相似的点画并排在一起时,最要注意“变化”二字,如“此”字之四竖、“所”字之三竖、“非”字之六横二竖、“像”字之六撇,不但笔形有变化,角度亦有变化,绝无雷同之感。
揖让,是通过点画和偏旁部首相互之间逊让,使其点画位置的分布更加和谐合理。如“俯”字,有二撇重并,则左撇长而婉转,右撇短而有力,以短避长,结字自然得体;又如“施”字,左停“方”字窄而长,上画向左舒展,而右收敛,意在使右停有一定部位;“阳”字阝旁上耳小而竖画微带向势,意欲让右;“妇”字左停窄长而有顾右之势,则右停有舒展之余地,这些生动的姿态都是通过揖让产生的。
裹束,是研究一个字中点画之间的顾盼呼应之法。小楷结字虽欲宽绰,有萧散之姿,但亦需在笔势的裹束下进行组合,相互之间能回抱照应、纵横得势,方能得法。凡能以势相得的结构,则有自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