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莹
摘 要: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如何协调教师范例与幼儿创造力两者间的关系与矛盾,更好地寻找幼儿在美术活动的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找美术技能学习与创造力之间的结合点,尝试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空间。
关键词:创造力;范例;关系;矛盾;协同发展
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在新的世纪里,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蓬勃兴起,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对于未来世界的主人,这种素质必须从小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理解儿童的创造力。”可见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的魅力在于它充满了丰富、离奇的想象,赋予了幼儿发展创造力的机会。幼儿的思维是大胆、自由和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很少受常规或客观因素的束缚和制约。伟大的画家毕加索有一句名言“终其一生向孩子学习”,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艺术的细胞在孩子身上随处可见。孩子的思维没有定式,他们可以轻易将非常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又可以将非常简单的东西变得极富美感。而传统的美术活动,则是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等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近几年我园在美术活动中,强调幼儿大胆、自主、富有个性的表现,相对淡化了对幼儿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但创造绝不可能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它必须以幼儿的经验作为原材料,经验的积累对于创造而言好比大厦的基石。儿童绘画的经验积累多了,才有可能使几种经验相互碰撞、渗透交融而出现新的形象。纲要中指出:“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由此可见,幼儿美术活动的有效进行确需一定的技能。
学者陈武镇曾不无担忧地提出:“美术是一把双面刀,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以身受其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那么,如何帮助幼儿解决自我表现与所要表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如何协调教师范例与幼儿创造力两者间的关系与矛盾呢?为了更好地寻找美术活动中范例与幼儿创造力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找美术范例与创造力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尝试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空间。
一、应把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在首位
绘画活动首先应该是幼儿意愿的主动表现,而不应该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技能训练。在教育方法上,我将采取“创造力培养放在前,技能训练放在后”的教学方法,把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在首位。具体做法如下。
1.欣赏入手,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敏感性,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艺术的敏感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幼儿的美感需要在艺术的殿堂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熏陶。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艺术感的环境,让孩子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艺术气质。只有让他们从小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他们对美的知觉和选择才会更敏感。同时,还要教会幼儿欣赏的方法,敢于表达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并能通过欣赏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愿望和能力,从而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2.学会观察,丰富幼儿视觉经验
为什么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经常出现幼儿说“我不会画”的情况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幼儿对要表现事物的视觉经验还不够丰富。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看东西往往一带而过,只注意表面新奇的东西,忽略整体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头脑中事物的形象还很模糊,因而对事物表现不出来抑或塑造得形象不完整,粗略简单。这与他们不能进行自觉的、有目的性的观察有关。因此,首先,要养成观察的习惯。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要求,逐渐培养他们观察的习惯;让他们掌握观察的方法。一般来说,观察有规律可循,要有系统、有重点地组织幼儿观察形的特点、运动变化的特点等需要重点加以注意,使他们逐步学会合理组织自己的感知。
3.丰富幼儿与绘画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
幼儿的想象与创造,绝非毫无根据地空想,他们在创作之前,必定会将所要绘画的主题加以思考。因此,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帮助幼儿熟悉与绘画主题相关的一系列知识,让幼儿学习将事物重新加以组织。
二、在发挥幼儿主动性的同时,应注意给予适当的范例引导
“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基本目标。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是从事美术活动的必要前提。而幼兒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因此,幼儿只有借助美术知识、技能这种手段并且把美术作为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有效工具,才能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