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建 邓李君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 重庆 400067;2.四川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031)
自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空间建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此趋势下,结合图书馆自身的转型发展需求,智慧化已然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成为用户判断图书馆价值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将图书馆的人、资源、空间三大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在系统规划、稳步建设、后期修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测度、调整,最终表现为用户可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空间和智慧图书馆平台。目前,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空间建设过程、标准以及评价方式仍未统一,亟须加强研究。
智慧图书馆空间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图书馆在创新发展理念下基于人、资源、空间所形成的空间功能拓展与效用提升的产物,是增强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知识节点和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途径。智慧图书馆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建设,需要依托现有条件打造可发展的智慧空间,满足用户的知识信息需求,其直观的价值提升方式就在于通过智慧化建设为用户打造情境感知能力更强、体验感更丰富、知识服务更迅捷的智慧空间。
智慧图书馆空间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边缘计算等技术为基础,结合图书馆服务与发展需求,以增强用户的感知体验为手段,实现“以人为中心”服务目标的用户感知图书馆价值的空间场景。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所面向的用户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用户,也包括馆员本身。作为智慧图书馆空间的实际建设者与管理者,馆员正逐步朝着智慧馆员的方向发展,伊安·约翰逊就曾指出只有智慧馆员方能建设智慧图书馆,且智慧馆员自身的能力水平、学习意识、科研创新能力是影响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必然因素,智慧馆员对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的感知与判断也是直接影响空间功能构建的直接因素[1]。从发展过程上看,国内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早期由刘宝瑞等提出,意指智慧空间是知识存储点在链接且创新之后形成的知识立体化空间平台[2]。从内涵上看,单轸等通过整合分析,指出智慧空间是通过整合Web技术、设备、资源、环境和图书馆网络为用户提供感知、分析、记忆和服务的图书馆多维自优化系统,涉及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用户感知空间、支持空间等多种空间功能[3]。从表现形式上,国内的智慧空间结合了多种图书馆空间形式,如以信息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创客空间、协作学习空间等为基本表现形式,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为基础实现的面向用户感知的智慧化服务。段美珍等认为,智慧图书馆是“集多要素于一体,要素间相互关联、融合和促进”的生态系统,空间是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场景表现基础[4]。从智慧空间的构建看,图书馆智慧空间是图书馆综合物理网、人工智能、移动网络(5G)、AR、人脸识别、室内空间定位等技术构建智慧化服务并提升用户感知的活动,其方式是通过实现人、资源、空间之间的智慧化感知与服务,以图书馆服务泛在化、功能智慧化、空间功能个性化等多种途径,综合提升图书馆空间效能[5]。刘炜等认为,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化平台,目的是实现以智慧图书馆平台为基础的图书馆业务流程、智慧应用、空间应用的整合[6]。
王世伟则打破了界定一般智慧图书馆以资源、技术为基础的观点,提出智慧图书馆是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相连,任何时间、地点、方式均可用的图书馆,明确了智慧图书馆建设中人、资源、空间之间的密切关联[7],同时李玉海等也指出了智慧图书馆不受空间限制的自主感知用户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与反馈的特征[8]。所以,提升用户感知是智慧图书馆空间构建的核心问题。国内外智慧空间建设研究各有侧重,国内主要以相关理论研究与空间建设实践为主,包括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人工智能引入与应用、用户感知与评价等,国外主要注重基于智慧空间应用与服务、交互系统、智能机器人应用等领域。
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是图书馆空间转向智慧化空间的必然过程,对用户而言,智慧空间所引起的图书馆空间变革就在于空间功能的智慧化以及空间效能的明显提升所带来的对图书馆整体感知价值的提升。融合与发展是智慧图书馆不断演进的重要基础[9],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各有侧重,公共图书馆侧重于建设普适、新颖、高效的智慧功能服务空间,高校图书馆则侧重于建设面向学术支撑、学习交流、个性化的智慧知识服务空间,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图书馆智慧虚拟空间建设也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包括用户个性化学习支持、用户行为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等都是智慧图书馆空间功能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用户所感知的图书馆空间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10]。智慧图书馆是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被用户感知的图书馆[11],展现出智慧图书馆的空间延展与感知服务特征。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本质是基于图书馆空间的智慧服务场景构建[12],是以各种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智慧化功能为目的,并在图书馆物理和虚拟空间中的知识、空间、服务的整合展现,包括:运用互联网、云计算、RFID、智能感知技术为读者和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并对资源和服务实现智慧化管理[13];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技术、智能化设备为技术基础为用户提供互相感知的智慧化空间服务体系[14];是通过自动感知、用户与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借助空间场景实现的面向用户的图书馆深度服务模式[15],是基于空间实现的面向用户的技术综合应用,是集技术、资源、服务、馆员和用户于一身的智慧协同,体现的是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和综合价值提升[16]。当前业界学者通过“智慧图书馆”情境感知智慧服务模式和个性化服务质量分析构建评价体系[17],或是从智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机制(人才、服务、资源等七个层面)论证智慧图书馆空间服务测度方式[18]。也有研究者从智慧空间实现的功能服务将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划分为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决策四部分[19],相关评价体系各有侧重,但对智慧图书馆空间整体性评价体系建设尚有待加强。
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是面向用户的人、资源、空间等智慧要素的整合与呈现,要素的智慧性与功能效用是用户评判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智慧图书馆空间优于传统图书馆空间的核心和关键[20]。用户所接触到的图书馆空间是包含人、资源要素、图书馆价值的物理空间及虚拟空间,脱离人和资源单从空间的角度研究图书馆空间价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上,借鉴Saracevic T针对数字图书馆提出的用户(包含社会、机构和个人)、界面(用于连接用户和系统)和系统(内容、操作和工程)三个层面组成评价理论框架[21],结合吴建中所提出的图书馆三要素[22],联系用户感知图书馆空间价值的具体影响因素,由此文章将人(类比用户)、资源(类比系统)、空间(类比界面)作为用户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空间的评价理论框架,以全空间视角评价影响智慧图书馆空间效能与效用的因素。
1.3.1 对人的感知
用户所感知的人包括用户(自身以及其他用户)、馆员以及两者在图书馆场景下的多重身份(如学生、专家、馆员、管理者等)对自身的图书馆空间需求满足的影响,所感知的具体方式表现为通过空间学习、研讨、休闲功能,以及场景布置和设施整合等所形成的对图书馆空间功能、空间效用、服务理念、人文关怀、自我发展的整体感知。
1.3.2 对资源的感知
一方面指用户所感受到的图书馆整合、分析与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知识服务的全面性、权威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图书馆根据用户属性所开展的行为预测、知识推荐等服务来体现智慧服务的价值,也包含图书馆借助空间服务所展现的资源质量;另一方面指用户在虚拟空间中所感知的图书馆资源结构、连接聚合、动态更新等集中体现智慧图书馆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23]。
1.3.3 对空间的感知
包括对空间人文价值、学科价值以及服务理念、智慧程度的感知。在实体空间服务上主要表现为图书馆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室内空间定位、AR、移动通信等技术所实现的个性化、多元化、智慧化服务的种类、效果,也包括用户体感接触所感知的图书馆面向个体的空间自然要素调节能力,以及空间功能设置的多样性、灵活性,对用户的学习、研讨、教育、休闲的支持能力。
因此,面向用户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要基于用户视角,以图书馆智慧化及其综合应用加速发展的背景为依托,综合用户在图书馆空间中所接触的人、资源、空间要素的智慧化方式、程度、效果以及发展性,呈现人与物在图书馆空间中的相互作用,解构用户所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
图1 用户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
评价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需要厘清与用户在智慧图书馆空间中可发生关联的人与物,且用户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空间也并非单指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或是二者的融合,而是对用户以空间为媒介所接触到的人、资源以及空间本身价值的综合评判,由此形成对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的整体性评价。智慧图书馆空间是集合了人、资源、空间要素的图书馆价值载体,是体现智慧图书馆人文关怀和发展理念的重要媒介,对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在细化各要素内涵与评价细则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图书馆空间整体的表现力、创新力以及对图书馆发展理念和社会服务需求发展的整体支撑力度,系统评判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由此,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人是用户感知智慧图书馆空间的主体影响因素,用户的空间利用行为必然与其他用户或馆员形成直接或间接联系,从而影响其对图书馆空间价值的判断。馆员、用户是人所接触到的空间“人”的主要构成。当前对用户自身智慧的评价可用智慧发展量表(包含自我认知、理解他人、判断能力、生活知识与技能、学习意愿等维度)实施[24],由此智慧图书馆空间用户的智慧测度可以此为基础,结合个体信息素养、数据素养、数字素养、阅读素养等与图书馆空间运用有关的素养进行延伸和发展,综合测度用户智慧感知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的能力。馆员自身的智慧及其在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与服务中的体现也会通过空间应用与空间服务与用户发生关联,这也是对智慧图书馆用户自身需求与行为习惯的典型映射。此外,图书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综合能力水平也是影响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与评价的关键因素。具体如下:
一是源自馆员方的要素。如:职业能力、专业认知、自我发展、服务意识、角色转化度等。管理者:管理理念、发展思路、专业投入等[25]。对馆员而言,专业素养、认知水平、从业经验、职业发展、知识结构等都将影响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与评价,从而通过用户的空间价值感知进行对空间效用的反馈[26];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工作表现、自我发展等方向反作用于用户对图书馆的整体评价[27]。二是源自用户方的要素。如:用户知识与学科背景契合度、用户需求与期望、习惯和经验、用户抱怨行为。普通用户:规章制度遵守情况,单位空间人员密度、友好性;专家学者:学科服务支持力度,图书馆专业性、权威性等;特殊用户(残障服务满足度):特殊服务设施、人工辅助、工具辅助以及特殊人文关怀等[28]。
资源是用户感知智慧图书馆空间价值的主要来源。知识资源、软件系统是其重要组成,空间的智慧性主要是依托对这两者的整合拓展与发现来表现空间知识的价值与创新、空间外延的延伸与分化、软件系统的智慧化。资源整合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概念,既包括对知识、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与发现,也包括对物理空间功能的细分与管理,对虚拟空间的功能拓展与优化,是在资源整合基础上结合用户行为、特征所进行的个性化推荐与服务,在评价各类图书馆资源的过程中,要坚持可用性、合理性、个性化、简约性的原则,强调资源的成长性和智慧性[29]。同时对软件系统的评价要避免“技术决定一切”的工具主义态度,要以客观的态度,从软件系统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度、准确性和有效性、引导性、全面性等角度出发进行评判,而不是从技术的新颖性进行判断,如无线射频技术、情感计算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只是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的参考而非必然要素,并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构建评价体系。具体如下:
图2 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
一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质量:如资源更新率、实用性、针对性、易用性、共享性、资源完整性、权威性等。智慧化知识处理:采集、整理、分析、呈现知识的程度,服务的广域化,智慧检索效率与效果与用户预期的匹配度,也包括资产管理智慧化程度(资产定位、资产监控、资产盘点与统计、智能防盗等)。数据仓库(含智能分析系统):数据挖掘的全面性与有效性,馆藏数据、读者数据、图书数据、资源数据的采集、管理与整合分析有效度等[30]。资源智慧管理:智能检索、图书存取智能化、自助盘点、安全检测、架位导航等。二是系统质量、网络条件。智慧化服务平台:服务导航全面新颖权威有效,界面美观易操作,检索功能完备呈现准确。用户隐私保护与服务:保护措施完备。服务渠道全面:渠道多样,具有便捷的反馈途径,响应速度快。网络与虚拟服务:连接稳定顺畅,带宽充足,有线无线访问顺畅。智能传感器:布置充分,连接顺畅。三是智慧化服务。智能参考咨询:途径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形式多样(支持专家咨询、研究数据管理、主题指南、课程指南、开放获取)。智慧服务形式:使用多种社交媒体工具,服务反馈及时有效。用户数据采集与服务:用户浏览的知识,咨询问题,兴趣领域分析。智慧化推荐:个性化推荐,静态非个性化推荐,动态非个性化推荐等。四是软硬件资源的充足、新颖、多样程度。常规设备: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多媒体设备等。高端设备:3D打印机、VR设施、远程协作设备、移动智能终端(IPAD、智能手机等)、智能硬件(手机打印、可视化幕墙)、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具等。基础物联设施与技术:RFID、Wi-Fi、ibeacon、物联网(智能传感设备)、人脸识别等,也包括对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等[31]。
智慧图书馆空间应实现对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资源的整合并实现对空间元素、部分自然元素的合理调控,使用户感受到空间的舒适、安全以及智慧特性;同时,基于空间条件展现图书馆服务理念与人文关怀,支撑用户发展。所以用户对智慧图书馆空间的价值感知,主要体现为对智慧图书馆空间的工具性、功能效用、智慧化管理以及其他对个性化要求的满足程度。在用户感知空间的同时,空间对用户的感知也是空间服务有效性的基础,通过智能传感器感知用户(情境、状态、个性化需求等),与图书馆现有资源和服务情景进行匹配并向用户推荐适合的资源、信息、位置,或根据用户的需求历史、需求记录及即时行为,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32]。此外,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也包含用户对图书馆智慧管理的感知[33]。
一是自助服务空间及其功能。室内空间导航(GIS)、自助借还、人脸识别以及研讨室管理、座位预约管理与实时展示、书刊定位识别与自动存取服务、智能机器人服务等[34]。二是学习研讨空间及其功能。学习研讨室、科研数据管理空间、虚拟空间及其服务(虚拟教学环境、网络社区服务、智能聊天机器人)、智慧社区。三是用户体验空间及其功能。文化展示展览空间、朗读空间(朗读亭、朗读区等)、多媒体影音空间(休闲娱乐区)、VR/AR体验区、远程协作、创客空间、智能实验室等[35]。四是智能感知用户及其功能。用户数据智能采集(采集用户网络、属性、位置、即时特征、临场需求等)、用户空间行为管理(身份识别、内部消费、图书借还、空间使用权限等)、用户自动识别与位置追踪、主动信息服务。五是空间要素智能管控。声音(噪音)、光照、通风、温度、湿度、色彩、清洁实时监控与智能处理[36]。六是智慧空间管理。用户空间行为监管、用户隐私保护、访问权限管理。
智慧图书馆是集人、资源以及空间元素的服务系统,是以空间形态呈现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设施设备、资源、人力的整合体。对图书馆空间的评价应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和关联性,避免以物理空间条件单论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从整体上看,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要注重现代科技对图书馆空间的发展与促进,注重设施设备、相关技术的更迭对图书馆空间功能与服务效用所带来的影响,从用户角度以休闲、研习、教育等不同目的出发,提升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整体效用。
构建智慧图书馆空间必然涉及智慧图书馆空间的基本要素、要素间的基本关联、子要素评价等问题,以凸显智慧图书馆空间的内涵与建设路径,解析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发展路径,使相关技术应用更为优化、资源整合更加合理、空间场景更为友善、服务反馈更加顺畅、管理维护有据可依,最终实现图书馆空间服务广义化、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化、服务渠道多样化、服务手段智慧化、服务内容知识化,以数字孪生的方式实现空间的多样性发展,通过提升用户的感知体验来体现图书馆空间的价值[37]。
空间服务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户感知图书馆空间服务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空间服务的整体水平较多体现于服务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侧重于从群体角度去验证空间功能设置对个体的服务效果,从而求证用户对图书馆空间的整体价值感知。然而在数字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特质化服务需求愈加明显,以个体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逐渐取代以群体为中心的普适服务,智慧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评价也需要从个性化服务的角度进行考虑,从空间服务的智慧推荐水平、个体可控程度高低、个体需求多样化的满足程度,以及个性化服务多样化发展趋势的理念应用的角度思考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发展方向,实现以空间服务的个性化促进用户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以空间服务的个性化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充分体现图书馆在教育、引导等方面的综合价值。
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价值在于全面评价用户所感知的图书馆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改善图书馆空间功能与服务设施设备,优化图书馆实体、虚拟空间并实现空间功能的多样性融合与发展,借此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与转型。要优化图书馆空间发展,应注重对空间服务反馈机制的构建,而不是仅凭通过特定渠道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作为空间服务价值的评判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一是固定反馈形式与特殊反馈形式兼顾。将空间服务的反馈渠道从一般意义上的邮箱、办公室反馈等正规反馈模式向线下信息收集、非正式场合信息采集扩散,多收集用户从贴吧、网络社区等渠道获取的反馈消息。二是注重对非正向意见的反馈与接纳,客观看待用户发表的负面意见。图书馆空间服务需要保持普适性,也需要提升对负面意见群体的接纳程度,在综合研判的情况下判定负面意见所表达的空间功能诉求是否具有实施的可行性。三是以群体的声音为主,注重主流群体与专家群体的空间位置区分。尊重个体的服务需求与发展预期,对不同的用户提供特定的空间功能服务,注重主流用户身份转变对图书馆空间功能发展的影响,以前瞻的眼光维持图书馆空间可发展性。在智慧空间中,用户数据将被智慧图书馆系统感知与获取,在分析用户显性、隐性需求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各种科研服务、学科服务、休闲服务,打造全方位、立体感知的智慧空间服务体系,这也是智慧空间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38]。
用户隐私是近年来业界较为关注的内容,一是源于图书馆服务发展转型所带来的对自身功能定位与服务方式的适应性转变,二是源于社会环境对隐私问题的大量关注所带来的社会伦理责任问题[39]。关注图书馆的用户隐私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升用户数据安全。对于用户数据,大多数图书馆都以“默认许可”的方式进行处理,在用户不知情或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采集了用户的个人属性以及相应的数字痕迹,在后期须以严格的告知制度进行规范,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40]。二是实现对用户空间行为信息的保护。人脸识别、实时监控、室内引导的基础是用户识别与行为信息分析,甚至存在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识别,其行为信息被采集的问题,这对于图书馆而言仍然是隐私保护缺失。由此,图书馆应注重保护用户隐私,在保障用户充分知情权的情况下完善图书馆空间的用户隐私保护机制,提升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合法性。
智慧图书馆空间的构建既离不开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通信等基础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对相关功能、技术、理念的融合与图书馆特质化发展,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背景下,智慧馆员的培养不仅关系到智慧图书馆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与服务效能的发展,也关系到对图书馆空间功能的整体认知和评价工作。图书馆员是智慧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用户知识利用的组织者[41]。实现智慧管理需要馆员具备智慧化分析用户行为、挖掘用户需求的能力;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判断鉴别、存储组织和深度加工处理,不断发现新知识的能力;需要通过资源管理和空间管理直接服务用户的服务沟通能力。不管哪种类型的图书馆,其最终发展目标都要落脚在服务用户需求这一根本问题上,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主动、全方位、深层次的智慧化服务[42]。对智慧馆员的培养,一是要从图书馆空间的建设需求入手,从建筑学、人口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领域引进人才,对拟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的综合知识尤其是有关智慧服务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从而选拔综合知识过硬、专业知识突出的图书馆员[43]。二是进一步转变馆员的服务观念,着重提升其业务技能,注重对馆员创新服务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培养,鼓励馆员朝智慧型“专家”的方向发展,使其成为真正了解用户并能促进图书馆空间建设的智慧馆员。
在大多数评价体系的制定过程中,都有其对应的图书馆原型,而图书馆原型的空间功能规划、空间实际情况、智慧程度、空间条件、再造可行性与再造需求、领导者的战略思维等系列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构成[44]。由此,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拓宽评价视角,以业界的眼光着手体系制定,具体可以从如下角度入手:一是以联盟制定、小组主导代替个馆制定与主导[45]。以联盟方式制定并以小组主导体系制定,能有效避免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层级、行业地位在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制定中的主观影响;以小组主导代替个馆主导也能有效形成去中心化的效应,避免评价体系成为一个标杆,忽略了文化引导、人文关怀理念无法在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中体现的问题,同时能够融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单位在图书馆设计应用、技术力量上的差异,实现评价体系的中性化。二是强化系统调查,从社会价值感知判断变化趋势入手,避免图书馆评价体系不被行业所认可。图书馆是社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慧图书馆空间同样是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以系统调查为依据,以社会感知价值为基础,以前瞻的眼光注重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应用,同时注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既保留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的行业特性,又避免以图书馆的信息传递、知识服务身份过度约束图书馆的社会空间价值,孤立图书馆的存在。三是以试点评价为基础,推动评价体系的调整与修正,注重保持评价体系的发展性。首先,试点评价应选用不同层级、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图书馆作为评价样本,以保障评价体系的包容性、去中心化和发展性,对评价体系和评价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测试和论证,根据学科、层级和发展阶段动态调整并修正评价体系;其次,以国家主导的图书馆评价定级为契机,周期性调整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从而增强评价体系的适应性。
智慧图书馆空间构建是业界的热门话题,由于空间构建涉及人、资源、空间的各个方面,加上目前智慧图书馆在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和评价方法上尚未有统一的体系可供参考,所以针对智慧图书馆空间的用户感知价值评价应当着眼于从广义的图书馆空间上进行测度与评判,结合智慧图书馆空间内涵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相关技术的演进推进空间功能构建,从发展、开放的视角构建智慧图书馆空间评价体系,以推进智慧图书馆空间变革并提升其服务效能。
(来稿时间: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