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的短期疗效观察*

2021-08-20 09:05赵琳琳封东进任劲松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酵母菌布拉贝拉

赵琳琳,巩 露,封东进,任劲松

(徐州市儿童医院消化科,徐州 221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小儿常见、多发胃肠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胃部烧灼感等,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极易反复发作,不仅给小儿身体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也给小儿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带来影响[1]。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国外水平,约在17.2%~23.8%之间[2-3]。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并未明确,临床多认为与胃肠道激素异常、胃肠系统动力学异常、病菌感染、脑肠轴功能紊乱等因素所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有关[4]。另外,也有临床研究显示,心理精神因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因素之一[5]。雷贝拉唑作为质子泵抑制剂中的一员,可通过促进肝脏系统代谢,持续地抑制胃酸分泌来治疗消化不良,是肠胃道功能性疾病的常见药物。布拉氏酵母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可调节胃肠功能,是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的针对性用药,因其副作用较少,故是小儿肠胃疾病常见临床药物[7]。本研究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小儿血清乙酰胆碱酶(Acetyl cholinesterase,AchE),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88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为研究对象。入选小儿病例均满足《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8]诊断标准,年龄3~6 岁,排除伴恶性肿瘤、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严重器官性疾病小儿。将88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组(酵母辅助组)和单纯雷贝拉唑治疗组(雷贝拉唑组),每组44 例。酵母辅助组中男25 例,女19 例;年龄5~9 岁,平均(6.19±0.43)岁;病程4~14 个月,平均(10.34±1.56)个月。雷贝拉唑组中男23 例,女21 例;年龄6~9 岁,平均(6.23±0.39)岁;病程4~15 个月,平均(10.28±1.59)。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病患家属知情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雷贝拉唑组小儿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购自成都迪康药业;国药准字05H 142700;规格:20 mg/片)治疗,用药剂量20 mg(1 片)/次,2 次/d,连续治疗共4周。酵母辅助组小儿除予以雷贝拉唑肠溶片外,辅助以布拉氏酵母菌(购自美国BIOCODEX 公司;批文号JS20 030038;规格:0.25g/袋)治疗,用药剂量1袋/次,2次/d,连续治疗共4周。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功能GID 评级及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等。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小儿治疗期间均禁饮咖啡、浓茶及禁食巧克力高脂肪食物等,以避免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GID 评级、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等为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制定:显效:小儿腹痛、餐后饱胀、嗳气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小儿腹痛、餐后饱胀、嗳气等症状较治疗前好转;无效:小儿腹痛、餐后饱胀、嗳气等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恶化。②病情症状缓解时间,包括小儿腹痛缓解时间、餐后饱胀缓解时间、嗳气缓解时间,均以连续24 h 无这些症状为统计标准。③治疗后6 周进行胃肠功能GID 评级[9]。④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包括AchE、NPY等。均于治疗前、治疗后7 d采集小儿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处理得到血清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酵母辅助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雷贝拉唑组(χ2=4.062,P=0.044),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主要病情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酵母辅助组的主要病情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腹痛消失时间、餐后饱胀消失时间、嗳气消失时间)均短于雷贝拉唑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主要病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的主要病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2.3 胃肠功能GID 评级比较 酵母辅助组小儿治疗后6周的胃肠功能GID分级Ⅰ级比例明显高于雷贝拉唑组,Ⅲ级比例明显低于雷贝拉唑组(Z=7.924,P=0.019),见表3。

表3 两组小儿治疗后6周胃肠功能GID评级比较 n(%)

2.4 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治疗后的AchE、NPY均显著提升(P<0.05),且酵母辅助组的提升幅度高于雷贝拉唑组(P<0.05),见表4。

表4 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的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比较表

表4 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的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比较表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内脏高敏感性、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心理、饮食、社会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患儿胃肠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长期消化不良必然会对小儿胃肠系统带来一定的损伤。长期功能性消化不良会导致小儿食欲减退,进而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出现盗汗、失眠等症状,且较易引起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10]。临床研究显示,小儿出现腹痛、餐后饱胀、嗳气等症状3 个月以上,就可导致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本研究中,酵母辅助组小儿出院前的胃肠功能GID 分级程度明显优良于雷贝拉唑组(P<0.05),酵母辅助组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雷贝拉唑组(P<0.05),提示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可显著缩短主要病情症状消失时间和改善胃肠功能。主要原因在于布拉氏酵母菌可在提升雷贝拉唑应用疗效中发挥积极作用,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患儿胃肠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脑肠轴功能失调是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核心环节,其中胃肠激素分泌异常与脑肠轴功能失调神经功能介质(如AchE、NPY等)分泌异常直接相关。AchE是机体常见神经递质,可特异性的作用予各种胆碱能受体,附着于胃肠道的AchE 具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肠胃道收缩幅度和张力提升,从而改善肠胃道动力的作用[11]。NPY 是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神经肽,可由十二指肠内细胞分泌,具有刺激胆囊收缩,提升小肠、结肠运动力,抑制胃排空的功效。故已经有临床研究将胃肠神经介质调节作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的靶点之一。雷贝拉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作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可特异性的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从而改善胃肠动力学,在缓解胃肠疾病患者胃肠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等症状上疗效显著[12]。布拉氏酵母菌散是一种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的活菌制剂,可直接补充机体正常布拉氏酵母菌,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可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同时也可清除肠道中潜在威胁介质,如炎性介质、神经介质等。临床研究显示,肠胃道功能障碍患者AchE 低表达,是肠胃道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肠胃动力障碍的影响因素[13],故提升AchE表达可改善肠胃道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的肠胃动力。另外,也有报道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空腹血浆NPY明显偏低,故NPY是能性消化不良小儿肠胃动力障碍的重要影响介质[14]。而本研究结果显示,酵母辅助组和雷贝拉唑组治疗后的AchE、NPY 均显著提升(P<0.05),且酵母辅助组的提升幅度高于雷贝拉唑组(P<0.05),提示布拉氏酵母菌可改善小儿功能性消化小儿神经介质指标。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辅助雷贝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可缩短病情症状缓解时间,提升胃肠功能GID 评级和改善血清病情相关神经介质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酵母菌布拉贝拉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老狗贝拉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牛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碳源代谢分析
吉米问答秀
唠叨的妈妈
安安琪琪的故事16不拉肚就靠“布拉杜”
四十九条围巾
酵母菌感染,怎样才能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