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咽喉肿痛、感冒等表现,尤其是一向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更易在此时出现病情反复。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咽喉干燥、痒痛不适、咽异物感及干咳少痰为特征。由于本病的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往往给人留下难以治愈的印象。中医认为本病多是脏腑亏损、虚火上炎所致。除了坚持专科治疗,患者还须注意日常保健,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咽炎+慢性胃炎:不宜吃得太寒凉
一般而言,慢性咽炎不会危及生命。但有些病人会出现咽异物感,总疑心是否患上肿瘤。这时应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肿瘤等严重病变。如果确诊为慢性咽炎,病人应正确对待,不要过度忧虑,以免影响康复。
生活方面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不要熬夜,以免虚火上升,加重症状。平时可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尽量减少感冒。一旦发生感冒(急性咽炎),应及时彻底治疗。
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不要吃辛辣温燥及油炸肥腻的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容易助火生痰,加重症状。此外还须戒除烟酒,因为烟酒会对咽喉黏膜产生不良刺激。慢性咽炎患者往往患有慢性胃炎,这部分病人不能过吃于苦寒清热的药物,以免伤胃。还要避免粉末、化学气体的刺激,少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
中医食疗可辅助调养
五汁饮取梨汁、马蹄汁、青瓜汁、麦冬汁、白茅根汁各适量,频频饮服。有养阴清热生津的功能,适用于咽干、咽痛等慢性咽炎患者。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各20克(平日大便稀烂者可不用生地)。加清水4碗,煎成2碗,分数次当茶饮用。有养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咽干、大便干结患者。
麦冬粥麦冬、百合各30克,蜜枣3枚,大米50克,煮成稀饭。有养阴利咽和胃的作用。
橄榄酸梅汤汕头产的青橄榄6枚。酸梅15克。稍捣烂,加清水3碗,煎成2碗,去渣加少许白糖饮用。有养阴生津利咽的作用,暑天当茶饮用最佳。
罗汉果茶罗汉果10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频频饮用。有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咽炎伴咳嗽者。
外治良法也可一试
吹药取七厘散半支,将药粉喷至咽后壁,每日2次。可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也可用珠黄青吹口散吹入咽部患处,每日7~8次,每次少许。用西瓜霜、双料喉风散等吹咽,疗效亦佳。
涂药取紫金锭10克,三七5克。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涂于颈前喉结上方凹陷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連续3~6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也可用六应丸或六神丸溶成药液,涂布咽喉体表区域,每日1次,3周为1疗程。
外敷取喉症丸20~30粒,研为细末,用白酒适量拌成稀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敷于喉结两侧。每日2次,连续3~6天。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也可取伤湿止痛膏1张,外贴于天突穴位(颈前正中、胸骨上端凹陷处),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有清热解毒之功。对于火燥津枯型的慢性咽炎,可用中药附子捣烂如泥,敷双足涌泉穴(位于脚底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屈趾时凹陷处),以引火归原。
按摩左手放松,虎口朝上,手指似握物状,用右手拇指按压左侧合谷穴(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的中点凹陷处),使产生酸、胀、重、麻等感应。按中带揉,每分钟约150次,每次3分钟。对侧方法同上。
含漱取玄参、大青叶、黄苓各15克,薄荷3克(后人),水煎含漱。也可取青果7~8只,煎汁,加米粒大小白矾3~4粒,冰硼散0.2克,含咽漱口。
舌功端坐,凝神,舌抵上腭,候津液生,再以舌搅口腔至津液满口,鼓漱36次,分作3口缓缓咽下。咽下时喉中须汩汩有声,并意想咽下之津液灌溉五脏。
压耳穴将胶布剪成0.5厘米×0.5厘米大小的方块,把油菜籽或磁珠等颗粒状物置于胶布中央,贴敷在耳屏内壁上1/2处。每日按压数次,隔日更换,左右耳穴交替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