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认亲的新闻让很多人泪目,电影《失孤》的原型人物郭刚堂被拐24年的儿子郭新振被警方找到,苦苦寻子20多年的郭刚堂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
2021年1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团圆行动”,重点针对的就是历年来的失踪被拐儿童积案,截至7月13日,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那么,“团圆行动”究竟是怎样帮助这些家庭实现团圆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其中一个家庭的团圆故事。
采集血样 及时行动
5月26日,在广东深圳一个基层派出所里,一个被拐卖了25年的孩子祁吉与父母和哥哥认亲团圆。
1996年,湖北黄冈的祁泽华、龙大娥夫妻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到广东东莞,承包了一片鱼塘养鸭。7月19日凌晨,一伙歹徒在养鸭场捆绑了祁泽华夫妇之后,抢走了5岁的小儿子祁吉。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大岭山分局刑警中队副中队长孙鹏回忆道:“案发当天就抓了4个人,经过两天的调查及审查一共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
但祁吉被抢走之后,几经倒手转卖,中间涉及的人员都是假名字或者外号,祁吉从此没有了下落。祁泽华夫妇跑遍大半个广东,边打工边找孩子,直到2006年才回到家乡湖北黄冈。
DNA数据的比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子鉴定,是确认父母亲和孩子亲缘关系至关重要的手段,但在25年前,这样的条件还不具备。
2009年,公安部建立打拐大数据库以后,湖北黄冈公安部门立刻通知祁泽华、龙大娥夫妇到公安局采集血样。采集血样之后,经过分析检测,祁泽华、龙大娥夫妇的DNA数据在2009年就进入了全国的打拐DNA数据库,但是,他们丢失的小儿子祁吉的DNA数据并不在数据库里,这样就无法产生匹配和比对。
人像比对技术创造奇迹
今年1月,公安部开展打拐专项行动“团圆行动”,全国公安机关依托打拐DNA的数据库全面清理失踪被拐儿童和父母的信息,宣传发动相关人员免费采血,组织了技术比对会战,开展了积案的破案攻坚行动。
公安部组织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顶尖的刑事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比对会战。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情报信息技术处处长刘冰说:“我们这次一共调集了全国79个专家,成立6个小组:4个比对小组,1个综合研判小组,还有1个信息汇总小组。”
虽然DNA的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识别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但丢失小孩的DNA数据没有进入数据库,是无法产生匹配或比对的,这个时候就只能通过小孩丢失之前的照片,通过人像大数据进行筛查,缩小范围。这几年,人像比对技术和DNA比对技术一样,不断地在迭代和发展,准确率有了很大提升。这次在技术比对会战当中,来自不同省市、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专家们首次尝试将两项技术融合使用,而这成为最终找到祁吉的关键。
来自湖北省公安厅的专家王祥重新梳理了一些没有DNA数据的丢失儿童案件,把这些儿童包括祁吉的早期照片打包推送给了人像比对小组。来自天津市公安局的专家吕游则把祁吉小时候的照片在公安机关的身份证照片数据系统里进行了比对。吕游说:通过技术进行了增强,把祁吉的图像做了一个清晰化处理,在大数据系统里这个图像得到了两百多个人像跟这个小孩疑似,都是人像相似度比较高的。
在这两百多个人像里找出最终的那一个,需要大量的筛选和排查工作。经过两天连续的工作,吕游终于锁定了一个最终的对象。该疑似人户籍地在广东汕头地区,吕游把这个信息通报给一起参加会战的专家——来自广东省公安厅的李海燕。
李海燕马上跟汕头警方取得联系,经过调查,发现疑似人在深圳工作。深圳警方在接到通报后,很快就找到了疑似人(即祁吉)。采到祁吉血样以后,交给DNA工程师,连夜加班加点分析血样,在凌晨4点血样比对成功。
“团圆行动”自2021年初开展以来,截至7月13日,全国公安机关已侦破拐卖儿童积案147起,抓获拐卖犯罪嫌疑人372名,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2609名。
(據央视新闻客户端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