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敏
做个有思想的老师,是我作为教师最深刻的感悟。当职业的倦怠在我们心田上潜滋暗长、功利主义侵入了我们的灵魂时,我们真的需要沉下心来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一、激发兴趣 改变认识
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发现文学的美,发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要做到这一切,必须先让学生爱上语文,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当务之急。从学期初起我坚持向学生渗透“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力求将课上得灵活轻松。在学生阅读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我尽量多搜集一些美文,领着学生品读,品词、品义、品人、品情,上升到品技巧、品章法。 在这一点点的品读当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提升着。班里有个男生,他的综合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不错,但是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我利用早晨补课时间找他谈过几次,了解他学习语文的习惯与做法,刚开始时,也是提不起兴趣,也不知道语文课后补习什么,感觉什么都会,又感觉什么都不会,再加上其他学科作业多,课后一挤就把语文挤出局了,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课后基本不学语文。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让他认识到在他综合成绩很好的情况下,语文不好,这样会影响他高考成绩的。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他上课听讲认真了,特别是领着品读文章时听得特别仔细,有时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知道他的兴趣慢慢地调动起来了,兴趣有了,还怕学生不爱上语文吗?
二、远离死水无澜与课堂喧嚣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教师的教育思想是教师的灵魂。曾经,一连串问题,大屏幕演示,课件引导,使课堂热闹非凡,但静心思之,效果甚微。我也看過某些优质课的录像,多是热闹得让你觉得似乎不是在上课,倒像是在做游戏:一句话,语文课,怎一个“闹”字了得?
中学语文课不要追求形式的花哨,要追求实效,尤其要看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要看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尽力“蹲下来”与学生对话,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用语文课堂去温暖滋润学生的生命,启迪他们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来。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演 让老师成为导演
学校三番五次强调,每一堂课都要有学习目标;强调老师不能满堂灌,不能滔滔不绝地讲授45分钟;讲课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理解思考消化时间;高二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这对高二的语文教学无疑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严格落实学校指示,成为我工作的重要环节。
课堂上学生有异议,这恰恰是老师开展教学的好机会,一个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老师,应该把不喜欢教学内容的权利还给学生。老师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展示的平台,教材并不是完美无缺,老师把文章吹得神乎其神,也是一种偏狭,对教材仰慕、赞叹、崇拜,固然是一种学习,质疑,挑剔,批判,何尝不是一种提升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提升”更深刻,更有个性和富有创造性。
四、善于反思,在反思中走向成熟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作‘情感,一个叫作‘思考”。这里的“思考”主要是指“反思”。我们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在行动中反思,在案例中反思,发现自己或他人在教学中的亮点和缺点,从而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这样我们的头脑才会清醒,我们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我们的经验才能更丰富,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加有滋有味。
我知道,我需要努力的有太多,我需要学习的也太多。但我相信,只要我勤于总结,使自己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人,我就会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拥有新的收获,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