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春,彭凤翔,高蓉梅,陈 竹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检验病理科,四川 乐山 614000)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患者的病灶主要位于胃黏膜上皮。早期胃癌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进展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及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晚期胃癌患者还会出现贫血及消瘦等症状[1]。胃癌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尽早诊断胃癌患者的病情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其生存率,改善其预后。胃镜活检技术是临床医生诊断胃疾病常用的一种技术。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9 年4 月至2020 年3 月期间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69 例早期胃癌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41 例,女性28 例;其年龄为37 ~64 岁,平均年龄为(50.54±3.96)岁。
为这些患者均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早期胃癌,方法是:经患者的口腔将胃镜置入其胃内。观察患者的胃黏膜组织。经胃镜活检孔插入活检钳,采集患者的病灶组织。若患者的病灶为凹陷型,则采集其溃疡部位的组织;若患者的病灶为隆起型,则先去除隆起的部位,再采集其胃黏膜基底部、糜烂粗糙处、色泽改变处及病灶顶端的组织。若患者的病灶位于黏膜下方,则采集黏膜中央凹陷部位的组织。若患者的病灶为平坦型,则采集病灶周边黏膜皱襞中断处及中央部位的组织。将采集到的组织以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将病灶组织切成薄片,并使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灶组织切片,分析病灶组织的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等。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技术诊断早期胃癌,方法是:术中记录患者病灶的大小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情况。采集患者体内肉眼可见的病灶组织及病灶组织周围3 cm 内的组织。术后使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患者的病灶组织。使用石蜡包埋病灶组织。将病灶组织切成薄片,并使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灶组织切片,分析病灶组织的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等。
将这些患者使用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结果作为确诊其病情的标准。观察为这些患者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为这些患者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其早期胃癌的准确率为75.36%(52/69),为其使用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技术诊断其早期胃癌的准确率为100%(69/69)。为这些患者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其早期胃癌的准确率低于为其使用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技术诊断其早期胃癌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1.450,P <0.05)。详见表1。
表1 为这些患者使用胃镜活检技术及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结果(例)
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左上腹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及腹胀等,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上诊断早期胃癌的难度较大。胃癌患者的预后与确诊其病情的时机存在密切的联系。若胃癌患者的病情在早期得到确诊,可及时对其进行胃癌根治术等治疗,使其5 年生存率达到90% 以上。若胃癌患者的病情被确诊时已发展到晚期,则其5 年生存率仅为10% ~20%[2]。寻找一种准确率高的方法诊断早期胃癌患者的病情对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存率均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手术切除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灶组织,并在术后对其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准确地诊断其病情。但进行手术对早期胃癌患者造成的创伤很大。若患者未患有早期胃癌,则会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近些年,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开始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早期胃癌。进行胃镜活检时无法观察到患者胃黏膜的全貌,不易发现隐蔽、轻度的病灶组织。使用胃镜采集受检标本时,只能获得一小部分的病灶组织。即便由同一位医师在2 个月内对同一位早期胃癌患者进行2 次胃镜活检,也可能得到不同的检查结果[3]。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可观察到比较完整的胃黏膜,从而发现呈轻度凹陷或凸起状的病灶组织[4]。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较高,但与使用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异。临床医生应不断提高进行胃镜活检的技术,从而提高使用胃镜活检技术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