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才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400084)
题目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其质量为2m,长为L,车右端(A点)有一块静止的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金属块与车间有摩擦,以中点C为界,AC段与CB段摩擦因数不同.现给车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车向右运动,同时金属块在车上开始滑动,当金属块滑到中点C
时,即撤去这个力.已知撤去力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为v0,车的速度为2v0,最后金属块恰停在车的左端(B点)如果金属块与车的A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与C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求μ1与μ2的比值.
点评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能较好地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理清物体运动的过程和状态,以及物体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做的运动,但过程较复杂,对多对象多过程的题目来说解题过程较冗长.
解析前半段:对m,μ1mgt1=mv0,
后半段:由动量守恒,2m×2v0+mv0=(2m+m)v,
取向右为正方向,金属块相对平板车运动的过程,
点评涉及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时,我们可以以某一物体为参考系,将两个运动的物体看成一个“静止”,一个运动,用相对运动公式求解可简化运动过程,也可简化运算过程,其本质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相对公式解题.
点评v-t图像在解答多对象多过程的题时,有清晰简便直观的特点,对过程和状态一目了然,值得推广.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题多解可以拓宽复习思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帮助学生跳出题海,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选择合理的解题思路和途径,达到避繁就简,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