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意 范德辉 刘建 张振宁 袁智先 林颖 唐明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广州510095)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是因为颈部肌肉骨骼系统出现异常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枕部、颈部、肩胛部等部位的慢性疼痛,同时可能会伴有颈椎僵直或受限情况[1]。近年来,NCNP的发生率不断增高,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使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水平直线下降[2]。现阶段,临床上治疗NCNP的方法众多,例如干针疗法、针灸、神经电刺激、揿针等,其中揿针也叫皮内针,是将针体埋藏于患者皮下以发挥长时间刺激作用的疗法[3]。本研究探讨揿针辅助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对患者颈部残疾指数(NDI)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治疗的64例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3~62岁,平均(38.79±3.68)岁;病程2~10年,平均(7.73±1.25)年。对照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25~61岁,平均(38.57±3.44)岁;病程2~11年,平均(7.82±1.33)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采用神经电刺激仪(型号CereStim R96,生产厂家Blackrockmicrosystems)为两组患者行神经电刺激治疗,设置频率2/100 Hz交替、脉宽120 μs、时间15 min,将正负电极分别置于肌筋膜触发点及其周围1 cm处,以患者自我感觉舒适的强度进行电刺激,1次/d,共治疗2周。研究组在神经电刺激治疗后,用酒精擦拭皮肤后,将揿针[浙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70053号]贴于肌筋膜触发点,留针24 h,间隔4 h按摩3 min。1次/d,共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VAS、NDI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疼痛越轻;采用NDI评分评估两组颈椎功能水平,该量表包括生活能力及临床症状两方面,总分为5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颈椎功能越好[4]。
1.3.2 颈椎活动度 患者头戴测角仪坐在椅子上,按要求进行屈曲、伸展及旋转(左、右),当患者感到疼痛时停止动作,每一动作重复3次取平均值。
1.3.3 肌电值 室温保持在26℃左右,用酒精擦拭患者待测肌群皮肤,干后将电极置于左右胸锁乳突肌、左右斜方肌上支、左右斜方肌中支,患者保持头正颈直的站立位,通过肌电图观察患者肌群的肌电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VAS、NDI评分,颈椎活动度、肌群肌电值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N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ND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8.135、9.683,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NDI评分比较(分,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NDI评分比较(分,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VAS 治疗前 治疗后NDI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 t P 32 32 5.54±1.03 5.60±1.12 0.223 0.824 2.23±0.65*3.85±0.92*8.135 0.000 41.03±5.89 40.88±5.12 0.109 0.914 22.41±3.25*31.76±4.39*9.683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颈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颈椎活动度的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颈椎活动度的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旋转(左、右)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屈曲治疗前 治疗后伸展治疗前 治疗后32 32 t P 29.21±1.35 29.18±1.23 0.093 0.926 35.12±2.48*34.79±2.04*0.581 0.563 28.58±1.06 29.13±1.15 1.989 0.051 34.92±2.13*34.45±1.98*0.914 0.364 40.77±1.68 41.03±1.59 0.636 0.527 43.55±2.37*43.18±2.19*0.649 0.519
2.3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支和斜方肌中支肌电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支和斜方肌中支肌电值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下降,且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t=14.317、6.344、12.884,P=0.000)。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值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肌电值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斜方肌中支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胸锁乳突肌治疗前 治疗后斜方肌上支治疗前 治疗后32 32 t P 8.79±1.17 9.03±1.22 0.803 0.425 4.85±0.56*7.49±0.88*14.317 0.000 14.23±2.67 14.08±2.44 0.235 0.815 8.21±0.69*10.33±1.76*6.344 0.000 17.92±2.06 17.85±2.17 0.132 0.895 10.02±1.15*13.36±0.91*12.884 0.000
NCNP也称为机械颈痛,是指无明确病理改变和病因的颈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NCNP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联系起来,认为NCNP的出现与MPS之间有密切关系,而MPS确诊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肌筋膜触发点,消除肌筋膜触发点不仅可以促进患者颈部残疾的改善,还能有效增加患者的颈部活动度、压痛阈值以及颈部肌肉力量[5~6]。有资料显示,2 Hz的神经电刺激可以刺激内啡肽、脑啡肽、内吗啡的释放,100 Hz则可以刺激强啡肽的释放。而揿针作为古代留存下来的一种留针方法,通过局部久留针可以发挥活血通络、长期镇痛的作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揿针辅助神经电刺激治疗能够进一步缓解NCNP患者的疼痛。另外,揿针将传统的静态留针转化为动态留针,期间不会受到患者运动的影响,同时还能通过患者对病痛位置的按揉和疏通,以及久留针的刺激作用,使治疗效果累积,进一步促进了患者颈椎功能的改善[8]。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测试群肌电值存在明显差异。有学者研究显示,肌电值和肌张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肌电信号还可以有效反映出患者肌肉的收缩情况,即在一定范围内肌电信号的密度越大、高度越高,肌肉收缩越强;反之则说明患者肌肉收缩越弱[9]。而对于NCNP患者来说,他们由于久坐、生活习惯不良或其他原因使得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导致肌肉一直保持低负荷的收缩状态[10]。使患者纤维组织如韧带等黏弹性变低、润滑作用减弱,另外患者纤维间间距也会缩短、接触期变长,这也可能会使纤维间出现化学横键,诱发纤维间黏连[11]。同时NCNP患者由于慢性炎症,肌组织间还会出现排列紊乱的新生纤维,这些纤维和原有纤维之间又会产生新的黏连,加重了对纤维间滑动的限制[12]。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患者肌肉轻微挛缩,出现肌紧张。而通过揿针辅助神经电刺激,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局部微循环和软组织疲劳状态,缓解患者肌肉紧张和肌肉挛缩,因此治疗后研究组肌电值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揿针辅助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可以提高神经电刺激对患者颈椎功能和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