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的新能源发电现状分析

2021-08-19 08:11芦岚清尚泽文李燚青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3期
关键词:风电发电补贴

李 蓉,芦岚清,尚泽文,李燚青

(山西能源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在当前传统能源日益紧缺的国际大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国际社会能源领域的主流。新能源在发电领域涉猎面积越来越广,呈现新能源资源形式多样化,装机容量扩大化,使用范围扩大化等特点。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新能源消纳难度增加,发展结构不平衡、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等。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利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化石能源不仅总量十分有限,而且在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新能源的发展战略,就是走出发展困境的途径之一,但目前新能源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

1 新能源发展基本情况

在当前传统能源日益紧缺的国际大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国际社会能源领域的主流。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为3 340MJ/m2~8 400MJ/m2,中值为5 852MJ/m2。太阳能年日照时数在2 200h以上的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3。风能资源也比较丰富,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1.6×105MW。

截至2019年底,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站累计并网9座,总装机容量42万kW,我国太阳能发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在全球占比分别达到了41%和6%。并且,2019年全社会发电量73 253亿kW·h,同比增长4.7%。其中风电发电4 057亿kW·h,同比增长10.9%;太阳能发电2 238亿kW·h,同比增长26.5%。2019年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8.87%,水电占17.77%,风电发电量占5.54%,核电发电量占4.76%,太阳能发电占3.06%。

表1 我国主要风电场发展情况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的新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的过程并不是顺利的,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风力发电规模不断增长设备成本高靠补贴电价才能维持盈亏平衡,风能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资金缺口,到2020年我国风力发电的装机将达到3 000万kW。但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发电机制造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的成长,目前我国风电产业2 700亿缺口急需政策扶持,但政府在风力发电的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未落实,出现了多省弃风的情况。

图1 2018年主要省份弃风电量及弃风率情况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太阳能上,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同时,不审查出现的问题,技术支持不到位,政府补贴难以落实,使得新能源的发展呈现出扭曲发展与不平衡,财政补贴得不到位也使得新能源难以进入农村市场。

2.1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问题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与领域,在能源领域尤为突出,人们对于新能源发展印象一般是一个由政府主导,很多企业缺乏自生能力,靠吃政府补贴维生的黑箱。在这一刻板印象基础上,逆向选择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生——新能源领域的各种产品及其周边产品可能并没有消费者认知中的那么糟糕,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人们对于新能源发展的认识无法与时俱进,消费者就可能去选择一些相比之下不如新能源产品的传统能源产品。以宁夏风电、光伏发电为例:2018年自行设置的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收购小时数分别为774h和479h,距国家保障性收购政策规定的风电1 800h和光伏发电1 500h差距较大,主要能源供应仍以煤电为主。另一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0年新增户用光伏装机容量为40.3万kW,占到了总量66.2万kW的60%,光伏用户如此迅猛的增速以及地方发电落实不到位说明了我国光伏的巨大市场潜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存在。

2.2 技术水平制约大

新能源发展不同于一般行业,并非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资金充足就可以走向成熟,新能源发展有其难以弥补的技术瓶颈。因为技术水平的制约,经过多年发展的光能如今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巨额的科研经费和产业政策补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例如: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千万级风电基地,工程总投资1 200亿。因发电过多,当地供给过剩,但其他省份又不愿用甘肃的电加之没有远距离的跨省输电线路,电送不出去,只能停止1 200亿投资的风车运转。而这种情况又会加剧受补贴企业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因为技术难题尚未攻克,所以很难找到适当指标对其进行考核与验收,而在技术瓶颈突破之前,很难知道哪些企业在滥竽充数。比如尚德光伏的破产。

2.3 决策主体的非理性行为

经济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会由于自身偏好或天性使然产生各种各样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经济的低效率运转。举例消费者相关的棘轮效应和路径依赖。在棘轮效应影响下,人们在较高能源价格下往往不会减少能源需求,而是寻找替代产品,而这样一种路径选择形成路径依赖之后,造成了一次次的能源革命,但殊途同归,最终都加剧了能源危机。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 扭曲原因

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会造成消费者在选择过程中更倾向于基于传统认知去选择,导致逆向选择的发生;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竞争发展过程中,基于消费选择的不同造成能源消费选择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还有则是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无法突破,受技术瓶颈制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加上决策者一些非理性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将资金用到该用之处导致目前的窘境。

3.1 逆向选择

新能源企业不着手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①能源企业并不直接接触消费者,他们提供的可能是中间产品,所以没有做广告宣传的传统。②解决信息不对称有成本。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几年,宣传成本比较高,且效果可能不是特别好。而且由于新能源企业的产品内部差异化比较小,所以相关宣传具有公共品的性质,所以一般没有人愿意承担相关的费用。③当人们对新能源产品的刻板印象形成之后,这些企业再为自己做宣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2 技术瓶颈

新能源发展不同于一般行业,并非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资金充足就可以走向成熟,新能源发展有其难以弥补的技术瓶颈。朝阳产业想要大规模商业化必须同时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但新能源稳定性不足,且光能、风能都是过程性能源,其储能技术难题尚未被攻克,如果作为动力驱动的话,其能量转换时间的缩短也会是技术瓶颈。改革开放的40年发展,我们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发展成本相对较低,但如今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与世界其他国家处于同一水平,大家目前都无法攻克技术难题,虽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大家都无法解决。

3.3 决策主体主观影响程度强

企业端存在着非理性行为。国家电网推行了煤电竞价上网的措施,看起来电网降低了成本,但是煤电企业在竞价过程中也遭到了赢者诅咒。传统的赢者诅咒是指出价者对标的物的实质价值不清楚而导致的过高或者过低出价。但煤电企业的情况略有不同,一位煤电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如果不把价格降下来,电就卖不出去,甚至一半煤电企业在亏损经营。对于这一现象的传统经济学解释可能有以下两种:①认为煤电企业大多是国企,出现了激励不相容问题,决策者并不考虑是否盈利;②停业点理论认为只要企业短期盈利额高于可变成本,企业就会选择继续经营。

政府也有不理性的行为。财政计划用在一个产业上的预算是有限的,相比之下,资本需求量过大(以政府对风能,光伏补贴缺口为例)。

表2 风电和光伏发电补贴缺口

依据2016年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规划装机将达到2.1亿kW和1.1亿kW,如果在补贴政策未大幅度变动下,以每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年平均发电2 000h和1 500h,平均每千瓦时的补贴0.2元和0.5元的保守估计,届时补贴资金将接近1 600亿元,近乎与2020年中国14 609 51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旗鼓相当。

4 多视角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

针对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这一部分将通过对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3个视角方面分析进行解决方案的提出。

4.1 信息经济学视角

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弱化信息不对称来解决新能源发展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如今,互联网传媒十分发达。小视频、直播、自媒体充斥,信息爆炸,宣传成本大大降低,信息经济学给出的建议是,新能源企业可以去搜集信息,从而找出更容易进入的市场,因为不同区域的政府扶持政策不同,不同区域的居民对于新能源的认知不同,不同区域的土地价格不同,不同区域的劳动力价格不同,发展风电和光电的自然条件也不同,这就导致有的地方容易进入,有的地方不容易进入,那么,企业应该去着手进行市场调研,找到那些容易进入的市场。在信息经济学看来,经济的低效率运行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导致的,那么,公开信息之后,不管消费者是更青睐于环保,但是费用较高的新能源还是环保略差,但价格较低的传统能源,都是价格机制的作用,都是消费者意愿的真实表达,这就有利于经济运行的高效率。对于技术瓶颈问题。发布信息层面的建议时通过专业人士的参与,与国外同行业进行水平对比等方法来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宣传之后,消费者对相关企业产品的购买力度就会加大,企业也可以在更短时期内收回成本,然后投入到下一轮的科研当中去,也可以加速技术瓶颈的突破。

4.2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产权明确就可以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这为我们解决有关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4.2.1 阶梯煤价。农村居民的用煤价高于企业用煤价,这相当于是征收一种负外部性税。我国煤炭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很好,我们并非否定,只是希望通过与征收奢侈品消费税类似的一种制度设计来引导消费。

4.2.2 技术瓶颈。对于技术瓶颈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可以为企业设置一定的达标激励,根据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总是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当企业攻克某个技术难题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补贴,而不要采用原始的无任何风险的纯补贴。因为收益和风险应该是正相关的,更有利于刺激人们去创新,去突破技术瓶颈。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补贴资金也应该有一种良性的制度设计。相关资金应该更多地集中到科研阶段,把科研难题攻克了之后,虽然短期内可能消费者买到的东西是贵的,但是经过计算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此时没有政策补贴,消费者仍然会购买。

4.3 发展经济学视角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国民收入。且有涉及分配、环境问题,所以用来分析上述问题非常合适。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微观上,应该大力的推进私人资本资产入驻,或者说是私有化。因为,企业家对冒险具有偏好精神,企业家通过创新可以得到大量的收入,而国家补贴就使得这种相关性消失。宏观上,新基建计划的实施也给技术瓶颈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性,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可以发现,前期都有大量的资本积累。也就是说,科研工作是很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的,但是平常国家对一个产业进行大量的注资会引起国民经济的不良反应,但是在萧条时期,这种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减弱。在经济萧条时期推进新能源产业的效果最好,可以带动就业和产出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是这样一种良性发展机制和逐步退出。针对逆向选择问题,发展经济学认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比人们预想中的好,但是它相较于传统能源,在性价比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首要进行大规模的科研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对于非理性行为,发展经济学认为,今天的发展阶段特别特殊,中国乃至人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物质文明与后物质文明的交汇点,处理好马斯洛基本需求与高级需求之间的矛盾很有必要。而能源领域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领域。能源和粮食处在现代产业链的下部,一旦价格升高就会提高整个物价水平。而能源与粮食挂钩又使得能源地位突出,尤其我国这样一个粮食与能源大量进口的国家,在疫情波动期间的经济受到扰动以及民众之间的恐慌情绪就足以证明能源对经济的重要性。此刻倡导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低碳绿色,长期作用暂且不谈,仅从构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维护国内物价水平的角度就意义非凡了。根据古典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但我们现在处在绝对需求的一方,能源进口享受着别国的“特殊 照顾”,所以必须先缩小自己对国际能源的需求,然后等光电发展迎头赶上的时候逐步实现能源自给。现在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所以人们对新能源的认可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使规范自我行为的经济理性人越来越多,今天进行宣传引导的效果会大大好于前几年。

5 总结

在当前这个能源决定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下,能源界的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当今不可再生能源日趋减少,能源市场上竞争激烈,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出路,力求在能源市场上的独立地位,避免受人掣肘。笔者探寻的是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补贴,但是他的落实却不如人意。故此,我们通过三个经济学的不同视角给出了认为扭曲发展及初步的解决方案。新能源的发展志在必行,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虽然不能保证走的每一步路的都是正确的,但是一定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为新能源的发展保驾护航,坚持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并行发展,在新能源的发展取得实际成果时,在逐步将传统能源退出能源市场。

猜你喜欢
风电发电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发电”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风电平滑控制策略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风电新景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重齿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