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笑龙
安庆市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同时组建于1949年4月。它们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成名的母团,是黄梅戏梅开一度升起的地方,是把黄梅戏剧种、演出、人才推向全国的奠基石。
回顾历史,自1949年4月23日安庆解放,黄梅调艺人们纷纷离开各地的民间班社,从四面八方来到盼望已久的安庆城区,成立了安徽省安庆市最早的两个民营剧团——一个是以丁永泉、王少舫、潘泽海为首的安庆市民众黄梅戏剧团;一个是以陈丙炎、严凤英、程积善为首的安庆市胜利黄梅戏剧团。安庆是安徽的老省会,这两个黄梅戏剧团率先成立后,在他们的影响下,推动了当时安庆所管辖的13个县于1956年前后陆续成立职业性的黄梅戏剧团。例如:
怀宁县:1949年9月成立怀宁剧院“京黄合演”,1956年改名怀宁县黄梅戏剧团,1960年成为“地方国营”剧团;
潜山县:1952年8月,当时名为“潜山县流动班社”,又叫“新新剧团”,1954年改为“皖河黄梅戏剧社”,1958年命名“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太湖县:1950年原为新华业余剧团,1952年12月改为职业性的太湖县工农黄梅戏剧团,后正式命名太湖县黄梅戏剧团;
岳西县:1955年元月成立岳西县峰声黄梅戏剧团,1956年后改为工薪制,1958年改为岳西县黄梅戏剧团;
枞阳县:1952年初称“湖东县黄梅戏剧团”,1954年改为枞阳县黄梅戏剧团,1963年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
宿松县:原名“宿松和平黄梅戏剧团”,1952年6月为民间职业剧团,1956年转为大集体性质,1959年改为地方国营全民所有制性质、更名为宿松县黄梅戏剧团;
望江县:1952年在流动班社的基础上组建望江县业余剧团,1957年正式改名为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东至县:1951年8月12日成立至德县大众剧场,1956年实行了固定工资制,改为东至县黄梅戏剧团;
贵池县:1956年由池州镇业余剧团转为职业剧团,自负盈亏;1958年改为国营剧团,名为贵池县黄梅戏剧团;
青阳县:1949年原名桐城县大众剧团落户青阳县,正式更名为青阳县黄梅戏剧团;
铜陵县:1952年由桂椿柏,桂月娥的新民黄梅戏剧团落户铜陵,转为职业剧团,改名为铜陵县黄梅戏剧团;
安庆专区:1957年10月成立了实验黄梅戏剧团,后改为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安庆市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自1949年成立后对所有县剧团的成立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而胜利、民众剧团又于1956年2月先行一步,两团合并为一个团,成立国营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合并后的剧团更加直接地影响着各县剧团,特别是在“改人、改戏、改制”方面,可以说在黄梅戏发展史上起到了龙头作用,树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安庆市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成为黄梅戏奠基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1949年4月起,胜利和民众两个剧团汇集了安庆地区和外地众多黄梅戏著名老艺人和优秀演职员,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到1956年从业人员多达158人(其中民众80人,胜利76人)。由于人才聚集,精英荟萃,从1953年到1958年逐年将著名演员和优秀演职员向省内外剧团、文艺团体、学校等单位进行支援、输送,其中有: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安徽省艺术学校、安庆市艺术学校、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铜陵市黄梅戏剧团、池州市黄梅戏剧团、金寨县黄梅戏剧团、泾县黄梅戏剧团、六安市黄梅戏剧团、江西省都昌县、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黄梅戏剧团、江苏省洪泽县、盱眙县黄梅戏剧团,湖北省龙感湖黄梅戏剧团、西藏自治区黄梅戏剧团及有关县黄梅戏剧团等。在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的大量输出、无私支援下,使得黄梅戏的种子迅速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952年和1954年,在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在省文化局精心组织下,安庆市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联合起来抽调精兵强将带着新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创作的现代小戏,两次到上海参加华东地区观摩演出和汇报演出。通过这两次演出,全方位地展示了黄梅戏的豪华阵容。经过全体演职员的努力,剧目、表演、音乐都取得成功,荣获个人及集体奖项,一时间轰动了上海滩乃至华东各省市,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戏曲理论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从此,扩大了黄梅戏在安徽乃至全国戏曲界的影响。由于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1953年成立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从此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一改过去黄梅调、二高腔、化谷戏、怀腔、府调、皖剧等名称,正式更名为黄梅戏。
1952年,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主要演员6人,鼓司、乐师4人第一次录制黄梅戏传统经典唱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录音,也是黄梅戏开始运用传播工具,正式向社会大众播放黄梅戏节目的最早突破。紧接着,舞台演出也采用高胡、二胡同管弦乐伴奏黄梅戏,彻底改变了解放前黄梅调“三打七唱”的演出形式。在继承黄梅戏传统唱腔,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大力排演革命现代戏,认真移植兄弟剧种优秀剧目等方面胜利、民众两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0年演出现代戏88本,传统戏82本,移植剧目243本,老艺人、演员、乐师挖掘的黄梅戏传统曲牌135个,平台锣鼓43个。又据统计,在这期间总计演出11007场,观众达7128322人次(其中为工农兵演出804场,观众562469人次)。这些数字都表明胜利、民众两团在当年对推动黄梅戏的飞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3年,为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抽调了胜利、民众两团的主要演员:严凤英、王少舫、丁永泉、张云风、潘璟琍、查瑞和、丁俊美、丁紫臣、陈月环;乐队:王文治、王文龙等等,他们个个出类拔萃,是黄梅戏的一代精英;他们的加入,使得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阵容齐全,演出剧目精湛,成为代表安徽最高水平的黄梅戏艺术团体,受到人们的追捧。1953年,又在胜利和民众两个团挑选了优秀演职员第一次将黄梅戏带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是由他们第一次将黄梅戏带到首都北京,在中南海为国家党政领导人汇报演出。这是黄梅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黄梅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安徽民间小戏逐步迈进全国知名大剧种的行列。
1955年,由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和省黄梅戏剧团联合拍摄的《天仙配》电影、1959年拍摄的《女驸马》电影、1963年拍摄的《牛郎织女》电影及舞台剧目《打猪草》《闹花灯》《蓝桥会》等,使得黄梅戏美妙的音乐旋律迅速地传播到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1956年到1957年间,安庆胜利黄梅戏剧团巡演到了中南地区的一些城市,安庆民众剧团巡演到了东北三省的一些大城市,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热爱。同时,黄梅戏浓郁的泥土芬芳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专业剧团和文艺团体纷纷派人来安徽学习黄梅戏,一时间掀起了一股黄梅戏热。个别剧种在学习后干脆改成了黄梅戏,有的演员就改唱黄梅戏。事实证明,当年在严凤英、王少舫等一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们的带领下,安庆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在剧目创新、唱腔设计、表演技巧上紧紧跟上,共同为黄梅戏跻身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6年2月,安庆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合并,改为国营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在加速黄梅戏人才培养方面,剧团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面向全省乃至全国招生,所招收的学员培养教学经费及学员生活费全部由剧团自主承担,专业教师由本团老艺人担任,武功老师聘请京剧名家,解决黄梅戏没有武功戏的短板,这是黄梅戏艺术教育史上少有的。早期的演员训练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现已发展成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据统计,该学院截止2018年在当年演员训练班的基础上,已培养了7000多名黄梅戏专业艺术人才,他们毕业后纷纷走向全国各地黄梅戏院团和文化艺术单位工作,有的演员已成为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有的已成为剧团尖子演员,有的已成为黄梅戏著名作曲家、编剧、导演,他们薪火相传,继续书写着黄梅戏的辉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传承发展。为使《天仙配》满工对唱的内容更符合人物的情感和剧情的需要,剧作者把原“树上的鸟儿喳喳叫,一路鲜花带笑颜”改写为“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样的创新编写无不倾注着剧作家、表演艺术家的心血。七十多年来,这优美的经典唱段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唱到天南海北,唱到乡间地头,唱到亲朋聚会,唱到家庭婚宴,休闲时哼一句,游乐时唱一段,深入人心。它习惯地被人们当成黄梅戏的主旋律,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虽然安庆胜利、民众黄梅戏剧团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的光辉业绩早已载入黄梅戏史册。设想,如果没有当年《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也就没有今天“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席位;如果没有当年《牛郎织女》“架上累累悬瓜果”,也就没有今天黄梅戏各种节庆的盛会;如果没有当年《天仙配》“绿水青山带笑颜”,也就没有今天黄梅戏舞台上的万紫千红总是春!
总而言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黄梅戏在安庆这块热土上传承发展着,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