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继强 温玉莎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9
近年来,南京把完善国际化功能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明确了南京未来的发展愿景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和美丽古都,打造“面向亚太、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的国家中心城市”“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
从世界范围城市发展经验看,枢纽是城市汇聚资源要素、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重要手段,国内各市都在积极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1]。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国内城市争先进位的大背景下,南京有必要在深刻分析基础条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路径和举措,进一步提升南京“面向国际、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门户地位和辐射带动能力,服务支撑长三角区域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引领带动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通过对新加坡、迪拜、法兰克福、上海等典型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这些城市拥有以下共同特征:
一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通常位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江海湾区、三角洲地带、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等国际贸易通道的关键节点位置。如:新加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关键通道,迪拜位于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关键节点。
二是具有较高的国际连接度指数。机场的连接度指数反映区域外部联通状态以及区域的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是机场网络的拓扑连接属性的表征,新加坡、法兰克福、上海等机场均有较高的连接度指数。
表1 2018年典型机场的国际连接度指数
三是拥有强大的运输力量,基地航空公司为机场的航线拓展、航班波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是机场发展的助推器。
表2 典型机场的基地航空公司
四是服务的腹地范围超越行政边界。如迪拜服务中东地区;法兰克福服务范围覆盖欧洲。
五是此类枢纽往往是全球或区域性某一领域的中心,包括金融、文化、创新、贸易、国际交往等,通过对优势资源的集聚,实现对腹地的辐射,在此过程中,交通起到引领及支撑作用。
总结下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特征:一是通达全球,具有较好的国际连通度,可以实现便捷连通全球主要地区,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集散、交流[2];二是衔接高效,是腹地资源进出的关键通道,可以与腹地便捷联系,在腹地范围内具有唯一性或较强竞争力;三是通过枢纽不断向周边地区集聚和辐射,提供商品、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3],通过持续不断的要素集聚,使得经济枢纽城市及周边地区逐步形成一个分工协作的经济带或经济圈。
2.1.1 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
南京位于亚太经济区,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同时南京处于我国沿江、沿海“T”型经济发展带结合部,东西大动脉长江航道与南北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是沟通东西、衔接南北的关键节点[4],具有推动东部沿海开发势能朔江而上,统筹东西双向开放,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作用。
2.1.2 优良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处于我国人口汇聚和经济发展的高地,经济腹地涵盖苏中苏北、南京都市圈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腹地范围逐渐超越行政边界。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是全国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国际和平城市。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使南京对全球资源配置的需求增加,促进世界范围内的人流、物流向南京集聚,带来旺盛的国际出行需求。
2.1.3 相对完善的交通体系
南京交通枢纽定位起点高,立体交通枢纽发展态势正在显现,在国际、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交通枢纽作用显著。机场方面,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中国大型门户枢纽和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重要节点机场,荣获全国大陆地区航空服务“最佳机场奖”,航线直达欧美澳三大洲。港口方面,南京港是最深入内陆的国际型深水海港,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抵达南京。目前拥有直达日韩及国内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国际国内干线网络,实现与欧美地中海三大国际远洋干线无缝衔接。铁路方面,南京位于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沪通道(一纵)和沿江通道(一横)的交汇点,高铁通达省内8个设区市、全国24个省会城市。
2.2.1 枢纽运输服务水平依然不高
南京枢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但运输资源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国际客货运输依然严重依赖上海机场,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疫情影响,目前每周仅剩10班左右国际(地区)客运航班。东航占禄口机场总份额的25%,低于国际枢纽建设要求的40%以上。南京港近洋运输能力有待提升,江苏每年的外贸集装箱70%以上需通过公路、铁路运至周边港口外运。铁路客运方面,城际、市域(郊)铁路发展刚刚起步。货运方面,宁合、宁淮方向货运铁路缺失,导致南京向西、向北辐射能力不足。
2.2.2 枢纽衔接联通效应有待提升
三大枢纽经济区之间联动不足,缺乏规模较大的多式联运枢纽,各种方式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从机场和轨道交通衔接来看,宁杭高铁句容西站、溧水站等级低、车次少,且需通过公路短驳,宁宣、宁扬宁马等城际铁路尚未接入机场。从港口集疏运来看,疏港铁路进港率低,铁路专用线未完全抵达码头;多式联运场站布局不合理、多式联运经营人匮乏等均影响多式联运效果的发挥。
2.2.3 枢纽资源集聚能力尚需加强
枢纽组织策源功能和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明显不足,更多承担通道中转作用,引流、驻流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航空枢纽产业规模偏小,航空指向型物流方面尚未形成优势,航空偏好型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结构不优,产业布局呈现点状分散模式,缺乏龙头企业和带有地标性质产业项目。港口产业形态较为单一,以传统航运业为主,缺乏国际邮轮、航运金融等高端产业。高铁枢纽经济区产业指向性不强,房地产功能较强、产业功能较弱的现象比较突出。
南京要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必须“跳出南京看南京”。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南京是“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随着RCEP协议签署,南京与东盟、日韩等地区贸易联系愈加紧密;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南京是西部地区开放的重要门户,南京港是上海港最大长江中转口岸,每年为长江中上游地区中转煤炭、石油、金属矿石、钢铁等货物比重多年保持在50%以上;从区域的角度看,南京港本地货源仅占35%,安徽及苏北地区货物占比达55%,2019年禄口机场36个异地候机楼运送旅客占机场旅客总量比重达7.3%。
南京应积极融入长三角枢纽集群建设,打造面向亚太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服务苏中苏北及南京都市圈的国际航空运输需求和都市群及长江中上游中转联运需求。重点提升 “一带一路”欧洲、东南亚方向的航线直达率和航班密度,有力支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服务、高端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
3.2.1 加大枢纽设施建设力度
交通基础设施是枢纽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关键载体,未来南京需加快交通节点、通道和网络建设,提升南京与世界的物理空间的通达性,促进南京与全球各地之间人才、货物、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
3.2.2 强化运输方式融合衔接
南京交通发展的突出优势在于多种交通方式齐全,未来南京应以货运多式联运和客运无缝衔接为重点,促进各运输枢纽、各运输方式融合衔接,提升整体的运输功能和效率。
3.2.3 促进枢纽产业协调发展
发展枢纽经济是提升枢纽功能的重要抓手,通过南京自身的交通资源和运输优势,集聚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促进枢纽偏好型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地区新增长极,在此基础上产生更大范围、更高强度辐射,实现南京和腹地间的协同发展。
加快谋划“一城两场、双枢纽运行”的新格局。全球旅客吞吐量排名前50的机场所在的城市中,33个城市拥有两个及以上机场;国内北京、上海、成都已拥有双机场。禄口国际机场服务范围以南京都市圈为主,对苏北及皖东北地区覆盖不足,南京需尽早谋划形成双机场布局。禄口机场按照国际航空枢纽定位,启动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六合马鞍机场作为第二运输机场,以公务机等高端通航服务起步,逐步打造服务南京都市圈江北和皖东北地区的支线机场。
丰富机场航线网络。客运方面,以“一带一路”和RCEP国家为重点,大力争取国际航权资源分配,加密日韩、东南亚等航线,加强与英国、法国、荷兰、等地区航线;持续加密国内主干航线,构建国内主要机场到长三角及江苏的国内中转航线网络。货运方面,加速导入中邮航国际货邮业务,促进禄口机场成为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枢纽,以荷兰、阿联酋、马来西亚等地区为重点,加快开辟全货机航线。
实现基地航空公司“零突破”。目前,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5的机场中,仅南京缺少本土航空公司,导致航线开辟主动权缺失。积极谋划以国有资本为主体,通过收购、引进等方式,建立江苏本土航空公司。加大对基地航空公司航线航班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国际航权和时刻等资源高效供给。
加强机场与城际轨道衔接。推动宁宣铁路、扬镇宁马等城际铁路引入禄口机场,在T3航站楼预留城际铁路站点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完善机场对外高、快速路网络布局,持续提升机场承载和辐射能力,为拓展腹地发展空间奠定基础。
加强货物空铁联运。抢抓高铁快运发展机遇,实施“远程航空+短途铁路”空铁联运模式,以航空干线+高速铁路或城际铁路捎带运输模式,通过快速装卸转运、货物包装标准化,结合铁路时刻表优化航空货运调度可以在不占用客运能力情况下实现空铁联运。
培育临空先导产业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新材料等临空前沿产业领域,建立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智能装备产业链。探索具有临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重点发展临空会展、文化旅游、总部经济等临空现代服务业。
壮大航空核心产业规模。发展航空基地、航空维修、航空培训等航空运输服务业。加快航空货运、航空快递、保税物流等航空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等功能载体建设。全力发展以机载系统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维修及研发制造、飞机客改货等为主的航空制造业。
谋划临空未来产业发展。谋划布局增材制造、智慧产业等未来产业,推动智慧工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等智慧产业发展。
完善港航基础设施,打造龙潭、西坝两大多式联运港区,提升5万吨级深水泊位占比,畅通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完善航线航班体系,抢抓RCEP签署重要机遇和“发展窗口期”,继续巩固加密日韩航线、内贸干线、洋山快线,开通至东南亚沿线国家及台湾航线。推进与长江沿线港口货船班轮化,开通苏北至南京港内河集装箱示范航线。积极对接上海港、宁波港等集装箱干线港的外贸内支线体系,为南京水运口岸外贸集装箱运输提供重要支撑。
拓展铁路集装箱箱源腹地范围。依托龙潭港区沿江铁路通道以及毗邻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的独特优势,重点开通其他沿海港口联运业务覆盖相对薄弱的江西、湖北、重庆等长江中上游地区集装箱班列。依托宁西铁路,开通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西部城市的集装箱专列。
加快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充分发挥下关航运物流服务集聚区功能,重点引进长江引航中心、海事法院、海关等航运管理机构,打造现代航运服务新高地。加快引进国际船代、货代公司,培育航运金融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设立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研究院,发布省级航运指数,承办港航论坛等。发展临港绿色智造业,推动南京临港制造业向高端智能装备、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等三大高端智造业转型。
完善铁路客运通道。推进南京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善北京、西安、武汉、安庆、黄山、杭州、上海、南通、青岛等九向十二线高铁网络,加快区域城际和都市圈城际铁路布局,增加与苏北淮安、连云港、盐城和皖南黄山、宣城的联系,形成长三角城市群1.5小时城际交通圈,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完善铁路货运通道。加快宁合(宁西)铁路建设,通过宁合铁路的连通加强南京向西安、武汉、成都方向的铁路货运能力,助力南京西向开放;通过宁淮连铁路,加强对苏北淮安、连云港的联系。
争取自贸试验区铁路对外开放口岸资质,设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等特种货物口岸和国际邮件铁路运输口岸,结合龙潭港区多式联运枢纽建设,整合水陆联运优势,强化区域国际货物集散通道和能力,打造长三角联通欧亚的国际多式联运枢纽,提升国家中欧班列东西通道上集零成整、中转集散功能。发挥南京位于长三角腹地,外贸货物进口量大的优势,提高回程揽货能力。
铁路客运枢纽充分利用交通枢纽优势以及流量经济要素集聚优势,聚焦核心枢纽产业,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带动差旅频繁、高铁需求旺盛的商务商贸企业集聚。铁路货运枢纽吸引集聚外贸型产业,优化提升铁路枢纽场站,加快推进国际化、标准化铁路场站建设,以国际班列集散中心为依托,吸引外贸型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