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湖关系

2021-08-18 07:55陈进编辑孙钰芳
中国三峡 2021年5期
关键词:荆江洞庭湖湖泊

◎ 文 | 陈进 编辑 | 孙钰芳

洞庭秋色 摄影/图虫创意

江湖是自然的产物,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更是文学家、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但提起江湖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武侠小说中帮派之间的恩怨,或者民间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讲的主要是人际关系。我们水利工作中讲的江湖关系主要是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文关系,探讨的是自然演变与人类活动对于江湖的影响。

无论是自然关系,还是人际关系,江湖关系都面临着“变化及不确定性”,不仅“江湖大侠”地位不断面临挑战,自然的江湖关系也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江湖关系中典型的问题是人水争地,与江湖老大争地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地”与“地位”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我国江湖关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云梦泽、荆江与洞庭湖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不仅文人墨客为其留下大量诗词歌赋,而且三者关系发生过巨大变化,可谓复杂多变。如果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来看,自然演变、文史作品和人类活动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云梦泽是中原人的诗和远方

古云梦泽示意图,据1999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绘制 制图/Heeow

云梦泽虽然早已经消失,但至今人们仍常常提及,甚至还十分向往,尤其是当人们讨论江湖关系时,更是不忘其曾经的“辉煌”。查阅古代水利文献,我发现清朝以前,除《水经注》和《梦溪笔谈》等地理书籍中有论述外,云梦泽的文献记录不多,不仅与黄河文献相差很多,甚至不如汉江记录多,反而是大量史学文献和文学作品颇多,我曾写文章比较过黄河与长江的洪水灾害,发现在明清之前,长江流域的江湖关系总体上还算和谐,而黄河由于周边很少有通江湖泊,每遇特大洪水,常常改道,历史上发生过6~7次大的改道,每次改道都会带来巨大的灾害损失,历史文献记载自然也多。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而且大部分通江,洪水来临时,可以天然调蓄洪水,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改道。

从第四纪中期三峡贯通以来,长江干流出南津关、汉江出丹江口后都进入冲积平原,云梦泽、荆江和洞庭湖都处于冲积平原中,那时江汉不分,湖沼不分,不仅河湖交错,而且荆江也是多道并举向东流,没有确定的主汊和支汊。所以,古人也将洞庭湖称为云梦泽,甚至有人称荆江北为云,荆江南为梦,颇有诗情画意。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来说,云梦泽是中原人的“诗和远方”。

最早游历云梦泽的大文人应该是屈原,虽然其在政治上不得志,曾被迫流放到云之地——汉北,最后投入梦之地——洞庭湖的汨罗江,但当屈原惆怅的心灵遇上了荒野广阔的云梦泽,却给中国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如因忧愁幽思而作的《离骚》及《九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道路。还有后人因怀念屈原而产生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文化遗产,这些都应有云梦泽的贡献。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描述“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并对云梦泽自然环境及众多生物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虽然可能有文学夸张的成分,但可见战国时期的云梦泽不仅景致极佳、物产丰富,而且是狩猎、游历的好地方,后世文人纷纷为之咏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者名义上描述了八月洞庭湖的景致,其实只是借景抒情,其意不在景,而在于抒发空有雄心壮志,无处施展其才华的感叹,这也许是文人墨客想参政而不能的共同感慨。

再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不仅想像了暴雨洪水肆虐时洞庭湖之情景,而且借作记之机,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之情,体现出其政治家的节操和文学家的情怀。

江湖之间并不总是有矛盾或者冲突,那里有大量美丽的景色,多样的生态系统,人在其中就会触景生情,是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流传下来的云梦泽文学及文化传承,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谁是江湖的主宰

从地质学来看,河流和湖泊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河流的生命来源于地质运动、气候变化和流域植被的变化,地面或者海平面升降都会引起河流的诞生或者消亡。有地貌起伏、有暴雨及洪水,就会产生河流。河流的生命周期一般较长,在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之间,而湖泊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几百年到几万年。长江中下游平原浅水湖泊生命周期更短一些,原因是暴雨和洪水常常伴随山区的水土流失,江水含沙量增加,进入平原湖区,泥沙会不断淤积,低洼形成的湖泊会逐渐变浅,浅水会变成沼泽,沼泽再变成草地或者灌木丛,这是浅水湖泊的宿命。如果遇到人类围垦,湖泊消失的进程就会加快。云梦泽的消亡是湖泊消亡的典型案例,其中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人类活动是次要的,是江湖地位演变规律的结果。

地球进入全新世以来,气候变暖明显,暴雨磅礴,洪水四处泛滥,《圣经》中描述的诺亚方舟故事和《尚书·禹贡》中大禹治水的故事都是这一时期大洪水全球泛滥在文学上的体现。先贤们不会忘记滔天洪水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也会寻求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略,抗击洪水已经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6000 年至4000年前的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呈现出亚热带气候的特点,江汉平原湖泊出现过一段鼎盛时期,云梦泽、荆江与洞庭湖连成一体。根据地质研究,江汉平原普遍沉积一层广而不连续均匀的深灰色粘土层,表明“云梦泽”不是单一沼泽,而是湖沼混杂、水陆相间的湖沼群,如《子虚赋》所述云梦泽乃七泽之一,又如《左传》曰:“郑伯如楚……王以田江南之梦。”晋杜预注《左传》明示:“楚之云梦,跨江南北。曰‘江南之梦’,则云在江北明矣。”虽然后来地理学家并不完全认可,但古人史书影响力不可小觑。《水经注》称云梦泽“湖水周三四百里,夏水来汇渺若沧海”,说明在枯季,云梦泽湖水周长有三四百里,洪水来时则渺若沧海。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从山丘走向平原及湖区,这里先后出现过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在江湖平原及洞庭湖周缘及丘陵地区,发现了大溪文化及以前文化遗址45处,随后的屈家岭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湖区的西北部及西部五县市,洞庭湖的东部和南部未发现屈家岭文化遗址,说明在5000年前左右,江汉平原和洞庭湖西部地区(山前文化)的人类活动比东部(平原文化)强烈得多,湖区腹地由于洪水泛滥,不利于人类活动。

商周至战国时期,文化遗址均分布在江湖平原及洞庭湖区的边缘。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出现延续800年的楚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和吴越文化在此汇聚和融合。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数千年的泥沙沉积,云梦泽大幅萎缩。永嘉之乱后,大量北方汉人开始南迁,云梦泽在自然消退的基础上开始了第一次围垦,江陵城东南建造荆江上的第一座堤——金堤,从此荆江筑堤日甚,束窄河床,使得洪水位相对上升,江湖关系趋于复杂。唐安史之乱和宋靖康之难,又造成第二次和第三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开始超过北方人口,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荆江南北湖泊进一步围垦,不仅云梦泽消失殆尽,洞庭湖面积也开始缩小。到元朝,由于荆江大堤经常溃口,进入洞庭湖的洪水量增大,湖泊面积有所扩大。元朝官员一改宋代以前的堵筑为疏导,在江陵、石首、监利等县开6穴,其中杨林、宋穴、调弦三穴挟江水而南,百里之内皆与洞庭接壤,这时虽然荆江南北湖泊有所萎缩,但遇大洪水,荆江南北均可分流,无大灾。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堵荆江北岸郝穴以后,荆江北大堤连成一体,南岸保留太平、调弦二口与洞庭湖连通。此后,长江洪水基本向荆南及洞庭湖分流,洞庭湖面积开始增加。清初期,湖区人口也快速增长,朝廷和地方统治者开始鼓励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出现高潮,到雍正、乾隆时期,湖区围垦到了“无土不辟”的地步,道光年间,围垦达到顶峰,“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湖面的急剧缩小,阻碍了湖水宣泄的出路,而且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增加了洞庭湖淤积速度,抬高了洪水位,加上荆江大堤逐年加高培厚,已形成“土积如山、水激亦如山”的局面,江湖关系到了险象环生,非调整不可的地步。终于,咸丰和同治年间,藕池、松滋相继溃口,形成了四口南流局面,新的更为复杂的江湖关系形成。到19世纪最后的30年中,一方面由于入湖水量增加,使得洞庭湖水面扩大,另一方面,泥沙的增多使得湖盆淤浅,在短期内表现为在抬高水位的同时使水域面积扩大,洞庭湖最大面积达到60000平方千米,这是洞庭湖的最后一次“回春”,从此走向萎缩阶段。20世纪以来,四口在将大量洪水宣泄于洞庭湖的同时,也将平均每年1亿吨左右的泥沙淤积在湖区,湖容积日渐减小,防洪形势日渐严峻。

荆江夕照 摄影/视觉中国

在荆江,长江携带大量上游泥沙进入,为荆江曲流蠕移、地上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自汉晋以来,人工筑堤使泥沙约束在大堤内沉积,从而使荆江曲流加速发展,并使河床不断淤高形成地上悬河,这时汉江两岸也均有堤防,长江和汉江的泥沙不再进入江汉平原,随着时间推移,造成荆江石首至监利部分江段河床高出荆北地面2~3米,逐渐形成今日高堤防、高洪水位的险恶防洪态势,保荆江大堤安全成为长江防洪重点。下荆江河道弯曲自1500年前后萌芽,1650年前后发生首次自然裁弯。近500年以来,弯道形成与裁弯取直周而复始,下荆江曲流的蠕动不断加快。1860年藕池口决口后到1910年的五十年中,河床蜿蜒曲折,自然裁弯频繁发生,发生大公湖、西湖、月亮湖、古长堤和尺八口等多处裁弯。而从1910年到20世纪60年代的五十年里,藕池口分流比逐渐减小,自然裁弯只碾子湾(1949)河段一处。1966年至1972年实施2处人工裁弯(1967中洲子,1969上车湾)和发生1处(1972沙滩子)自然裁弯后,曲折率一度减小到1.93,但到1995年不足25年时间里,虽有多处河势人工控制工程,曲折率仍增至2.16,泄洪不畅,使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附近防洪压力增加。

下荆江500年变迁图,据杨达源原图重绘。 制图/Heeow

总之,近5000年来的云梦泽、洞庭湖和荆江的变迁,主要表现为荆江向北分流(杨水、夏水与涌水)河道的堵塞、下荆江位置的南移、自由河曲的发展和荆江江水向南分流(藕池河、松滋河、虎渡河和华容河)的形成,使云梦泽萎缩直至消亡。洞庭湖扩大,再缩小的历史,前期是自然演变为主,后期主要是人类筑堤、围湖造田和河道整治主导了江湖关系变迁。

江湖策略之争

从大禹治水开始,治理洪水的思路就是宜疏不宜堵,希望将洪水尽快排入下游,最终入海。古代,江汉平原与海平面高差只有20~30米,距河口有1500公里左右,长江中下游河道坡度不大,上游洪水流入大海最快也需要一个月左右,如果遭遇中下游流域洪水,就会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超量洪水需要在中下游滞留很长时间,需要巨大的调蓄空间。在没有水库的时代,超量洪水进入低洼的通江湖泊显然是最佳的方案。但由于特大洪水几十年才有一次,再加上冲积平原及通江湖泊的湖区本就是鱼米之乡,古人在平原湖区围垦无可厚非,问题是大洪水来了该向何处去。

明初,江汉平原虽然还有些分散的湖泊,但已经是一马平川,农田万顷,而荆南及洞庭湖湖区交叉,西部及南部有山阻隔,所以,当时多数地方官员和学者认为其是分流洪水的地方,与汉江中下游左岸(东北)地区类似,那里虽然也有平原,但远处有山阻隔,是分泄汉江洪水的地方,如明初以前的汉口地区就是汉江口的潴水地(滞洪区)。当然,自从荆江北岸江汉平原核心区不再分流洪水以后,荆南及洞庭湖区分洪压力大增,特别是清咸丰十年(1860)洪水冲出荆南藕池河,清同治九年(1870)洪水冲出松滋口,1873年形成松滋河,自此,荆南四口形成,大洪水时,四口分流荆江洪水总量可以达到30%~40%,成为长江干流重要的分汊河网地区。当时的防洪策略就是保大片土地(江汉平原),弃农田少的荆南及洞庭湖区,结果是荆江左堤(荆江大堤)日益坚固,而荆南四河及洞庭湖湖区圩堤弱势,分洪道众多,堤防线路长,洪灾日益严重,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附近洪水压力日增。

明清以后,无论保北,还是保南,江湖关系突出问题是人与水争地,筑堤和围垦是主要的争地行为,从此长江中游洪灾记录大幅增加,治江论述也大量出现,并对现代江湖关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最著名的有两位,一是清朝学者魏源,其在《湖北堤防议》写道:“荆州,其川江、汉,据西南建瓴之势,自古不为患。而近灾岁告,其堤防几与河、淮并亟。”其所言“近”指清中期以后,河指黄河,淮为淮河,其在《湖广水利论》又写到:“江之流澄于河,所经过两岸,其狭处有山夹之,其宽处则有湖以潴之,宜乎千年永无溃决”,论述了长江千年无大灾的原因。长江水含沙量少于黄河,在宽处的冲积平原,有湖泊调节,所以无洪灾。另一个学者是王柏心,其在《导江三议》中写道:“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则下堤伤,堤之不能胜水也明矣。”更是讲明了堤防挡水之弱点,江湖治理应该统筹左右岸和上下游。两位学者的治江之策对于20世纪乃至现代长江防洪战略影响巨大。长江水利委员会首任主任林一山在前人治江战略基础上,于1953年提出了“治江三阶段”战略设想:第一阶段以修堤防为主,达到抗御1931年或者1949年(后来改为1954年)实际洪水位的水平;第二阶段,利用沿江湖泊洼地多的特点,修建蓄洪垦殖区以蓄纳1931年或者1949年的超额洪水量;第三阶段,结合修建山谷水库(包括三峡和丹江口水库),以根治长江和汉江洪水。该战略在1959年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1990年《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得到全面体现,目前三阶段任务已经完成。林主任也提出了“河流辩证法”,认为江湖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 “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理方针和“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原则。

给行洪留空间,促进人水和谐

人们对于云梦泽之向往,不仅在于其名字的美,更在于冲积平原及湖沼之自然景致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与水争地,虽然可能带来一时经济利益,但终究会遭到洪水灾害的报复。当今谈江湖治理应该以保护为主,严格河湖管理,约束人类的行为,给行洪留空间,寻求自然解决之道。

现在三峡等控制性水库群已经建成,中下游广大地区获得了巨大的防洪红利,但也给水库群优化调度和安全运行带来了许多挑战,我们最担心的还是中下游地区将控制洪水的大部分责任都摊到水库上,人们忘记过去洪灾的痛苦,进一步侵占已经规划好的蓄滞洪区和堤外的洲滩。总之,不论在低洼的湖区和蓄滞洪区、河湖槽蓄,还是山区水库,必须给行洪留空间,才能江湖两利,人水和谐,才会有水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猜你喜欢
荆江洞庭湖湖泊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历史上荆江河段的河道变迁及原因
奇异的湖泊
洞庭湖的麋鹿
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
钢丝网石垫在荆江河势控制中的应用
洞庭湖遇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