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一然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重庆 400715)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有大约300多个风格多样、形态各异的戏曲剧种,它们共同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中华戏曲百花园。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底蕴。[1]戏曲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艺术价值极高,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美学思想精髓,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这些特征不仅深得国人的推崇,而且在国际戏剧舞台上也展现着独特而神秘的东方色彩。戏曲集音乐、文学、舞蹈、美术等诸多元素于一身,体现了其多元化的特点。
晋剧作为山西省的特色剧种,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它始于咸丰时期,盛于光绪年间,衰于抗战时期,展于新中国。期间不乏风雨,更有起落。生逢乱世,却能续百年传奇;数遭冲击,却能够经久不息。新中国成立之后,晋剧以全新的面貌再续辉煌,稳步发展,与时俱进,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是一门艺术,它的兴衰荣辱与社会息息相关。在新中国未成立之前,为晋商一手打造出的蒲州梆子,被戏迷们捧成角儿的坤伶,在战争的炮火中止了浅斟低唱,在革命的号角里停了唱念做打。血染卢沟桥、日本侵略者在中原肆虐、冯玉祥阎锡山联军战败等,都对山西经济产生了重创,戏班腐败,艺人四散,晋剧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个人介绍:山西清徐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山西省晋中地区晋剧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旦角。由于父亲热爱戏曲,王万梅老师从小就深受影响,因此她14岁就放弃学业,考入晋中晋剧团。那时候条件艰苦,师资也不充足,但她却从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坚持辛苦的早起练功。每当师傅在台上表演,她便在后台仔细模仿、学习、琢磨。1983年戏曲演员讲学会时,她每天上午听课、晚上观摩,那次理论学习使得她对于自己多年实践得出的经验有了新的认识和升华,给她提供了极大地信心与帮助。每次表演她总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由于戏服的原因,冬寒夏热,落下了病根。可即便这样条件艰难,她也仍然坚持下来,这份执着都源自她对晋剧的一片赤诚热爱。
围绕我们提出的问题“年轻人不了解晋剧,怎么才能让他们来欣赏晋剧?”王万梅老师给出详细回答。王老师认为,绝大部分是归因于宣传力度不大,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经济、精神支持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提出心愿:希望有关部门能多提供参赛平台,增加宣传力度。关于“晋剧进校园”这项工作的施展,老师指出晋剧进校园的难点在于青少年对历史不够了解,接受戏曲历史人物节奏慢。人物背景不了解,年轻观众看不懂,观众断层。针对这些问题,老师提出解决方法:首先从历史讲起,吸取基本常识,让年轻人能看懂。
随后,王万梅老师讲述了程派传承人与程派晋剧演唱特点。山西中路梆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她师傅程玉英自成一派,表演感人,是谓程派。非遗传承,即保存下来的经典剧目一代代演,一直传承下来。戏曲不单单只是唱歌,唱念说表是一个系统,乐队与演员之间的配合、灯光艺术、幕布服装,每一环节都不能遗漏,差之毫厘都对作品的整体质量有影响。现在观众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他们对于娱乐的需求也在提高,不像当年吼一嗓子就叫个好、就能博得彩头。王老师指出,“情”演出来要打动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融入角色,而不是看个人。表演要情真意切,做到入木三分。
王万梅老师也给我们讲述她当年学艺的经历:师傅在前台表演,我们在后台观摩,一般是自学,白天晚上都在排演。师傅有时间就教、抠细节,剩下的需要靠自己领悟、消化。王老师认为,应将生活中的东西搬到台上,演员打动不了自己就打动不了观众。艺术源于生活,掌握体验(生活)与体现(程式动作表现出来)的区别,通过你的表演做到生活的艺术化。道白、唱腔、表情都要细细琢磨,需要思考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做到收放自如。没有情,只是嗓子好,唱完就没有回味的余地,这些都需要台下日复一日的练习。老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
最后,王老师讲述她参加讲学会的经历。她每天上午听课,晚上观摩,实践总结出理论,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参加讲学会43天,让她有了质的改变,第六届梅花奖第一名全票通过。王老师说:“超越了师傅才对,证明在传承上面做了贡献,首先要继承,才有发展,继承是关键。”那次的经历使王老师受益匪浅。
个人介绍:从小学晋剧出身,受晋剧影响深厚。她对自己有要求,坚持自我提升,这点体现在她的艺术当中。她荣获杏花奖第三名,在众多民族歌曲大放异彩的舞台上,王彦萍老师实至名归。
简单交谈后,我们跟随王彦萍老师学习晋剧身法动作——脚步,又称台步。虽然在戏曲艺术中,它只是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可估量。台步是最基本的形体训练,是学习戏曲的基础,是戏曲表演手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戏曲演员不会走台步,或走不好台步,就谈不上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去表演剧中的各种人物以及人物性格。
王彦萍老师教我们学习了青衣脚步:“旦角脚步要学孔雀的美”,它有口诀要领:“头正眼平肩放松,收腹立腰不挺胸,迈步要稳不提胯,压掌劲在脚脖中”。它也有动作要领:走起路来要把脖颈挺立,保持竖直状态,眼睛要平视前方,不要左顾右盼。两肩松弛,腰部要直立撑起,小腹收拢,含住胸。开步时,身子要稳,胯不能挺出,也不要提胯。落脚时,脚跟徐徐着地,身子随同向前移,随脚跟落地,后脚掌用力压下,全脚落地。脚步的关键是脚腕要使劲撑住,这样走起来上半身才会稳,不会忽高忽低。要想使脚步轻而有力,训练时就要从慢到快的进行。这次学习深刻的让我们体会到了戏曲工作者的不易,也更加深了我为之付出一分力量的决心。
新编晋剧《三川口》是晋中市着力打造10台新创剧目之一。该剧主要讲述北宋与西夏三川口大战中北宋主将刘平被人诬陷投敌,宋仁宗决意抄斩刘平全家,文彦博不畏皇权,坚持正义,力劝宋仁宗查明真相,最终感化仁宗,清明朝野。该剧情节跌宕,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心理活动丰富,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凸显人性纠葛和抉择。并非将文彦博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人物,而是让他有血有肉,在情与法,利与义中拥有普通人的纠结,经过一番思想挣扎最终做出了善良正义的选择,这正是信念的力量,人性的光辉。
《三川口》题材宏大、主题深刻、内容丰富、阵容强大,主创团队对外邀请全国知名词曲作家,对内邀请省内创作人员。两相结合,从音乐、诗词、背景画等各式各样的综合艺术手段出发,营造出诗意化的情境。从艺术层面来讲,这部剧突出了晋剧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所有的篇章、段落,都统一在一种调性、一个主旋律上,让这部剧更饱满,力量更加集中。服装、化妆、道具均是从角色出发、依场景而变,以营造真实的氛围,让每一幕、每一选段都更加清晰明了,更加引人入胜。
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就给戏曲文化传统剧目的传承起到了阻碍作用,就在现在来看,加大历史文化的学习与传播刻不容缓。虽然说戏曲艺术在以往是宣传忠孝廉洁的“主力军”,但中国戏曲也需要融入新的历史文化。在与王老师交谈中,老人家有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交谈中每每说出古诗词和历史故事,而且都有着教育群众的目的,这些很好的体现戏曲学习与欣赏对于人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有提升作用[3]。
对于现阶段,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延续发展,离不开新一代青少年的学习与传承。传统戏剧中的优秀文化,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道德,有着促进作用,我们不能让戏曲文化消亡。在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老一辈票友还在看着自己喜欢的戏曲文化,但是,青少年对于戏曲了解甚少,我们应当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戏曲文化,才能做好发扬和传承[4]。
王万梅老师谈道戏曲眉眼身法、唱腔润腔乃至细枝末节,都是经过一代两代甚至更多代传统艺术家的经验积累下来的,现在的戏曲演员在细节上对传统文化的剧目表现形式领会和继承不足,不利于传统剧目的传承,加剧了传统剧目的传承困境。而现阶段的青年戏曲家对于这些传承下来的细节,学习的不够扎实深刻。建立传统戏曲的良性传承机制,对于戏曲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能否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是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应该借助更多新时代的技术手段,留存好这种传统戏剧,系统地整理、记录传统戏曲眉眼身法、唱腔润腔等传统传习的资料,帮助更多的青年演员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也能为青少年了解戏曲,学习更多戏曲知识提供资源和平台。
王老师认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依靠着那些担负人才培养重任的戏曲教育工作者,这些人不仅要专注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还要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所承担着的这份薪火相传的重任。只有潜心研究、拓宽教学思路,培养出更多专业过硬的戏曲表演人才,才能迎来戏曲艺术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