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霞
冬日的午后暖洋洋的,打开手边淡绿色封皮的宗璞散文,定格《松侣》。
以松为侣,题目将我深深吸引。
文章开头,宗璞却从木槿花写起。原来,在作者看来,木槿花朝开夕谢,未能依时相见,不仅“失信于朋友,也失信于木槿花”。这让作者想到疾病缠身的自己就仿佛是一朵朝不保夕的木槿花,不免唏嘘感叹。可我们却能从她的文字中读出共鸣。当我们身体康健的时候,并不能够对疾病有所了解;当我们身處幸福的时候,并不能够对苦难深有体悟。宗璞的文字打动了我,是因为她让我想到了自己。
“回到家里,站在院中三棵松树之间,那点脆弱的感怀忽然消失了。”她自嘲这是脆弱的感怀。脆弱吗?不!正因为宗璞有一颗柔软的心灵,才能有对身边事物的悲悯之心啊。宗璞的散文,内里总有情感的波澜。这波澜没有大起大伏,让你只觉有股清泉从心上流过。这清泉,可以涤荡世俗的尘埃,留下清明的心境。原来,开头的木槿花只是个引子,为了引出“松”。确实,这松是如此不同:
“它们不落叶,无论冬夏,常给人绿色的遮蔽”,不像木槿花,朝开夕谢,给人凋谢的惆怅;“它们也是有花的,但不显著,最后结成松塔掉下来”,花朵没有凋谢,果实却实实在在地落入泥土;还“像负离子发生器一样,有着实实在在的医疗作用”。常绿给人以生命的希望,果实给人以成熟的喜悦,真的跟木槿花大大不同啊!
“更何况”一语,继续叙写此松的不同。原来这松,不仅振奋自己的精神,还是仙逝父亲的象征啊。这松,让宗璞仿佛看到了父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荫庇和爱护就跟眼前的松一样,而“三松堂”的名称由来更是有深远的文化意味。
这松还有不同吗?有!三松还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落。时光荏苒,世事变迁,写曾经三松堂鞭炮烟花的热闹,叹如今三松矢志不渝的陪伴。在岁月的流逝中,它们的身形坚定如斯,它们的陪伴深情脉脉。它们面目沧桑,缄默不语,但可依可靠,令人心安。是啊!花朵易逝,三松长青。花朵带来“流光容易把人抛”的感叹,三松却让我们感到生命的坚守与永恒!
作者的脚步并没有止步于三松,由“三松”写到“松墙”,作者一路寻找松柏,不就是在寻找生命的力量吗?“松墙”的气息“清到浓重的地步,劈头盖脸将人包裹住了。这时便想,若不能健康地活下去,实在愧对造化的安排”,不要小看自然对人的精神或濡养或腐蚀的影响。松的常绿,让宗璞看到了生命的永恒;松的清香,让宗璞收获了前行的希望!
文章结尾由自然的松写到文学的松。松,给人安慰,仿佛父亲还在身边;松,给人健康,让人振奋精神,安顿身心;松,还在道德上引人向上,着实不易!
文章结尾由自然的松写到文学的松。松,给人安慰,仿佛父亲还在身边;松,给人健康,让人振奋精神,安顿身心;松,还在道德上引人向上,着实不易!
我想,一位优秀的作家,总是能够思考并追溯生命的本源,把握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容易被忽略的情感脉搏,宗璞就是如此。本文文笔散淡,情浓意切,而最终打动我的,是她对生活的赤诚热爱!